APP下载

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2020-11-16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婚姻家庭

| 策划人小语 |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知道吗,《婚姻与家庭》杂志今年35岁了。

1985年11月6日,当时由全国妇联主管、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主办的《婚姻与家庭》正式创刊。

35年来,《婚姻与家庭》始终不忘初心,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家庭领域动态,见证婚姻家庭变迁,记录中国家庭故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弘扬优良文明家风,引领千千万万家庭共同成长。

35年来,《婚姻与家庭》逐渐成长为深受女性和家庭喜爱的知名刊物,尤其近年来,杂志社在融媒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先后入驻国内各大主流内容平台,变身为拥有杂志、音频、视频、图书等多种产品形态的中国家庭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看《婚姻与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更幸福”的SLOGAN已深入人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请跟随我们一起翻开纸页泛黄的老杂志,回望35年来《婚姻与家庭》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重温创刊初心,继续破浪前行。

引领  家庭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婚姻家庭领域唯一中央主流媒体,35年来,《婚姻与家庭》始终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化对广大读者和家庭的思想引领、观念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新时代家庭观,不断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宣传男女平等

《婚姻与家庭》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性别平等理念,关注女性在各行各业的不平凡成就以及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1985年创刊号发表《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一文,分析妇女在参与家庭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1986年第4期发表《妇女文学的再次崛起》,关注女性意识觉醒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第8期发表《女性的意义》,从社会意义和家庭意义两方面探讨了妇女解放、权益等与男女平等有关话题。1987年第4期发表《男女平等与家务劳动》,从婚姻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家务劳动分工角度,分析男女平等的前提是双方对社会做出的有所区别的重要贡献,而不是消灭男女一切区别和分工的主观愿望;第7期刊登《两性关系新模式男女平等+性别角色》,从历史沿革角度探讨了两性关系中的不平等将如何在不断冲撞中逐步消失。

女性更多参与到工作中,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成为摆在职业女性面前的一道难题。1989年第6期《妇女该不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旗帜鲜明地指出,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同时提出一系列使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具体建议。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男女平等”也正式确立为我国基本国策。

35年来,《婚姻与家庭》始终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穿于杂志的每一篇文章中,并在选题上更多地关注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分工合作、继承中的女性权益、育儿中父母责任义务协调等相关问题。每年第3期推出“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从不同角度探讨男女平等热点话题:2015年第3期在全球妇女峰会召开及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0周年之际推出特别策划《屋檐下的“革命”》,回顾20年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家庭领域的成就与表现;2018年第3期推出特别策划《婚姻里的男女平等还有多长路要走?》,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男女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继续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事务方面男性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1988年第6期《丈夫在家庭中的新角色意识》等文章聚焦男性角色意识这个概念,提出男人在家庭中的新角色形象应该是“贤夫良父”,与妻子应是“双贤良”,共同追求理想、事业、生活,共同讲求人生价值,共同教育子女,共同分担家务劳动,使家庭更具有现代意识,更和谐幸福。2010年第5期推出特别策划《老公,老婆喊你回家做家务》,既有理论指导,更有榜样力量。2013年第5期推出特别策划《“失陪族”你不懂爱》,和心理专家一起探究男人在家庭中“失陪”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婚姻里,男人也开始承担更多责任,我们推出特别策划《男性避孕:给妻子最安全的爱》。2019年第1期邀请知名男性作家分享《男人下厨房的意义》,大力提倡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主动参与;2019年第11期刊登《看,爸爸们在行动!》,报道爸爸们通过参加体会妈妈分娩痛苦的体验活动,加深对妻子孕期辛苦的感同身受,引导丈夫给予妻子更多理解和陪伴。

弘扬优良家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多元化,近年来离婚率持续走高,使很多人对婚姻心生畏惧。但婚姻家庭和谐事关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人们需要看到婚姻的美好,看到榜样的力量。2010年,《婚姻与家庭》杂志开设“幸福榜样”专栏,并推出“和谐家庭·幸福榜样”推选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持续开展的四届活动中推选出樊锦诗、刘洋、郎永淳等近百个家庭,他们是中国家庭中的先进代表,既有时代特色,又具有多样性、典型性,深受读者和社会各界好评。

