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三个维度
2020-11-16肖海鹰
肖海鹰
摘要:列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石,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規律,并且按照所掌握的规律治理国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二,列宁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关键词:列宁;国家治理;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5-053-008
列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经受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内涵丰富,探索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要全面掌握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并且从中得到启示,可以从科学性、实践性、建设性等三个维度入手。
一、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科学,是因为这一理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之上。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一般规律。他从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且按照掌握的规律来治理国家。
(一)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的基石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之前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同样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也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1. 阐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列宁多次强调,唯物史观“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1](P109)列宁深刻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发现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有了客观的标准。“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1](P110)列宁把马克思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与达尔文对生物科学的贡献相提并论,他认为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P111)。列宁认为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的贡献意义非凡,他说:“在我们还没有看见另一种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没有看见另一种像唯物主义那样能把‘有关事实整理得井然有序,能对某一社会形态作出严格的科学解释并给以生动描述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1](P112)
2.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握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总方向。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俄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和社会阶级结构,制定出符合俄国国情的方针政策。他认为,俄国虽然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却仍然残存着旧社会的很多痕迹。他分析了当时俄国还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即落后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列宁认为,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苏维埃俄国阶级的状况。这种经济和阶级的状况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列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了革命胜利后各个阶级的特征。他指出: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但是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高,无产阶级的人数比较少,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地主和资本家阶级虽然已经被击溃,但是还没有被消灭,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却可能发挥极大的破坏作用,因为他们还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拥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并且有国际资本的支持。列宁认为,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生活条件决定了它们具有两重性,它们摇摆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没有自己的独立“路线”。在对各个阶级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消灭阶级”的科学的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消灭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经济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灭阶级。
(二)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规律
事物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活动也受到各种规律的制约,只有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理成就,而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则会受到各种惩罚。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科学性就体现在他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按照规律进行治理。
1. 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家治理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列宁在实践中认识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闭关锁国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整个国家被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但列宁仍然认为可以通过“利益吸引”,保持和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他认识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互补的关系。正因为列宁对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了一种开放的姿态,刚成立的苏维埃国家从西方获得了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很多先进设备,学到了它们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这些都为建立大型的工业企业,使社会主义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其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后,列宁国家治理的经验不断积累,逐渐改变了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是权宜之计的想法,而且开始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列宁认为“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2](P249)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他还要求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学会经商,通过掌握经商的本领,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从而达到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
(3)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强调,社会主义应该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贡献。他一再强调,要把国家经济的发展“转到现代大生產的技术基础上。”[3](P156)当时,他特别希望在全国实现电气化,通过全国电气化的实现,就可以对农业、工业和运输业进行全面改造。只有通过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才能实现俄国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改变整个经济的结构,使先进的部门不断淘汰落后的部门,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国家整体利益必须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考虑到个人利益,只有如此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一文中,多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同个人利益结合。他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阶段,才能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而在过渡时期,要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否则,“我们每走一步都吃到苦头”[4](P582)。新经济政策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正是遵循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原则,苏俄的经济才得以健康和良性发展。
2. 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规律。政治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发展规律极其复杂,只有掌握了政治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掌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需要共产党的权威。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就指出:“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5]列宁这里所说的“革命家组织”指的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列宁所领导的俄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党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治理的有效权威。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旧权威的消失如果没有新权威的有效替代,则往往引发社会的动荡。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所创立的党,能够深入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的群体,把所有的这些群体都团结在党的周围。列宁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治理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列宁掌握了在现代化的国家中如何防止旧权威的丧失而形成的真空,按照他的建党原则建立的政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发挥党的先锋队的作用,发扬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参与,也避免了因权威丧失而引起社会混乱。这是列宁对转型国家政治发展规律把握的结果。
