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高考重难点相关试题选登
2020-11-15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考向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周以前,人们认为天命是统治者权力的来源。周公旦总结商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提出天命不常的观念,并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孟子继承了周公的思路,其引用《尚书·泰誓》的话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知孟子( )
A.认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
B.开启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
C.以民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思想符合专制集权统治需要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时期孟子的思想。考查考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素养。
【解题分析】材料强调孟子继承周公思想,指出统治者应该重视民意,实际上就是指出君主运用权力要符合民意,A 项正确;依据材料“在周以前……周公旦总结……把人事作为天命的补充”,可以判断西周就有了民本思想,因此孟子开启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表述有误,排除B 项;孟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不可能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排除C 项;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孟子思想符合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排除D 项。
2.【考向2 汉代儒学】“圣人之性”是天生“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手段处置他们。“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由此说明董仲舒 ( )
A.从教育的角度论证“法家教化”
B.从思想的角度论证“人性善恶”
C.从人性的角度论证“天人合一”
D.从伦理的角度论证“三纲五常”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天人合一”。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素养。
【解题分析】材料中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圣人之性”“斗筲之性”无法改变,只有“中民之性”通过王者教化能成善,说明“天人合一”的目的是维护帝王的独尊和统治,故C 项正确。材料中“人性善恶”不是核心观点,排除B 项。材料中“法家教化”只是针对“斗筲之性”采取的刑罚手段,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纲五常,故D 项错误。
3.【考向2 汉代儒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由博士任教授,专门讲授儒家经典。学生称为“博士弟子”。以后两者人数逐渐增加,到王莽时博士由宣帝时的12 人增至30 人,博士弟子则由50 人增至10 000 人。这表明汉代太学的发展 ( )
A.受到统治者的一贯重视
B.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
C.有利于官方借助儒学维护统治
D.促进了教学质量逐渐提升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代儒学中太学的设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解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因为休养生息的需要,统治者重用黄老之学,儒学不受重视,故排除A 项。根据材料“专门讲授儒家经典”可知,以学习儒家知识为主,不利于全面培养人才,排除B 项。王莽时太学子弟人数的增加,有多方面的意义,博士和博士子弟的人数比例差别较大,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无法体现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故排除D 项。从汉武帝到王莽太学中博士及博士子弟人数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新儒学包涵“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故C 项正确。
【考向趋势】儒学是多年来全国卷高考经常考查的主干知识,备考时一要熟练掌握基本脉络,并对主干知识精细挖掘,二要多注意从现实的角度认识儒家思想中精华部分。
4.【考向3 宋明理学】朱熹认为“理是条理,有文路子。至所以然,乃理也。……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各自各全具一太极耳”。据此可知,朱熹认为“理” ( )
A.是普遍规律普遍法则
B.是本心和良知
C.是万物本源是主观的
D.主要是三纲五常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朱熹的思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
【解题分析】根据材料“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各自各全具一太极耳”可知,在朱熹看来“理”是外在的、客观的,蕴含在万物之中,故选项B 和C 错误。根据材料“理是条理,有文路子。至所以然,乃理也”可知,朱熹说的“理”是支配万事万物的规律法则,伦理道德只是“理”的一部分,由此判断选项A 正确,选项D 错误。
5.【考向4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传统儒家成圣的主要方式是“得君行道”,强调“学而优则仕”;王阳明则认为成圣成贤,不一定要做官,经商照样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的圣人观 ( )
A.背离了传统儒家的主旨
B.提高了心学的地位
C.代表了新兴阶级的意志
D.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明代儒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解题分析】从材料可知,传统儒家认为成圣之道在于入仕,而王阳明的圣人观则有所扬弃和发展,这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故D 项正确。阳明心学仍是儒家范畴,仍以“仁”为核心,并没有背离儒家主旨,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心学的地位,B项错误;王阳明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分子,不可能是新兴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代表,C 项错误。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考向1 国民革命】1927 年4月末5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中指出:“当时我们的党,却只注意于反帝国主义及反军阀的斗争,而忽略了与资产阶级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决定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模糊
D.找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
【解题分析】依据材料“1927 年4 月末5 月初”及“只注意……而忽略了与资产阶级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可知,这是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反思,B 项正确,A 项错误;1922 年中共二大已经对中国国情做出正确分析,C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道路,排除D 项。
2.【考向2 抗日战争】日军在淞沪战役后下达“在当地征收粮食,以谋自活”的给养就地征发政策,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日军从平民手中掠夺稻米、鸡鸭等家禽作为食物,征发政策成为日军滥杀无辜的借口和各类暴行发生的温床,由材料可知日军的征发政策 ( )
A.是日军堕落腐化的标志