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使得手机等电子产品侵入家庭,影响了家人之间的沟通。2015年,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联合欧派家居,召开“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研讨会,发布《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报告》,并向全社会发出每天关机一小时倡议,呼吁人们放下手机,陪伴家人,提高陪伴质量和幸福指数。活动推出后,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被《人民日报》、中国之声、《China daily》、《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持续关注,成为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传播案例。

纵观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家风建设必然要传承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2016年,《婚姻与家庭》杂志第8期推出策划《中华好家风—海外华人成功的秘诀》,从独特视角总结和梳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2017年第8期推出特別策划《追寻中华魂重塑家文化》,回溯家庭文明建设大事记,讲述粟裕等名人代代相传的家风、梁启超等名人对子女的家教等,带领更多的家庭用心感受家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家风既是家庭的风尚,代表着一个家庭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同时又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起,《婚姻与家庭》以全国妇联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依托,开设“寻找最美家庭”栏目,连续6年报道百余个“最美家庭”故事:有坐拥37项专利的发明之家、“妇唱夫随”的创业夫妻、用1500期《家庭周报》承载独特家风的一家人,还有全家一起阅读的书香家庭……让更多家庭意识到好家风的重要性。

2014年,《婚姻与家庭》开设“名人家训”专栏,从开国将领的红色家风到国学大师的传家之言,从科学巨匠的严谨作风到学者文人的治学理念,成为一个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2018年开设“家道”栏目,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维护家庭稳定幸福的良方。

关注家庭教育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日益关注。创刊后第2期发表的《家庭教育的社会主义表现形式》,探讨家庭教育的现代概念,分析社会主义时代家庭教育的4大特征。

1986年第1期《孩子的早期思维训练》、第3期《注意在家庭培养儿童的意志》、第4期《幼儿的家庭美育》等文章,从智力开发、德育、美育等方面引领广大父母,将早教和家庭教育等理念带进千万家庭。1987年第5期《独生子女家长角色异化》,提出父母的意识需要更新换代,塑造具有平等意识的“家长角色”。

独生子女政策让一些父母走入拔苗助长、超前教育的误区。1990年第3期《走出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1993年第11期《面对都市独生子女》等文章直面问题,提出教育要循序渐进,父母要合理期待。

进入21世纪后,家庭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其中“父亲参与”的概念引人关注。2012年推出特别报道《全职爸爸有一套》,采访愿意陪伴孩子成长、在教育孩子上各有一套的全职爸爸,凸显出父亲在亲子教育中的智慧和理性,也歌诵了流淌在骨子里的涓涓父爱。2013年第1期起,开设专栏“老爸坦白说”,邀请育儿达人、全职爸爸王人平开设育儿专栏;2013年第12期根据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推出热点文章《<爸爸去哪儿>不看热闹看门道》,之后几年连续追踪这一节目,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2014年第6期发起“好爸爸标准大讨论”以及“我家好爸爸”征文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同时推出特别策划《新拼爹时代》,重新改写流行语“拼爹”的内涵,倡导拼爹的意义不是拼地位、拼财富,而是拼陪伴、拼爱意。2018年开设专栏“父爱进行时”,讲述不同爸爸的不同爱娃方式;2018年第10期提出《男人最值得骄傲的职业应该是“爸爸”》等。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年,《婚姻与家庭》将下半月刊改为“家庭教育版”,开设“早教回家”“新手爸妈”“家校共育”等十几个专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长观,言传身教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9年,开设德育教育专栏,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德育,又先后开设“孙云晓谈生活教育”“美育工作坊”“以食育人”等专栏,引导家长帮助孩子从小立下志向、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家长往往谈性色变。《婚姻与家庭》从创刊初期就致力于家庭性教育的推广与宣传。20世纪90年代,《婚姻与家庭》在《性教育是一种家庭建设》一文中提出,家庭性教育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学习的。只有教育者自己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子女的性心理成熟。

1992年第2期,推出《性教育,先从夫妻开始》,提出一个家庭内部能否开展性教育,要看夫妻是否具有家内性教育的素质、意识和自觉性,呼吁夫妻双方要首先共同学习有关的知识,获得应有的意识、态度和能力;2003年推出“今夜私语时”专栏,邀请医学专家、性学专家等科普相关知识;2013年开设“谈情说性”专栏。

