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20-11-14张东男王国辉
张东男,王国辉,刘 航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作为脑卒中主要症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主要是指单侧或双侧手部疼痛、浮肿、肩关节疼痛等症状,患者肩手关节活动受限,属脑卒中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所以在发生后肩手综合征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治疗不及时会加重病情至后期症状,出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X线下可见骨质变化等,甚至末期成为固定畸形手。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主要采用康复治疗,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6例作为基础性评估分析样本,研究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及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就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基础样本,经常规基础检查,全部患者均为确诊病例,且同意参与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模式经患者分组,均分为研究、对照2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55~79岁,平均(68.69±5.63),卒中病程1.5~3个月,平均(2.25±0.47)个月;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54~75岁,平均(68.54±5.85)岁,卒中病程1.2~2.9个月,平均(2.05±0.38)个月,基线资料对本次研究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临床诊断脑卒中患者;②所有患者均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为肩手综合征;③患者存在自主意识;④具有治疗依从性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严重病变;②其它疾病引发的肩部疼痛;③患者有生命危险。对全部参研患者及家属已告知本次研究细节,并取得家属同意,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常规治疗干预,医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治疗期间结合恢复情况行康复训练。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综合康复治疗,主要措施包括体位干预、肩关节运动、针灸按摩、关节腔注射与理疗等。(1)体位干预: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病情调整体位。患侧卧位状态下需确保上肢前伸,与躯干角度大于90°,肩胛骨内缘紧贴胸壁。健侧卧位状态下需利用辅助物支撑上肢,仰卧位状态下肩胛骨下方垫软枕,患侧上肢抬高。坐位状态下患者躯干需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2)肩关节运动:医师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运动,利用健侧带动患侧上肢完成康复运动。如患者处于站立位或坐位,可利用肩吊带或上臂吊带辅助运动,预防肩关节脱位,逐步恢复肩手关节运动能力。(3)针灸按摩:针灸治疗选穴包括合谷、外观、手三里、内关、天宗、曲池等,利用平补平泻手法对上述穴位实施针灸,得气后连接我院电针治疗仪,调节电刺激强度,单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治疗1次。(4)关节腔注射与理疗:如患者肩手关节疼痛剧烈,治疗期间可采用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进行关节腔注射。理疗采用我院超短波治疗仪完成,对患者肩手关节进行理疗干预,单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日治疗1次。
1.3 评价标准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依据患者上肢浮肿、疼痛等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院内制定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为主要标准,如患者依据上述标准评估为显效及有效,可认为临床治疗有效,将显效及有效例数在患者总数中占比作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组间FMA评分(肩关节运动功能)、MBI评分(日常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MBI评分、FMA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MBI评分、FMA评分[n(%),±s]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MBI评分、FMA评分[n(%),±s]
组别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MBI评分 FMA评分研究组(n=38) 36(94.7) 60.24±11.99 43.89±10.26对照组(n=38) 28(73.7) 51.38±10.65 37.54±9.71 x2/t 6.3333 3.4057 2.7710 P 0.0118 0.0011 0.0071
3 讨 论
脑卒中属脑组织局部血管阻塞或狭窄引发的缺氧缺血性疾病,肩手综合征属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致病原因与脑卒中所致运动中枢损伤有关,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及挛缩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由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但涉及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肩关节骨结构功能也有所改变,因而,多数情况下单纯的西药治疗仅能对炎症因子起到效果,对肩功能的恢复收效甚微。在临床治疗中,肩手综合征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运动等方式来减轻患处疼痛,进而将消肿逐步消除, 并无特别能快速治疗方案[1]。因而在本次研究中试用康复训练结合针炙与西药的治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对疏通患者经络,恢复患者肩功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短波治疗仪能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处的水肿消散、使炎性致痛物质逐步消除, 改善局部环境的血液循环,对治疗的有效性有着明显的提升。
梳理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知,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MBI评分、FMA评分优势显著,据此可认为该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突出。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够修复损伤的脑神经细胞,重组脑对侧半球代偿功能,有助于患者肩手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中通过体位干预可确保肢体摆放良好,有效预防肩关节牵拉与压迫,通过肩关节运动、针灸理疗等措施能够增加关节活动度、加速体内血液流动,改善肌肉运动状态,配合关节腔注射药物可实现水肿吸收,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对患处所隐藏的局部退行性病变有着缓解的效果[2],进而实现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治疗。但在治疗过程要注意度的把握。对患者体位的干预和指导患者肩关节运动时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恢复肩手关节运动能力。
由此可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