(5) 随剪力连接度的降低,试验梁的动力响应变大;在剪力连接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栓钉损伤对结合梁动力性能影响不大。
B.满足了日军战争物资补给
C.突显出战争的侵略性质
D.使日军的掠夺罪行合法化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考查的历史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题分析】由材料“在当地征收粮食,以谋自活”可知日本发动战争没有相配套的物资,给养依靠掠夺,彰显了战争的侵略性,故选C 项;征发政策加速了日军的堕落腐化,排除A 项;材料强调征发政策的侵略性而非出现的结果,且“满足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 项;征发政策本身就具有侵略性,是日本开脱罪行的借口,排除D 项。
3.【考向2 抗日战争】武汉会战刚刚结束的1938 年11 月,日本大本营在新制定的《对华处理方略》中即明确写道:攻占广州、武汉后“以恢复治安为根本,除特别需要外,不应企图扩大占领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说明武汉会战 ( )
A.粉碎了日军的速胜企图
B.满足了日本的侵略意图
C.标志日军军力由盛转衰
D.迫使日本转入持久作战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解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粉碎了日军速胜企图,因此排除A 项;材料并未反映出日军军力的变化,得不出其由盛转衰的结论,因此排除C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不愿“扩大占领区”,并不是其侵略意图得到满足的体现,而是由于其战线拉得太长,补养供应不上,暂时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之下的无奈之举,并且材料也未涉及其侵略意图,因此排除B 项;根据材料中“不应企图扩大占领区”并结合中日相持局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即开始由之前的速决军事战略向持久军事战略转变,因此D 项正确。
4.【考向2 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曾做出指示:这个统一战线……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中共 ( )
A.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认识到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必要
C.已经成为了抗战的中流砥柱
D.取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素养。
【解题分析】材料中,中共中央分析国际援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同时中国的抗日也牵制了日军,为英美战胜日寇提供了重要条件,说明中共意识到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性,故B 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就已经建立,故A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国内国际联合的重要性,并没有突出中共的地位,C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D 项错误。
5.【考向2 抗日战争】从1922 到1935 年,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35 年到1937 年,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国防政府”“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等口号。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放弃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主动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
C.实现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D.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进行解释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解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挽救民族危亡,主动调整政策,愿意与一切的抗日力量合作,这其中包括国民政府,故B 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革命领导权,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两党首次合作的标志是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 项错误;“左”倾错误仍然有影响,且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不是“左”倾错误,D 项错误。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考向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61 年毛泽东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表1 为1961 年中央会议情况列表,这表明了 ( )
表1
A.党中央对经济工作失误的反思
B.国家克服了农业生产中的平均主义
C.中央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
D.国家关注的重点放在工业生产领域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历史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中央会议对农村生产发展进行广泛的调查和讨论,是在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对经济工作中的失误与错误进行的反思,故选A 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农业生产中的平均主义,排除B 项;全面纠正“左”倾错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C 项;由材料“人民公社体制”“讨论人民公社体制问题”“粮食问题”“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可知讨论的重点在农业领域,排除D 项。
2.【考向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表2 为1952—1953 年农户实际购买力支出结构情况统计表,从该表可知 ( )
表2
A.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
B.农业改造的完成促进了农业发展
C.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新中国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考查考生阅读分析表格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解题分析】从材料可知,农民投入到生产上的资金有所增加,这说明由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升,故C 项正确。农民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与材料不符,A 项错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 年,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平衡,且材料中各省的差距不大,D 项错误。
3.【考向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陈云说,“1950 年3 月以后,我国内市场的性质已经改变,官僚资本操纵下的以投机和破坏国民经济为目的的市场,已经基本上改变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以服务于人民生活和恢复及发展生产为目的市场了”。这表明 ( )
A.封建官僚资本在中国彻底消失
B.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确立了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初见成效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相关史实,考查考生迁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的历史理解的素养。