1992年第4期,針对当时的认知误区—青春期以前的幼儿和少儿都是“无性”的,推出《童年,需要性教育》。1993年第9期,《婚姻与家庭》与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研究室共同主办、首次在全国公开发表了“公民性道德问卷”,一年内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杂志陆续发表了这次调查的有关报告,包括如何对待性骚扰、如何应对青春期性危机、生活中的性规范等。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随处可见的与性相关的信息让孩子毫无准备地知道了“怎么做”,却不知道原则和底线。针对这一现实问题,2014年第10期推出特别策划《性教育,我们在跟互联网抢时间》,呼吁父母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为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能力,2018年,开设专栏“和孩子谈性”,邀请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专家晓梅、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胡萍等业内专家,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教父母如何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受到广大父母的欢迎和喜爱。

捕捉人间万象,记录时代印记,这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国际家庭年”的创立还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无论是香港回归还是北京奥运会召开,无论是抗击非典的非常时刻还是阻击新冠肺炎全民抗疫,35年来,记录时代印记,《婚姻与家庭》从未缺席。

如何让我们的记录鲜活、全面、真实,从而引发读者思考与共鸣,是《婚姻与家庭》一直在探索的课题。1985年创刊时,正是女性刊物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婚姻与家庭》从个体和家庭的角度切入重大事件,发掘生动、多样的新闻素材,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好家庭故事,记录时代发展,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

记录不是一篇报道,而是持续关注与长期跟进

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婚姻家庭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家庭数量激增、家庭规模缩小、离婚率上升、老龄化严重……为唤起人们对家庭的关注与热爱,联合国决定加强对家庭问题的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姻与家庭》杂志持续关注家庭领域动态,创刊初期刊登《联合国将设立“国际家庭年”》的报道,之后持续跟进: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作出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1993年5月24日至28日,94 “国际家庭年”亚太区域筹备会议在北京举行……

为迎接1994年“国际家庭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召开“婚姻家庭研讨会”;1994年8月,“中国94国际家庭年家庭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本刊发挥媒体优势,组织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在参与中记录,在记录中参与。每年5·15国际家庭日,我们连续推出特别策划和活动:2010年起推出四届“和谐家庭·幸福榜样”推选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传播文明风尚;2013年推出特别策划《离婚后,你的幸福在哪里?》,探讨离婚之后幸福的N种选择;2015年举行“关机一小时—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研讨会”,向全社会发出“关机一小时”的健康生活倡议;2019年推出《光荣与引领,70年家庭文明建设时代交响曲》,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真实的家庭故事还原不同时期家庭文明的榜样力量……5·15国际家庭日更为人们所知,离不开《婚姻与家庭》的持续宣传与推广,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际家庭年”设立的初心: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保护和援助家庭。

记录不只是关注新闻事件,更要关注新闻背后鲜活的个体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第一轮下岗潮,给很多家庭带来冲击。《婚姻与家庭》连续多期推出特别报道—《下岗女工艰辛的历程》《下岗之后出路在何方?》《练摊儿的下岗女工》等,将目光聚焦于下岗女工这个极具时代代表性的群体,记录她们的真实生活,记录她们困境中的努力,记录她们的力量和坚韧……时代浪潮中的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为港服务 当仁不让》《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一篇篇来自女性视角的报道,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香港,也揭示了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奥运冠军刘春红:我把哥哥的梦想一同举起来》《奥运名将王义夫:女儿,我欠你太多》《奥运官方电影总导演顾筠:我要留住时间的影子》《奥运服装总设计师贺阳:2008年,我们的天地人和》……通过我们的报道会发现,不只是奥运冠军,而是每一个人为奥运奋斗的故事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奥运梦。

