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除了螺蛳粉还有哪些好吃的粉
2020-11-16宗莲籽
宗莲籽
疫情期间,广西柳州“网红”螺蛳粉成为非常难买的宅家必备物资,销量暴涨。为缓解企业生产压力,柳州市政府给予企业最高80万元的提产能拓市场奖励,各城区政府组织党员志愿者帮助企业生产。据预计,今年袋装螺蛳粉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同时带动产业链企业产值100亿元,提前实现螺蛳粉产业“双百亿”发展目标。
疫情期间,螺狮粉上了多少次热搜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柳州螺蛳粉成功出道;2016年吃播兴起,美食博主纷纷试吃,海底捞、三只松鼠等电商大佬纷纷开辟螺蛳粉专场,李子柒品牌的螺蛳粉刚上线就非常火爆,更是取得了稳定月销60万单,全行业排名第一的惊人业绩。跟潮流,螺蛳粉从地摊小吃变成业内大佬,气质也变得时尚起来。疫情期间,淘宝发布的“吃货宅家都在吃什么TOP20”中,排行第一就是螺蛳粉。复工第一天,李佳琦直播间卖光了26000箱螺蛳粉。然而,这段时间螺蛳粉一碗难求,6000万人在线呼唤“螺蛳粉自由”其中有320万人靠搜螺蛳粉解馋,螺蛳粉挂在热搜下不来。其中的话题有2月20日的“螺蛳粉还不发货”、2月22日的“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螺蛳粉”、2月23日的“广西三万盒螺蛳粉施援湖北”、2月29日的“晒出你已经到货的螺蛳粉”、3月3日的“妈妈眼中的你吃螺蛳粉”、“为了吃螺蛳粉有多拼”和3月6日的“螺蛳粉的英文名”。那么螺蛳粉去哪了?在网友关心螺蛳粉发货的同时,螺蛳粉却“心系”热干面。据不完全统,疫情期间,广西共向湖北驰援了超过20万箱螺蛳粉。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4月份上热搜的“不要在海外吃螺蛳粉”,有位留学生发帖称自己常年在国外,因为格外思念这股奇特的味道,在家里煮了一碗螺蛳粉。没想到煮完粉正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警察突然破门而入。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一脸懵圈。原来是螺蛳粉的味道传到了隔壁邻居家里,邻居闻到这个味道时很恐慌,以为是某种新型生化武器,于是赶紧报了警。最后,小哥被罚款40欧元,并且被予以警告:不要再在家中煮螺蛳粉了!
柳州螺狮粉
起源于地摊的烟火美食
广西人爱吃粉,但是螺蛳粉的历史并不长。关于螺蛳粉起源的说法有三种,起源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柳州市解放南路切粉店员每天要起早学技术,学到9点多来不及吃早餐,就拿一把切粉到隔壁王记阿婆的螺蛳摊要上一份螺蛳,将切粉一起煮着吃。店员觉得味道不错,顺便再买一些青菜放到一起煮,阿婆尝了尝,自己也觉得味道非常好,于是就卖起螺蛳粉;起源二:20世纪70年代末,柳州谷埠街附近的工人电影院吸引了无数观众。柳州人嗜螺嗜粉已是传统,看完电影夜已深,饥肠辘辘,需要果腹。一碗米粉是夜宵标配,无意中的一个小要求:在米粉里加入几勺螺蛳汤,不知不觉造就了美食界的一个新品种——螺蛳粉;起源三: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大叔,推着自己的三轮车到夜市摆流动螺蛳摊。他随身带着一些米粉,饿的时候就泡在螺蛳汤里,加点青菜、花生等配菜一起吃。后来被食客看到要求尝尝,发现味道与众不同,建议大叔贩卖这一新品种,于是螺蛳粉被传播开来。
不管是哪一个传说,都离不开柳州夜市的寻常小摊。改革开放后,柳州夜市兴起,谷埠街菜市口门前成为柳州市内批发生螺的最大集散地,而“嗦粉”和“嗍螺”是柳州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于是有的夜市商家就干脆把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卖,同时经营起煮田螺和米粉來。随着之后慢慢加入热腾腾的螺蛳汤底,螺蛳粉的雏形就渐渐形成了。但螺蛳粉之所以能够在美食圈名声大噪,其实并不是因为螺蛳汤底,而是因为酸笋这一配料的加入。酸笋是广西的一种传统调味品,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笋,其味浓郁绵长。酷暑天,剩菜中加入少许笋汁,剩菜虽过了夜而无馊味。广西城乡多数家庭都备有酸笋缸。做酸笋的人最宝贵的就是那一缸酸水,酸笋泡好后是不用换水的,只要不坏,这些水用得越久越好,以后要做直接放新笋就行了。正是酸笋的加入让螺蛳粉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味道,闻起来又酸又臭,但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一碗小小的螺蛳粉里汇聚了酸辣鲜臭几种“极端”口味,这就让爱它的人欲罢不能,不喜欢的人却一下都闻不了。
用标准来衡量的桂林米粉
