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4张小玫王芬芬
张小玫,王芬芬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30~90 d的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比较高,患者手部突然出现浮肿和疼痛,肩关节也有疼痛的症状,手功能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脑卒中患者患侧的肩胛骨会呈现疼痛活动也会受到限制,并且手指会出现肿胀的情况皮肤也会变色,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但是单纯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加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能够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此次研究运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64~83岁,平均(74.82±3.38)岁,病程1.26~3.74月,平均(2.64±0.93)月。实验组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63~84岁,平均(74.85±3.41)岁,病程1.22~3.71月,平均(2.69±0.91)月。两组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的入选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治疗,如:康复治疗、按摩疗法、心理干预、运动疗法等。具体方法如下:①康复治疗:患者在取患侧卧位是需要使患侧上肢保持前伸,患侧上肢需要和躯干保持大于90度的角度,然后将患者前臂旋后,使患侧的肩胛骨尽可能的前伸。患者取仰卧位时需要使用软枕垫于患者肩胛骨下,将患者的上肢抬高。②按摩疗法:需运用揉、扣、推等按摩手法按摩患者患侧对侧的头部,探后由上至下、由远及近按摩患侧肢体。③心理干预:多数的脑卒中患者会产生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等,医务人员需要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并根据心理干预计划对患者进行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运动疗法:运用被动运动来辅助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如:肩关节屈伸、外旋、内展、外展、直臂上举等。患者每次运动不可超过30 min,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此次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如: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经此次治疗后的满意度,如: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准差(±s)表示,多组均数之间比较行方差分析,均数之间两两相比较行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经此次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此次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n(±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此次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n(±s)]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评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61.42±8.57 81.04±2.19 61.37±9.02 82.14±3.67 6.27±2.33 4.38±2.21实验组 43 61.41±8.57 94.30±2.26 61.29±9.00 93.02±2.41 6.24±2.40 2.39±2.0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3 讨 论
脑卒中的患者致残率非常的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常规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并不能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运用康复治疗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质量。此次研究运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差异较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