记录不只是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更要传递温暖与关怀

2003年非典袭来,病毒凶猛,《婚姻与家庭》第一时间发表《反击“非典”,重在预防》,科普知识,安抚恐慌情绪;《“非典”时刻的非常亲情》,记录一线医护人员抗击非典全过程;《在SARS隔离区,我们正在与死神决斗》,通过医生口述,展现生与死之间生命的可贵;《父爱助我决战在SARS战场上—记中国首例感染“非典”的记者》,展現前线记者的勇敢与无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6.9万余人遇难。举国哀痛中,《冒死闯灾区,绝望母亲千里寻亲见证儿子奇迹生还》《104小时生死相隔,废墟下的爱人你在哪里》《最坚强警花蒋敏:女儿,妈妈来世再爱你》《从绵阳到北京,15天抢救地震难产儿一路情深》等一篇篇重头报道,用爱与生命的奇迹给灾后的人们带去心灵的安慰;还有告别与新生—《让亡灵尊严上路—一位法医在汶川灾区的生死日记》《地震中走出无腿女孩:我要用坚强“鼓舞”中华》;更有灾后的心理援助与抚慰—《假如你收养了地震孤儿》《当我们在地震中失去……》,从心理学角度唤起人们对灾后心理创伤的关注。专业心理学知识在当时还显得格外稀缺,因为灾后心理援助开始被社会广为关注,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心理学元年。

我们也记录时代洪流中女性的家国情怀

2010年3月8日,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推出特别策划《我们可以离幸福更近》,记录女性勇立时代潮头,寻求解放、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100年,反思时代的挑战,寻找人生的答案。“何为真正的女性解放?”一句历史之问将女性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特别策划《女人的家与国》,回顾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广大中国女性毅然走出家门保家卫国,谱写出一部伟大的女性抗战史诗。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家的家庭档案”征集活动,同时推出特别策划《我家档案里的家国记忆》,以家庭小视角,展现国家大变化。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特别报道《巾帼抗疫》,全方位展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同行业女性在一线坚守的感人事迹,彰显巾帼抗疫的“半边天”作用;特别策划《三八节,致敬女性力量》,通过报道抗疫中的优秀女性时代群像,记录中国女性的高光时刻。

2020年,是决战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年开设“小康之家”专栏,讲述一个个女性带领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故事,展现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记录这个美好而伟大的新时代。

家庭是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时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雷洁琼在《婚姻与家庭》创刊号发刊词中指出:“婚姻、家庭的变化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的变化发展影响家庭的变化,反过来,家庭的变迁也能影响社会,归根结底,家庭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反映。”

35年来,《婚姻与家庭》对家庭结构的新变化、家庭生活的新需求、家庭发展的新特点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有整体面面观的《当前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聚焦特别群体的《农村婚姻恋爱的新变化》,还有聚焦婚姻观变迁的《求婚与择偶的变化》等。

见证择偶方式的变迁

从媒妁之言到自主相亲,时代发展带来人们择偶方式的变化。1981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则征婚启事,《婚姻与家庭》1987年开始在杂志上开设征婚栏目“爱的呼唤”,每期刊发近50则征婚启事,为有择偶愿望的男女牵线搭桥。栏目创办第5年还曾做过一次大回访《百名征婚者谈征婚》,栏目持续开办16年,直到2003年才停办。

1982年,国内第一家婚介所—广青婚介所于广州成立,随后婚介所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婚姻与家庭》注意到婚介所的积极作用,但也关注到行业野蛮生长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相继推出《婚姻介绍所的得失与发展》《北京婚介市场水有多深》等观察性文章。

21世纪初,网络成为择偶新媒介, QQ、微博、豆瓣、BBS、论坛、贴吧……互联网成了另类媒人。《婚姻与家庭》及时肯定—《36维度寻找爱侣,网络也能给你真爱》,不忘提醒—《网络相亲,爱情要设防》《微信、陌陌:成就爱情,还是搞砸婚姻?》《虚拟恋人:这场正在盛行的爱情买卖》等;同时开展百万人网络婚恋大调查,了解大众对网恋的真实态度。

2004年,北京龙潭公园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相亲角,从此大规模的万人相亲活动在各大城市日益盛行。2007年6月,本刊在北海公园举行“和谐家庭从爱开始”大型相亲活动,场面甚是壮观。“婚恋讲座”、婚恋指导、“八分钟交友”、“家长交流区”等内容满足了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见证婚姻观的变迁