如果说螺蛳粉是新晋网红,那么桂林米粉可以说是老资格。全国各地的街边小店随处可见桂林米粉的招牌。但是,要找到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却很难。前不久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3个桂林米粉地方标准,标准中包含桂林鲜湿米粉的选料、包装等流程,并明确了米粉店建设和经营的相关要求,规定桂林米粉店分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等级,并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正宗的桂林米粉必须用鲜米粉,也就是当天做出来的湿粉。桂林米粉用的是新米和糯米,在入碗前需要过开水烫一下,这样做出来的鲜米粉既柔软又不失弹性,同时能吸收卤水的味道。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交到食客手里时,其实只放了卤水、烫过的米粉、油炸黄豆花生和菜(也就是肉),其余的葱花香菜、各式辣椒、酸(即酸豆角、酸笋、酸萝卜、榨菜丁)等则由食客根据喜好自行添加。卤水一股用各种香料和调味料加牛骨或猪骨熬制,“菜”中最有名的是油炸带皮猪肉,当地人称之为脆皮锅烧,炖熟后再低温炸香,吃起来香酥脆嫩、肥而不腻。桂林米粉店里通常还有一个大缸,里面是热腾腾的猪骨高汤,待米粉快要吃完时,舀一勺高汤放在碗中,伴着碗底残留的底料一起喝下,这碗米粉才算正式吃完。
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但是相信桂林米粉标准出台之后,能让食客品尝到好的桂林米粉。
南宁老友粉
亲切的名字刁钻的味道
为什么叫老友粉?传闻邕中有一老者,时常涉足周记茶馆饮茶,偶有几日因犯风寒未至。周记掌柜挂念于心,便以精制粉佐以爆香之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胡椒等煮成热面一碗,送与老友食之,旋即老翁食欲大振,病疾痊愈。事后老翁心存感激,乃书“老友常临”一匾赠予周掌柜,老友粉自此名扬八桂。老友粉的料很足,光是汤头,就有多种香料,配合着上等的筒骨,以文火慢熬,以鲜香静待。煮粉的锅下,是炽烈的大火,热锅己毕,倒入少许油,锅中发出滋滋的狂欢,舞会的交响从这一刻开始蔓延。接下来将肉末、蒜泥、豆豉、辣椒酱等佐料下锅翻炒,加料酒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酸笋丝、米醋、生抽继续翻炒好后,倒入适量高汤加盖大火烧滚。最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米粉放入翻滚的汤水中煮开,撒入香葱末、胡椒粉和砂姜粉等配料出锅盛入碗里。一碗人间至味的碰撞,随着热气沁入舒张的细胞,整个过程不到三五分钟。煮好出来的老友粉,散发着热气,口味鲜爽,辣而劲爆,香浓的汤汁挑逗着味蕾,蠕动的胃口早已等着大快朵颐。每当端起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南宁人都会吃得满头大汗,酸辣之味,痛快淋漓,欲罢不能。对于没吃过老友粉的人来说,闻着与螺蛳粉一样的“臭味”,便会望而却步,从而与美食失之交臂。对于经常吃老友粉的人来说,味道正宗最为关键,有时隔着老远,便能知道佐料缺失与否,因为,这是嗦粉友仔的天性。如果说老友粉的味道是食材深入骨髓的化学反应,那么这里面最活泼的化学分子,一定是豆豉和酸笋。
一碗米粉,就是回家的路
最解乡愁是米粉,一碗米粉就是回家的路。每一碗米粉都融入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和一个家庭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情感记忆。广西地质大多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因此,除了老友粉、桂林米粉、螺蛳粉之外,还有很多特色米粉。靠海的北海人则被称为“猫象”,意思是他们顿顿离不了鱼。用海鲜吊汤、做码子的海鲜粉,是内陆的湖南人绝对享受不到的待遇;钦州则有“闻到猪脚粉,神仙也打滚”的俚语,猪脚洗净、过油炸,再用茴香、陈皮、桂皮等卤料高温慢炖,胶原蛋白溶解出来,把卤汁变成了“猪脚汁”。吃一口软烂又有嚼劲的猪脚,还不算是最幸福的,叫老板多加点醇厚的猪脚汁,整碗粉才变得活色生香;河池的卷筒粉是用一个平滑的托盘做出的朴素美食。将磨成的米浆放进托盘后,摊成一张薄皮蒸熟,然后撒些肉末、葱花或其他食料在上面,卷成卷即可上碟,佐以其他酱料食用。卷筒粉可辣可甜可咸还可原味!所谓的原味就是什么辅料也不加,蒸熟即吃。卷筒粉没有汤,可以让人最大程度地尝到粉本身的软糯,再加上丰富的配料。其他的还有生料猪杂粉,粉如其名:粉作主料,猪杂、配菜作辅料。所谓猪杂,就是猪肉、猪肝、猪肠等混杂在一起的意思。不同于老友粉的浓郁咸香,猪杂粉较为清淡鲜甜,汤底是选用上好的猪骨熬制而成。粉条软糯,入口易化,再加上辅料荤素结合,其营养价值绝对不低于任何营养套餐。不论是旅途疲累时还是饥肠辘辘时,都可以买上一碗,以饱肚提神、暖身润喉。如果你不喜欢老友粉浓郁酸辣的味道,也不喜欢猪杂粉清淡鲜美的感觉,那就试一试叉烧粉吧。叉烧粉一般是自己加汤底,当然,汤底还是骨头汤,但有其他小菜可以添加,比如酸豆角、葱蒜、辣椒、酱油、甚至醋等,想要什么口味就加什么。叉烧粉叉烧的量很足,而不同的店不同的地方可能配料有不同做法,有的加炒花生,有的则加炸得香脆的黄豆,葱等自然更是少不了。叉烧肉质细腻软嫩,比单纯的熟猪肉口感更干脆,比腊肉少了一点咸味,慢慢咀嚼甚至可以吃出甜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