(2)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列宁晚年意识到权力没有制约是导致国家成为“带有官僚主义弊病的工人国家”[3](P240)的主要原因。列宁晚年十分担心像斯大林这样的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党内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制约权力的制度,所以斯大林能否十分谨慎地使用他的权力,列宁也没有把握。列宁晚年力图通过增加决策机构的人数,加强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来防止权力的滥用,但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列宁没有最终完成他的任务,但是他所采取的措施证明,他已经掌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
(3)应该建立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列宁认为,根据俄国的国情,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制度不能立即在俄国实行,俄国只能建立起把议会制民主的长处与巴黎公社直接民主制长处相结合的苏维埃民主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3. 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列宁对如何发展俄国的文化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来进行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1)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科学和艺术只能反映特定阶级的经验和世界观,在他们那里,作为全人类精神文化载体的文化和艺术传统全部遭到否定。列宁指出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结果,而且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有发展和创新。他认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应该是劳动人民经历一代又一代创造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才能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他还用马克思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例,说明对人类文化遗产继承的重要性。
(2)进行文化建设时不能急躁冒进。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文化建设时,总是急于求成。他们受战争思维的影响,战争往往胜负能够在几个月就见分晓,但文化建设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文化建设的规律决定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列宁号召党内同志在发展文化方面不要急于求成,要“适应这个较长的时间”[4](P591)。改变人的思想意识是最艰难的,俄国人口中接近80%是文盲,因此在俄国进行文化建设,要做许多“非做不可的粗活”,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4](P762-763)为了使苏俄的文化建设有序进行,列宁不断告诫党内同志,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只有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才能改变俄国的人口结构,减少和消灭文盲,培养出社会主义新人。
二、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实践性
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列宁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切都在于实践”的思想。他努力破除本本的束缚,反对各种思想禁锢,主张在实践中探索、寻找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道路和理论。他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进一步接近客观真理。因此,实践性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本质的特征之一。
(一)阐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是它们的结合点,是人对待和处理外部世界的出发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人类社会,都可以纳入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由实践所决定,由实践来解释。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人,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1. 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列宁重视理论的指导意义,但他认为,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他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6]。但是,他更加清楚,理论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指导实践必须由实践的结果来检验。他在《哲学笔记》中明确指出“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7]列宁认为,对真理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现存的理论远远不能用来指导这一复杂的实践活动。他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8]
2. 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俄国的实践相结合。列宁指出:“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从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和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一回事。”[2](P44)因为俄国阶级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以照抄照搬理论,只能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说:“我们在许许多多的著作中,在我们所有的讲话中,在所有的报刊上都一再强调说,俄国的情况不同,这里的产业工人仅占少数,而小农则占大多数。”[9]而从这一具体的国情出发,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不可以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反复告诉党内的同志,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特殊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面也具有特殊性,理论一定要和变化了的形势相适应。他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10](P26-27)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理论不是现成的,而是要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才能创造出来。列宁告诫党内同志: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管理不可能靠“一般公式”,因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1](P466)。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的经验只能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去总结,任何伟大的人物都不可能设计出一套具体的方案。在是否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列宁认为,这是“连马克思也没有想到要就这个问题写下只言片语,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可供引用的文字和无可反驳的指示就去世了。因此,我们必须自己来找出路。”[12](P83)
(二)善于在实践中完善理论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说,‘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们公开地讥笑了背诵和简单重复‘公式的做法,因为公式至多只能指出一般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必然随着历史过程中每个特殊阶段的具体的经济和政治情况而有所改变。”[10](P24)共产党人应该根据确切肯定的客观事实来确定自己的任务和活动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理论。列宁不但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且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1. 以实际行动纠正党内教条主义者的错误认识。这是在现实中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列宁善于根据实践中碰到的现实情况不断修改方针政策和治理的具体方法。列宁的这些做法在当时党内很多同志看来,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此,列宁不断和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作斗争,纠正他们在认识上的错误,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辟道路。一方面,他指出:“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只言片语而忘掉现实呢?”[11](P235)列宁通过与党内教条主义者的辩论促使他们改变思想;另一方面,列宁不断在实践中去了解俄国的真实国情,根据了解的国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迅速改善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也使很多教条主义者在现实面前改变了原来的观点和看法。
2. 勇于从所犯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体的观念、计划、意志客体化的过程。主体往往无法判断哪些理论或计划可以和实际相吻合,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检验。列宁说:“我们初次从事新的事业,聪明才智从哪里来呢?我们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曾经随波逐流,因为那是区分不出正确的东西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做到能够区分是需要时间的。”[13](P283)列宁所说的试试其实就是实践,从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和方法不是一次就能顺利完成的,需要多次的实践,并且会不断遭遇失败。列宁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管理不但要勇于实践,而且不要害怕在实践中犯错误,要不断从实践中吸取教训才能进步。他说:“失败并不危险,危险的是不敢承认失败,不敢从失败中得出应有的结论。”[2](P226)列宁不怕失败,他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并且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了符合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建设性
建设性是与革命性相对立而存在的。革命主要是“破”,即破坏一个旧世界,而建设则是“立”,即要建设一个新世界。列宁很早就认识到,共产党人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之后,要实現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要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形成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一)以经济文化建设为中心