择偶观—从门当户对到三观匹配

《婚姻与家庭》创办早期“爱的呼唤”中刊登的征婚启事,反映了当时人们择偶时对外在条件的关注以及对门当户对的坚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设的“情感110”“倾诉”等栏目则反映了人们正在对伴侣的内在品质表现出更多的在意,择偶观逐渐由关注外在物质条件转变为内在的、潜在的发展条件。

离婚观—从畏惧离婚到离婚自由

从创刊初期文章《修改诉讼离婚法定理由的立法建议》《轻松的现代离婚》《离婚后的心理保健》,到近年来开设“下一站幸福”等栏目,《婚姻与家庭》见证了女性在离婚问题上的观念转变,以及社会对离婚女性的日益包容。不少人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离婚之后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这些变化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经济独立,在婚姻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见证家庭结构的变迁

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迅速向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类型特殊化方向发展:家庭规模和代际数不断下降,2010年家庭平均仅为3.09人,代际数为1.85。家庭的这种变动趋势,意味着家庭养老育幼功能在急剧丧失。

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刻不容缓,我们也在不断反思,《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教育》《离婚诉讼中的争养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的命定与担当》等报道接连推出。2011年11月,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在历史的进程中,《婚姻与家庭》时刻关注政策改变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发表《想生二胎的请举手》《生二胎,老大怎么办》《博士爸爸自编“二孩教科书”》《生不生二孩,别纠结了》《二孩来了,财产问题复杂了吗》,开设“二胎父母课堂”,全方位解读生育政策,帮助更多家庭适应二孩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不容忽视。《组合养老,娘家婆家亲如一家》《中国式养老》《7家共住大别墅》等文章持续关注养老话题,见证社会发展进程中多元化养老方式的变迁。

在中国,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拥有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作为全国妇联所属媒体,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35年来持续为妇女儿童鼓与呼是《婚姻与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注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多年来注重开展反拐宣传与政策解读,1990年第2期,发表《必须严肃处理因拐卖而造成的违法婚姻》,提出实际解决方案。关注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多次报道张宝艳等反拐打拐民间志愿者的感人故事,提高女性和家庭的反拐意识和反拐能力。

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刊伊始,《婚姻与家庭》高度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1991年第10期刊发《离婚时必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结合各国法律的相应规定,为我国法律的修改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世纪90年代末,开设“婚姻法专家谈”专栏,邀请国内知名法律专家发表权威性意见,从修改诉讼离婚法定理由的立法建议、完善禁止结婚条例增加婚姻无效制度、完善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构想、从审判实践看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等角度,为婚姻法修订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注反家暴立法:2014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婚姻与家庭》邀请专业律师发表《反家暴立法,还可以迈更大的步子》,提出了多条建设性意见。

关注群众需求,普及法律知识

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综合性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婚姻与家庭》与多家媒体共同举办“安乐杯”《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奖知识竞赛。

1998年起,《婚姻与家庭》陆续推出“律师答疑”“律所的故事”“法律讲堂” “婚姻法苑”等法律栏目,与全國妇联权益部联合推出“维权进行时”专栏,针对婚姻家庭方面的相关法律进行法条解读、案例解析,并与读者互动解答问题。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修正),《婚姻与家庭》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00问,为读者答疑解惑。

2003年8月19日,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婚姻与家庭》推出《新鲜出炉:新婚姻登记条例7大突破》,梳理条例新变化,并通过案例进行解析。国家取消强制婚检规定出台后,本刊深入采访, 2004年第10期发表《婚检之痛:不能放弃的阵线》 ,2005年推出关注婚检系列报道,特别开辟“婚检知识百问”栏目,呼吁公众了解和认识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婚姻与家庭》开设专栏“对家暴说NO!”,通过生动故事和专业知识帮助读者做远离家暴的“明白人”。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婚姻与家庭》推出特别策划《民法典,让幸福有法可依》,梳理与解读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8大变化即将给人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

35年来,作为大众媒体,《婚姻与家庭》时刻关注读者所思所想,关注家庭所需所盼,结合自身定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提供不同服务。

生活帮助

1989年起开设“我和《婚姻与家庭》”栏目,选登读者来信,倾听读者心声,解决读者难题。80岁的高老先生是《婚姻与家庭》的读者也是作者,他本该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儿女却容不下他。得知他的境遇后,应他请求在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征家启事》,“愿自备生活费,与城乡心地善良、缺老有幼的中青年夫妇同住……有意者请与我信赖的《婚姻与家庭》编辑部联系。”几个月内,编辑部收到了许多应征者的来信,最终高老先生如愿以偿。

