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实施的困境与策略

2020-11-16黄爱珍

教师·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小贴士大人

黄爱珍

摘 要:文章理性地分析了当前统编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实施的现实困境,并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提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阅读;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43-02

2016 年秋季,统编教材全面推广使用,教材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这一课程,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关注。这一举动将课外阅读名正言顺地纳入了教材编排体系,促使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树立“主动阅读,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了学生从“要我读”走向“我要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阅读”走向“悦读”,以体现阅读的重要地位。顾名思义,“和大人一起读”突出“大人”应作为孩子与图书之间的“媒人”,从一年级识字量不多的时候开始,就要带领自己的孩子走进图书世界,将书籍引入孩子的生活。然而,纵观统编教材这种“新”增加的课程内容,我们理性地发现了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为了进一步读懂研透并用好统编教材,笔者尝试根据“和大人一起读”实施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三点实施策略,以期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和大人一起读”课程的实施困境

笔者曾经对目前统编语文教材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通过调查问卷与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发现该课程整体实施状况不容乐观,且未能实现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实施效果也有待加强,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层面:引导缺位,推广不足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园地之后,属于课外阅读。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大多小学语文教师一边受教学课时压缩的限制,另一边偏重于教学成绩(认为其不是考试内容),导致这课程被直接搁置或是简单口头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读这部分内容,而对学生在家到底有没有与家长一起读、读得怎么样等后续事宜没有跟踪落实。这种阅读,使教师的有效引导严重缺位,直接把教材的编排内容简单甩手给家长,而没有有效的推广行为,教材的编排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实施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价值,而这些显然与教材的编排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家长层面:方法缺失,效果不佳

“和大人一起读”强调的“大人”主要指向学生的父母,城市里的家长大多朝九晚五地上班,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更不用说能陪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而农村的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偏多,一年难得见父母几回。而有时间陪学生阅读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要么是随意地给学生读一遍或让学生自主读一遍;要么是自身没有阅读的习惯,且阅读水平也是參差不齐的;要么是存在认知偏差,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过度地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等。这一新增的课程因父母没时间、不重视、水平良莠不齐,更多的是父母纵然有心指导却方法不当,直接导致了实施效果的不佳。

(三)学生层面:疲于应付,兴趣不高

在实施“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教师简单地为学生布置回家和家长一起读的任务,而家长也是应付式地签“已读”。久而久之,对识字量暂不高的学生而言,在教师与家长的双向“甩锅”下导致出现了“疲于应付”的现象。缺少陪伴与启发的阅读,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阅读积极性显著降低,阅读兴趣不高。

二、“和大人一起读”课程的实施策略

增加“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栏目,旨在架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家长这支主力军的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准确定位,明确课程目标,有效地实施,努力做好学生阅读的实践者、引领者,做亲子阅读的指挥官、分享者,真正实现统编教材的编排意义与价值。

(一)教师要明确目标,做好课外阅读的实践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统编教材一年级每个单元“语文园地”后面都编排了一篇“和大人一起读”的文章,题材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内容、篇幅与难易程度大多与本单元新课差不多。因而,我们可以确定“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无关学习成绩的无压力的拓展式、体验式阅读。设置这一栏目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界。此外,“和大人一起读”的关键词是“大人”,这里的“大人”首先指向的是教师。只有教师像灯塔一样,在课堂上先实践、示范与指导,才能让学生像录音机一样把阅读的方法带回家。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便会主动积极地将阅读延伸至课外,进而拉着家里的“大人”一起读。

1.多种方法,诱发读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营造阅读氛围,通过多种方法促使学生乐于阅读。一是以听促趣。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是活动课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读故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故事。生动的故事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其间,引导学生明白“家里也有这样的故事书,可以在家和大人一起去读”,于有意而无形中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二是以奖诱趣。笔者在教室一角设置了一个“比一比,谁的笑脸多”专栏,即学生每读懂一个故事,笔者就在这个学生的名字后面贴上一个笑脸,每个月评出笑脸最多的学生,并表彰其为“最佳读书人”。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表现看得见,让评价看得见,最大限度地诱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