列宁明白革命胜利后面临的是“新的任务”,需要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布尔什维克党带领俄国人民“从富人手里,从剥削者手里夺取了俄国”,但是真正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列宁指出:“现在我们应当管理俄国。目前时局的全部特点,全部困难,就是要了解从主要任务是说服人民和用武力镇压剥削者转到主要任务是管理这一过渡的特征”[11](P155)。为了完成角色的转变,列宁领导俄国共产党人做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1. 把全部热情和纪律用于和平经济建设。列宁认为,革命胜利后虽然还有防止地主和资产阶级复辟的任务,但是主要的任务应该是采取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不但要靠人民的武装,更要靠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国内战争取得胜利后,必须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他分析了国际形势以后指出:“既然国际还是像现在这样,而且整个局面整个事态的发展也都说明形势是稳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经济工作的任务放在首位。”[13](P90)而对于国内来说,列宁认为各种敌对势力的反抗已经基本平息,军事反扑几乎不可能,但是他们讥笑共产党人不会搞建设,他们希望看到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失败,这样形势就会朝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因此列宁指出,“形势要求我们作迅速而急剧的转变。……必须把全力从事战争的苏维埃政权机器转上和平经济建设的新轨道。”[13](P114)他指出,三年的国内战争已经把整个国家弄得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俄共(布)执政后,如果不能迅速改变这种糟糕的局面,那么就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内战争刚结束,列宁就指出:“应当做到把全部热情和纪律都转而用于和平经济建设的工作,应当争取普通群众参加到这一事业中来”。[3](P7)
2. 改变革命者的革命思维。列宁非常清楚,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也并非易事。这好比一列火车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外的一条轨道,他说:“我们已经习惯于政治战争时期,我们都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受到锻炼,因此,苏维埃政权已经做到的,还只是着手去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就是要立刻把列车转移到另一条轨道上去,而这列火车应当拉着千百万人前进。要让这列火车转上另一轨道,而有些地方连轨道都没有,那就需要集中精力,需要知识,需要极大的毅力”[3](P32)。这说明,列宁对转变轨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也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难度,这是因为广大党员都习惯了军事斗争以及使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他不断告诫党内同志开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列宁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12](P367)从革命者向建设者的转变艰难而痛苦,而关键的是思维的改变,为了改变革命者的革命思维,列宁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说服工作。
(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革命强调的是斗争,奉行的是“斗争哲学”。因此,革命者总是抓住敌人阵营的一切矛盾,对于凡有利于夺取政权和破坏旧社会秩序的一切矛盾和斗争,总是全力扩大和激化。而作为建设者,则必须采取相反的措施,也就是要促进社会和谐。凡是不利于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的一切矛盾,建设者总是全力去缓和与化解,通过协调、对话、妥协,来平衡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
1. 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矛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形势。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两者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要代替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存在你死我活的深刻矛盾。但是列宁在分析这一对矛盾时期却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也就是说,一定时内这对矛盾也可以和平共处。列宁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虽然比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要强大,但是它们国家的人民厌恶战争,而且它们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再加上俄国人民在俄共(布)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所以它们根本没有力量来消灭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另一方面,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过多年的战争,已经民不聊生,整个国家千疮百孔,需要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种设施,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获得喘息的机会,所以把社会主义革命立即推向全世界也是不现实的。既然战争不可能爆发,能够得到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的俄国就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经济,把斗争的方式转移到经济领域来,通过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经济和文化发展领域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并最终达到战胜它们的目的。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将改变斗争的形式,由你死我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转变成和平共处的经济战线上的较量,列宁强调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14]
2. 巩固国内的工农联盟。列宁对于如何化解革命胜利后国内的矛盾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列宁对国内的矛盾有了清醒的认识。他指出,要把矛盾和对抗区别开来。革命胜利后,国内还存在地主和资产阶级,他们被打垮但是还没有被消灭,他们和劳动人民直接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但是,他们处于人民的包围之中,复辟的可能性很小。而让列宁真正担心的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由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度不满,有些地方已经爆发了农民暴动,列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始终把工农之间的矛盾看成非对抗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根据对以上形势的分析,他告诉党内的同志,“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15]。列宁坚持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工农矛盾的激化。他指出工农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但是农民本身也是劳动者,他们之间的矛盾原则上来说是非对抗的,是基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列宁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相互妥协,進行内部协调。他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农民的一种妥协,他说:“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12](P74)由于工农矛盾的妥善解决,工农之间自然结成了巩固的同盟。列宁注意分析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注意团结广大工农群众,分化敌人,很好地处理了国内的各类矛盾,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
总之,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从科学性、实践性和建设性三个维度来理解列宁的国家治理思想,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其最本质的特征,有利于深化对这一思想体系的理解,找出其时代价值,为我国进一步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6.
[6]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
[7]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5.
[8]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8.
[9]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1.
[10]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列寧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 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
[15] 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2.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Lenin Thought on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ist Country
Xiao Haiying
(School of Marxism,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Jiangxi, 343009)
Abstract: During his governance practice, Lenin has formed distinctive thought on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ist country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his thought, we can interpret it from three dimensions. Firstly, Lenin reveals the basic 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governs the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he has grasped. So it is scientific. Secondly, Lenin continuously adopts theory into practice, tests and revises theory in practice, which completes and develops the theory. So it is practical. Thirdly, after the control of the regime, Lenin leads the members of Communist Party of Russia to develop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ease social tensions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making the shift of the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party to the ruling party. So it is constructional.
Keywords: Lenin; Govern the Country; Governance
责任编辑:任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