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和翼状胬肉发病率关系的研究

2020-11-16李美萨姚来顺

吉林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腰围

温 凯,李美萨,王 娲,姚来顺,孙 靖

(1.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天津 300110;2.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 300110)

翼状胬肉是一种良性肿块,伴有结膜和腱膜的纤维血管增生,常侵犯角膜[1]。据文献报道,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男性、户外职业,农村居民和低文化程度可以显著增加翼状胬肉的发病风险[2-7]。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据相关文献报道暴露于UVB的人,有更高的翼状胬肉形成的风险,说明翼状胬肉与紫外线-B(UVB)光暴露密切相关[8-10]。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学者认为UVB暴露及由此产生的氧化应激状态在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11-13]。众所周知,肥胖是慢性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癌症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14-16]。肥胖可使全身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引起与肥胖有关的并发症[17-18]。其他因素也导致肥胖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的形成,包括高瘦素血症、低抗氧化防御体系、慢性炎性反应和l型活性氧(ROS)的生成[17-20]。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可能是翼状胬肉和肥胖发病机制的共同致病因素,笔者推测翼状胬肉与肥胖状态的关系可能在个体之间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分析了翼状胬肉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包括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其中翼状胬肉患者所占的比例。共收集患者51 100例,平均年龄为(46.2±0.68)岁;翼状胬肉患者共612例,其中男315例,平均年龄为(59.1±0.4)岁,女297例,平均年龄为(62.1±0.7)岁。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患者肥胖的测量与评价标准: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对就诊者进行人体参数的测量。在不穿鞋的情况下,就诊者的体重和身高测量结果精确到0.1 kg和0.1 cm。体重指数(BMI)按体重(kg)/身高(m2)计算。正常体重指数(BMI)为18.5

1.3翼状胬肉的定义与测量:所有患者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进行裂隙灯检查,本研究中翼状胬肉被定义为跨过鼻侧或颞侧角膜缘的放射状纤维血管病变。翼状胬肉的长度是通过测量角膜缘在水平狭缝照明下的最长水平长度。

1.4设计统一标准的调查问卷:收集所有就诊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生活方式特点。教育程度按受教育年限分为两组:高中毕业或以下;居住地分为城镇和农村。职业类型分为“经理和专业工作”、“办公室工作”、“服务和销售工作”、“农业、渔业和林业工作”、“蓝领工人工作”和“失业”6类;将“农业、渔业、林业工作”和“蓝领工人工作”定义为户外工作,日晒时间分为<5 h和≥5 h。就诊者根据就诊前一个月每天平均饮酒量(G)分为三组:不饮酒者、轻度至中度饮酒者(1~30 g/d)、重度饮酒者(>30 g/d);其吸烟情况也分为3组:不吸烟者(一生中从未吸烟或吸烟<100支的人)和戒烟者(过去吸烟超过100支但确实抽过100支烟的人)以及目前吸烟的人(那些目前正在吸烟,并在有生之年抽过≥100型香烟的人);在体育锻炼方面,如果受试者每周进行适度锻炼超过5次,每次超过30 min,或者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剧烈运动,每次超过20 min,就被认为是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者[29]。

采用水银血压计对就诊者坐位右臂血压(BP)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时间间隔5 min,并用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进行分析。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3 kPa),舒张压≥90 mmHg,或需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30]。