2.多方链接,拓宽读的视界

教师在实施“和大人一起读”时,要有目的地进行多方链接,将课本上的阅读内容与生活、课外绘本和其他学科有效链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标。具体可以这样做:一是生活链接。例如,阅读《春节童谣》一文时,可以鼓励学生过年时亲身参与并体验包饺子、接财神等春节习俗,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阅读《胖乎乎的小手》时,可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的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链接生活,学以致用,将文字化为行动,使得文字充满趣味。二是绘本链接。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绘本更容易接受与喜爱。比如,阅读了《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给学生推荐阅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阅读《谁和谁好》之后,继续推荐阅读绘本《大手握小手》;读完《剪窗花》一文之后,继续推荐阅读绘本《地上地下的秘密》,让学生发现剪纸的神奇,理解不同的剪纸可以表达不同的故事等。链接绘本阅读,促使“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更为立体厚实,巧妙地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学科链接。学科整合的效果已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可。比如,教学了《小兔子乖乖》一文之后,可以在安全课上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也可以在音乐课上让学生用音乐与舞蹈方式进行呈现;教学了《拔萝卜》一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将故事情节画下来,也可以与家长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画出来。

(二)教师要指导方法,做好亲子阅读的指挥官

温儒敏教授如是说:“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不能仅靠学校,家庭也很重要。”由于每个家庭的阅读环境不一样,家长的文化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学生阅读的质量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协助与指导家长扎实有效地开展亲子阅读。

1.以教材为引子,为家长提供阅读的内容

有质量的阅读不一定要读名著、经典,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宜的书籍。教师应把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文章作为引子,根据不同主题与文体,事先梳理能有效拓展延伸的相对应的一系列阅读书目,并适时地推荐给家长,让亲子阅读更有方向感、更体系化。

2.以贴士为拐杖,为家长指导阅读的方法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且个别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如QQ群、微信群等途径,以“阅读小贴士”的方式,指导家长阅读方法,促使家长明白怎样和孩子“一起读”。一是共读小贴士。例如,在家长群布置阅读《小兔子乖乖》儿歌的任务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小贴士提示:“亲爱的家长们:相信您一定对‘小兔子乖乖这首歌不陌生吧!请打开孩子的语文书,记得愉快地和孩子一起读读哦!把美妙的感受传染给自己的孩子吧!”二是乐读小贴士。比如,在阅读《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小贴士”:“亲爱的家长们:您的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习《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回家品鉴一下您孩子的阅读水平哦!您可以選择下列方式中的一个进行:①与孩子进行分角色读;②与孩子进行表演朗读。”三是想象小贴士。比如,在阅读《拔萝卜》一文时,可以帮家长设计这样的阅读小贴士:“家长朋友们: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与孩子一起朗读《拔萝卜》,并引导孩子一起继续猜一猜:还可能有谁来帮忙?结果会是怎样?”

(三)教师要示范推广,做好阅读成效的分享者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班会、家长课堂等多种途径给家长示范怎样陪孩子“一起读”,为家长提供可操作的范式,不断地提升家长的陪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家长陪读的成效进行分享、推广。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让家长充分利用微信、QQ或者“班级小管家”“晓黑板”等软件,主动自觉上传“一起读”的微视频或图片,或者通过“只言片语”以文字形式分享他们与孩子的阅读体验,促使家长间、孩子间相互借鉴。也可以现场举办“亲子阅读展示活动”、定期评选“最佳阅读之家”等,激发学生与家长一起读的兴趣,形成了良性的阅读循环,从而有效地落实“和大人一起读”的课程目标。

三、结语

“和大人一起读”作为新增设的板块,从内容与编排上看,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安排了儿歌、故事、童谣等有一定趣味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扰,教师需要“且行且思”,巧妙结合教材,做好课外阅读的实践者;正确引导家长,做好亲子阅读的指挥官;关注示范推广,做好阅读成效的分享者。此外,从呈现方式来看,这种“和大人一起读”的课余“亲子活动”正式被纳入教材,改变了之前过于泛化、随意的课外读书活动,是促使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走向家庭的美妙路径,实现从口头语言走向文字语言的自然过渡,真正落实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多方面、多维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小贴士大人
淘气小贴士
淘气小贴士
冬季穿搭小贴士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如果没有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