【解题分析】B,C 项都发生在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排除。官僚资本主义彻底消失在1956 年三大改造建立公有制以后,故排除A 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初见成效,故D 项正确。
4.【考向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而轻视轻工业的发展,反而会削弱重工业。……今后必须用极大的力量发展农业。”八大这一方针 ( )
A.是党探索建设道路的重要步骤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已经引发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探
D.有利于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共八大。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素养。
【解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和中国工业化的落后,党和政府制订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此同时进行“三大改造”以服务工业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材料“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用极大的力量发展农业”可见,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人物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党探索建设道路的重要步骤,故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考向1 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指出,在处理国家公共事务时,(雅典)大多数公民不愿意去寻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由此推断,他认为 ( )
A.直接民主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B.建立专制制度符合时代需求
C.雅典居民普遍缺乏理性思维
D.人文思想制约对真理的追求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古代雅典大多数公民容易受人蛊惑,而雅典实行民主制度,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这会影响国家决策,它容易导致集体暴政,故A 项正确。材料内容无法反映修昔底德主张建立专制制度,故B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古代雅典公民缺乏理性思维,而居民包含奴隶、外邦人等,居民不一定是公民,故C 项错误。人文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 项错误。
2.【考向1 希腊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德谟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每个德谟长由德谟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德谟长及其主持下的德谟公民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公民登记资料,组织宗教庆典活动及庙宇的维修……德谟官年终卸任时,由德谟公民大会对其进行考核。这反映了古希腊 ( )
A.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B.公务人员政务繁琐
C.忽视城邦的公共利益
D.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公民选举德谟长、公民对德谟长进行考核等信息,可以看出公民的参政意识,参政意识属于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D 项;材料只是介绍德谟官的事情,并不能说民主政治得以完善,故A 项错误;政务繁琐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B 项;古希腊强调公共利益至上,故C 项错误。
【考向趋势】本考点为高频考点,这和时政热点联系比较密切,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很好的切入点。
3.【考向1 希腊民主政治】在雅典,公民大会至高无上,公民按照自己的想法投票,即使结果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表决,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在群众眼中,如果有人妨碍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办事,那是很可笑的事情。这反映了 ( )
A.雅典民主制下避免了暴政的产生
B.雅典民主缺乏对决策的约束机制
C.雅典的公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D.公民大会投票结果具有法律效益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弊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雅典直接民主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根据题干中“即使结果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表决,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可知,雅典民主缺乏对群体决策必要的约束机制,故B 项正确。雅典民主可能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A 项错误。C 项关于公民素质问题的表述与题干公民决策权问题无关,故排除。“公民大会投票结果具有法律效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项。
4.【考向2 罗马法】罗马法与其说是一个时代的法律,不如说是全世界的法律,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之所以胜利并得以在诸民族之中通行而非借助武力征服,仅仅在于罗马法的内在正义之品格”,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
A.使罗马帝国征服世界
B.涵盖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
C.能够适用于世界各地
D.蕴含的法律观念具有普世价值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历史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题分析】由材料“与其说是一个时代的法律,不如说是全世界的法律”“仅仅在于罗马法的内在正义之品格”可知罗马法中所蕴涵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普世价值,故选D 项;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规范,“全面性”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 项;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排除C 项。
5.【考向2 罗马法】罗马帝国后期,整理过去的法条编纂法典成为社会的时尚。如查士丁尼在编纂完《查士丁尼法典》后,便下令废止所有未编纂的法规,并规定人们不得引用法典和新敕令以外的学说或条文,否则将追究刑责。这反映了 ( )
A.罗马法的法典化已经完成
B.罗马皇帝专制权力的强化
C.经济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
D.罗马法出现了僵化的趋势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解题分析】从材料可知,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多种立法渊源使得其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随着罗马帝国后期政治、经济存在问题的加重,罗马法也出现了僵化的趋势,查士丁尼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变化,故D 项正确。法典化完成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出台,A 项错误;材料主旨在于强调罗马法出现止步不前的可能,而非皇帝权力的强化,B 项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