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2020-11-16张付英林桂礼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

张付英 林桂礼

[摘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既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又具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师生平等;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79-0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宣布:“未来将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并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笔者在十年前就开始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协作能力大大提高,并快速获取了一些学习经验;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实施好探究式教学,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实践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实质

由于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教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这需要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但笔者发现,有些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探究和讨论却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有些教师对探究性学习不是真正的了解,只是随大流,搞形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的学习变为通过探究问题来发现概念和规律。这种学习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再通过归纳、论证、计算、统计分析等,对问题进行解答。

二、能否切实实现师生平等,是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这同时也说明了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观念上必须认为自己与学生是平等的。

新闻中不时有父母辅导孩子学习而导致自己崩溃的事例,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式会拖慢孩子的学习速度,甚至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家长应该与孩子平等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而不应该强灌。我们成人常常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解,却不关注孩子是不是能接受这样的方式。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是一样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或跟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为了实现“师生平等,有效探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例如笔者给学生讲《棋盘上的米粒》这个故事: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他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方法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 不了多少粮食,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国王输了。

讲完故事,笔者提出问题:1.我们知道,国际象棋共有64个格子,那在第64格中应放多少米?(用幂表示)2.第1題得数的末位数字是多少?3.求国王输给阿基米德的米粒数。

有的学生读完题就开始拿出计算器进行运算,有的学生动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有的在皱眉思考……很快学生发现,第n个格子里的米粒数是以2为底数,n-1为指数,并得出第1题的答案:底数是2,指数是63。在解答第2题时,有的学生遇到了困难,开始与同学交流讨论了,讨论了一会儿,有的小组也很快发现了规律:个位数是以4项为一组循环的,用63除以4,余数是几就与第几项的个位数相同。在解答第3题时,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各抒己见,有的说列出式子即可,有的要求化简,有的还想把具体的数字算出来。讨论了一会,学生发现不化简没有数感,求具体数字的学生发现2的20次幂就是1048576,数字太大不好求。他们开始征求笔者的意见,笔者建议他们化简但不用求出具体数字,他们又是一番激烈讨论。笔者及时给他们建议,让他们通过变式看能否解决。最后有个小组给出了解决方法:设“x=1+2+22+…+263”①,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x=2+22+23+…+264”②,②-①,得“x=264-1”,由此得到国王输给阿基米德的米粒数为264-1。全班同学都兴奋地鼓掌,个个都很有成就感,虽然题目有点难,但学生没感觉到沮丧和挫败,反而收获满满,可见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很有成就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使师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探究式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探究式教学更有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未来考试大纲将取消,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的灵活性会更强,因此对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探究式课堂的主人,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笔者开设了一节青岛市市北区数学公开课《折纸》,因为折纸使得数学问题更加直观形象,同时数学又为折纸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数学与折纸密不可分。在这节课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给你一张矩形纸,你能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给出你的折法,并证明折法的正确性。”学生拿到题目以后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操作,探究尝试后开展交流讨论。汇报探究结果时笔者请学生用直观的图形来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以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形象地理解。最后有一组学生给出了比较严谨的解题过程。

《折纸》这节课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和钻研精神,学生在探究中比较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堂结束后学生的体会比较深刻,这节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四、将鼓励性评价贯穿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在不断发展,他们敢于求异,喜欢在老师的诱导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规律,更希望知道的是产生现象和事实的原因,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归纳出自己的结论甚至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教师在上课时要活跃课堂气氛,在评价学生时尽量鼓励学生多发现、多发言、多探索。在學生的答案中或在回答问题时一个很小的闪光处,也许就是学生思想中的一个火花,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善于捕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勇气。

在讲“展开与折叠”时,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归纳出正方体的展开图。班长在此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才能,他让学生每人做两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正方体撕开,他再把撕出的不同的展开图用磁铁吸在黑板上,最后学生把十一种展开图全归纳出来,笔者协助他们进行了归类。整节课学生异常兴奋,思维空前活跃,每个学生都非常积极。谈感想时学生普遍谈到自己收获匪浅,并认为合作要比单干有效得多、愉悦得多,而且自己对知识点印象深刻。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将很好地鼓励他们积极追求、敢于动手。这节课使笔者理解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会让学生很放松,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表现会超出教师的预想。

实践证明,学生不是不会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想学、乐学、会学。

[参考文献]

[1]李如齐.洋思教学模式: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汪履平.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策略与操作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02(8):24-28.

(责任编辑 于泽)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