空腹至少8 h后采血。2型糖尿病的定义是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11.1mmol/L,或正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E)或百分比(SE)表示。根据翼状胬肉的存在情况,分别对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独立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其基线特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Chisquare试验,比较不同肥胖参数和肥胖状态下翼状胬肉的患病率。采用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翼状胬肉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在模型1中,根据肥胖情况进行年龄调整后,获得了翼状胬肉存在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模型2调整年龄、吸烟状况、饮酒和体力活动,模型3调整模型2中的所有变量,加上教育程度、户外职业、居住面积和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根据不同性别翼状胬肉的存在,受试者的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翼状胬肉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1±0.4)岁,非翼状胬肉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3±0.2)岁(P<0.001)。翼状胬肉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1±0.7)岁,无翼状胬肉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5±0.1)岁(P<0.001)。在男性中,根据翼状胬肉的存在情况,两组之间的体重指数和腰围并无显著差异。据结果统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翼状胬肉患者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无翼状胬肉患者。无翼状胬肉患者的男性吸烟比例明显高于有翼状胬肉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翼状胬肉的存在情况,女性当前吸烟率与酗酒和经常体育锻炼的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翼状胬肉患者的文化程度均显著高于翼状胬肉患者,且有翼状胬肉患者的乡村住院率、户外职业及每日曝晒时间>5 h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翼状胬肉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从肥胖参数看翼状胬肉的危险性:表2显示了根据肥胖参数计算的翼状胬肉的OR(95%CI)。在女性中,根据年龄(模型1)进行调整后,超重(23 kg/m2≤BMI<25 kg/m2)和肥胖(BMI≥25 kg/m2)的OR值(95%CI)分别为1.2(0.8~1.4)和1.23(1.00~1.47),与体重正常者(18.5,BMI<23 kg/m2)比较,OR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8)。在进一步调整吸烟状况、饮酒和体育活动之后(模式2),超重女性的OR(95%CI)为1.32(0.90~1.73),肥胖女性的OR(95%CI)为1.54(1.33~1.74),与正常体重女性相比,OR(95%CI)为0.02(P<0.05)。即使在对教育水平、户外职业、居住面积和每日阳光照射时间进行了额外调整后,这些关联仍然存在(模型3中OR=0.03的趋势为P)。与非腹型肥胖女性相比,腹型肥胖女性的OR值(95%CI)分别为1.21(1.02~1.41),1.26(1.04~1.49),1.31(1.04~1.56)。而在男性中,无论是体重指数还是腰围,翼状胬肉的发生风险都与体重指数和腰围无关。

在男性中,翼状胬肉的平均长度在体重指数和腰围上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一般肥胖或腹型肥胖的男性复发的可能性较小。在女性中,翼状胬肉的平均长度、复发率在体重指数和腰围上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1 根据翼状胬肉的存在与否,受试者的基线特征

表2 肥胖参数相关的翼状胬肉的OR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高体重指数(BMI)和高腰围(WC)患者发生翼状胬肉的风险增加。这种相互关系独立于可能的混杂因素之外,包括年龄、吸烟、饮酒、体育活动、户外职业、居住面积和每日阳光照射时间。有趣的是,在男性中,体重指数与翼状胬肉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肥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被定义为一种氧化应激状态[32]。众所周知,肥胖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是导致ROS和氮类物质过度产生的原因,而这些物质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32]。氧化应激是由于体内ROS水平与涉及到体内每一个组织的宿主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33]。局部和全身氧化应激可能是翼状胬肉和肥胖之间的联系。关于局部暴露于UV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上,然而,有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氧化应激本身并不能解释翼状胬肉的发展。

表3 翼状胬肉的长度和复发率与肥胖参数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紫外线通过光化学反应诱导的自由基是翼状胬肉发生的关键因素[34-36]。虽然目前原因尚不清楚,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暴露在紫外线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是结膜疾病的触发因素。包括翼状胬肉在内,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之间的关系在许多种疾病中已有研究[37-38]。Kormanovski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翼状胬肉患者一氧化氮(NO)和总抗氧化状态(TAS)水平升高,而所有抗氧化酶水平均有下降趋势[37]。这些结果支持氧化应激在翼状胬肉的发病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37]。在此背景下,笔者还认为肥胖与翼状胬肉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相关。

笔者发现肥胖和翼状胬肉之间存在性别差异。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存在差异[2-7]。有研究认为UVB和职业暴露的差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但这一假说仍存在争议。职业和阳光照射之间的性别差异不能解释男性翼状胬肉发生风险持续增加4倍的原因。这表明还有其他未知因素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肥胖和翼状胬肉的关系的性别差异可能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反应有关。Kormanovski等人在分析正常结膜组织的氧化应激参数和抗氧化应激参数时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同的。这增加了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存在性别差异的可能性。有研究报道,在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更年期妇女中,翼状胬肉的发生率要低得多[38]。由于雌激素具有保护氧化应激的能力[39],泪膜中的雌激素可能通过阻断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来防止翼状胬肉的发展。

这些结果的临床意义包括确定紫外线照射以外的潜在可能因素。这项研究的一个优点是其样本容量大,由眼科医生进行标准化的眼部评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但是,此研究所纳入的人群存在地域的限制,由此种族差异可能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然而,横截面研究限制了解释因果关系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考虑对女性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翼状胬肉的风险与体重指数显著相关。本研究可以促进临床医生就预防翼状胬肉的发生的因素方面向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建议。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腰围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