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0-11-15姚寿国史波宁陈淑飞顾黎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声初筛中耳

姚寿国 史波宁 陈淑飞 顾黎黎

新生儿听力损失是常见先天性缺陷,若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将直接影响其日后语言功能及智力发育,可见新生儿听力损失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1]。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早期判断新生儿听力障碍,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干预,防止新生儿发育过程中因听力障碍造成的语言及智力缺损[2,3]。听性脑干反应是新生儿听力测试常用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在新生儿听力损害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是婴幼儿听力检测的金标准[4]。但因新生儿在听力筛查时,日龄较小,无法很好的配合听力筛查,造成新生儿听力初筛假阳性率偏高,其中很多是由于中耳功能异常造成的[5]。声导抗测试是一种准确、客观、快速检测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测试方法,在成人中,采取226 Hz低频探测音的声导抗测试来评估以劲度声纳为主的中耳功能,其诊断价值已被证实,但其不适用于以质量声纳为主的婴幼儿中耳功能评估[6]。国外有研究采用1 000 Hz高频探测音声导抗测试新生儿中耳功能,并提出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极有可能成为新生儿中耳相关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案[7]。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探讨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在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听力测试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均于出生后3~7天完成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内完成复筛,初筛和复筛均采用DPOAE联合AABR。选取听力筛查未通过的531例(820耳)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8例,女253例;日龄8~40 d,平均21.48±4.55 d;体重2.50~4.20 kg,平均3.31±0.32 kg。根据听力筛查结果分为三组:DPOAE及AABR均未通过者337例527耳为A组,DPOAE未通过但AABR通过者192例289耳为B组,DPOAE通过但AABR未通过者2例4耳为C组。选取听力初筛DPOAE和AABR均通过的1 000例(2 000耳)新生儿作为对照组(D组),其中男524例,女476例;日龄6~40 d,平均21.44±4.52 d;体重2.60~4.20 kg,平均3.36±0.35 kg。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日龄、体重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新生儿;②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胆红素血症;②妊娠期母体异常造成的听力障碍;③有听力障碍家族遗传史;④外耳道畸形或内、外耳道病变的新生儿;⑤新生儿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⑥因个体因素暂住在NICU的新生儿。

1.3听力筛查及声导抗测试方法

1.3.1DPOAE筛查方法 采用德国MAICO ERO SCAN耳声发射仪,选取DPOAE测试模式,刺激声f2为2、3、4和5 kHz,f2/f1=1.2,L1=65 dB SPL,L2=55 dB SPL,以每个测试频率引出的DP值不小于-5 dB SPL、信噪比SNR不小于3 dB为通过,且4个测试频率中至少3个频率符合以上条件,测试结果自动判定为通过,否则判定为不通过。

1.3.2AABR筛查方法 采用德国MAICO SCREEENER MB11听力筛查仪,在电磁屏蔽室隔音室内,受试儿睡眠状态下,贝尔风罩住耳廓,探头置于前额,给予CE-Chirp TM刺激声,带通滤波100~3 000 Hz,刺激声强度35 dB nHL,速率21次/秒,叠加1 000次,由系统自动判定通过与否。

1.3.3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 采用美国GSI TympStar VersionⅡ中耳分析仪,选择1 000 Hz探测音,测试起始压力+200 daPa,终止压力-400 daPa,压力变化速率200 daPa/s,方向由正到负,选择描记声导抗Ya曲线图。

对比四组新生儿1 000 Hz声导纳Ya图类型,在Ya图上作一条基线连接曲线的+200 daPa到-400 daPa,当曲线全部或部分在基线上方时,从基线上方曲线距基线最远点作一条与Y轴的平行线,测量该点到基线的声导纳值(正峰型,图1a、b);当曲线全部在基线下方时,从基线下方曲线距基线最远点作一条与Y轴的平行线,测量该点到基线的声导纳值(负峰型,图1c);当曲线平坦或者在基线上多个小幅波动时,不测量声导纳值(不确定型,图1d、e)。根据既往研究成果,将正峰型为正常,负峰型及不确定型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A、B、C、D四组1 000 Hz声导抗Ya图分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和B组异常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A、B、C、D四组1 000 Hz声导抗检查结果比较(耳,%)

3 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中假阳性率较高,即初筛阳性但最终复筛和诊断听力无异常的比例较高,其中很多是由于中耳功能异常造成的[8]。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要注意评估中耳功能,及早发现筛查未通过的真实原因。

新生儿中耳生理特征有别于成人,其原因可能为新生儿中耳系统的质量因素比重较大,中耳结构间充质组织附着、中耳腔羊水清除不完全[9];同时,由于其外耳道骨缝较宽,外耳道皮肤厚而松软[10,11],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易出现类似于鼓膜的运动,对鼓室图的形态影响相对较大[12,13],造成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鼓室图Ya曲线异常型(负压型和不确定型)占比较大。因此,对劲度变化敏感的226 Hz低频探测音声导抗检测新生儿中耳功能是不适合的,而对质量声导纳变化更敏感的1 000 Hz高频探测音更为适合[14]。不同方法测量1 000 Hz探测音声导纳值对中耳功能的诊断价值亦不同,有研究通过对比Linder/Jerger法、Baldwin法和基线法三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发现采用基线法测量Ya图,由于避免了仪器自动补偿造成低于X轴的部分曲线数据丢失,进而排除了由此造成结果的不准确;计算峰压点与基线间的距离,正峰型示中耳功能正常,负峰型及不确定型示中耳功能异常,主要见于中耳炎和中耳积液,以中耳CT检查为参考基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2%[15]。故本文采用基线法测量Ya图判断鼓室导纳图的类型。

本研究结果显示,DPOAE和AABR均未通过的A组和DPOAE未通过AABR通过的B组1 000 Hz声导抗Ya图异常型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DPOAE通过AABR未通过的C组2例4耳均为正常型(经进一步检查均诊断为听神经病)。表明如果初筛或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再采用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可早期判断新生儿中耳功能,降低假阳性率。由于外耳道羊水或轻度中耳问题,AABR能通过但DPOAE不能通过,这是由于DPOAE检查时探测音自外耳道进入内耳,畸变声信号从内耳传出至外耳道,中耳病变对检查产生双重影响,并且畸变声信号强度较小更易受影响;而AABR检查时中耳病变只对刺激声产生一次衰减,从这个角度说明AABR筛查优于OAE筛查,可一定程度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DPOAE联合AABR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对初筛或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再采用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可早期判断新生儿中耳功能,降低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

猜你喜欢

音声初筛中耳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DPOAE序贯AABR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初筛中的应用
最具魅力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
耳道成形术在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中耳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浅谈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
呼和浩特大召寺音声的实地考察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
漫谈中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