1997年,《婚姻与家庭》报道了一名13岁患病女孩的故事。她叫周洁,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父亲却离她们母女而去。本刊记者采写的《爸爸,你还爱我吗?》一经发表,引发读者强烈反响,爱心人士纷纷来信、捐款。在大家的帮助下,周洁的病得到了有效治疗,她发自肺腑写来文章《周洁:我有千千万万个妈妈》,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35年间,太多这样的故事,让《婚姻与家庭》成为读者心目中一本有温度的杂志。

情感解惑

1992年起,《婚姻与家庭》回应时代变化,响应读者需求,陆续开设不同形式的情感帮助栏目。

有问答,比如“爱家博士信箱”“希望热线”“情感110”“新希望热线”等。读者来信讲述自己的困惑,专家帮助分析原因,帮助了众多在情感旋涡中挣扎的人们。

有倾诉,比如“倾诉”“午夜悄悄话”等栏目,刊登读者通过热线电话倾吐的心声,编辑们耐心聆听他们的故事,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

还有个案分析,比如“这个婚姻有救吗”“家庭咨询室”“心理档案””心理会客厅”等栏目,邀请心理专家解剖情感案例,看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帮助读者走出困境的好方法。

健康服务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健康是获得幸福的重要基础。1993年,《婚姻与家庭》开设“崔医生信箱”,为读者解答健康方面的问题。“话说免疫”专栏,邀请医学专家系统介绍健康知识。“生命之光”栏目每次刊登与医学有关的报道时,总会收到数不清的读者来信和电话……除了健康科普外,特殊群体的需求,妇科、养生、美容等话题也在我们的关注范围之中,“郑华美容信箱”“妇科门诊”“婚检知识百问”“养生堂”等栏目应运而生并深受读者欢迎。

法律援助

1998年,增设“法官答疑”栏目,邀请时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吴晓芳解答读者提出的法律问题。为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法律并活学活用,我们发挥媒体的优势,开设“宋律师答疑”、“傅律师答疑”、“律师说法”、“律所的故事”、“婚姻法苑”、“法律讲堂”等栏目,通过问答、测试、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提供律师咨询电话,搭建读者与律师之间的桥梁。联合第三方开发《婚姻与家庭》杂志法律机器人,为大家提供法律+人工智能免费服务,同时不定期开办公益法律课堂,为大家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心理疏导

创刊初期,《婚姻与家庭》就注重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婚姻中的问题,发表过《人类两性的性心理差异》《性别差异与夫妻调适》《恋爱,应重视男女性差异》等文章,还推出“男女心理行为差异”栏目。

之后随着心理学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婚姻与家庭》以心理学研究为依托,寻找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结合点,开设一系列与心理学相关的栏目,引导读者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寻求婚姻咨询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近年来,《婚姻与家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服务渠道和方式。

与出版社合作推出“爱·成长”系列图书,出版心理学畅销书籍《只想好好和你过好这一生》《只想和你好好生活》《这样做父母就对了》等,帮助大家更加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心理学在婚姻家庭中的应用;

在荔枝平台开通“中国家庭幸福成长计划之公益微讲堂”,面向大众提供两性关系、婚姻经营、家庭建设、亲子教育等領域的主流价值理念和现代科学智慧,目前已连续开办155讲,超过200万人次收听;

打造在线课程平台“婚姻与家庭幸福研习社”,下设恋爱学院、婚姻学院、家教学院、健康学院、生活学院、公益学院等6大学院,邀请行业内顶级大咖为大家量身定制科学化、系统化的优质课程,全方位提供知识服务;组建“婚姻与家庭幸福成长群”,在微信群中组织会员打卡,提供免费心理及婚姻咨询等社群福利。

使命在肩,初心不忘。

在服务读者的路上,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尝试,成为万千家庭信赖的幸福生活引领者。

猜你喜欢

婚姻家庭
婚姻稳定的秘诀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家庭“煮”夫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恋练有词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