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中望的关系艺术
2020-11-13黄立平
黄立平
一个艺术家倘若能够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找到一个独特视角,并创造性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某些本质性关系的理解——已属非凡;而这样的突破,对于傅中望而言,至今已经发生了2次——堪称杰出。
從20世纪80年代开始,傅中望就凭借系列“榫卯结构”的雕塑形态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初期独树一帜。从中国传统民俗木工制作中的部件连接工艺技法中发现具有揭示人类社会普遍结构性契合关系的方法——既让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智慧内核,又让正努力学习西方现代文化、同时坚守文化本土立场者看清了轻视自己历史传统的荒谬——这正是“榫卯结构”的当代艺术史意义。
早在1991年,傅中望的作品中就曾出现过“楔子”,也曾引起过评论界的关注。而“楔子”的那一次“偶然”出现很大程度上只是“榫卯”关系表达的某种延续,还难以看作是其艺术思想跨越的“必然”——作为一种独特艺术现象的存在。
从2007年7月至2017年3月,傅中望担任湖北美术馆创始馆长,将艺术生涯中十分宝贵的10年奉献给了公共文化事业。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一举动通常会被看作是一种牺牲。而依我看,若一定要说牺牲,也是一个阶段性经济利益的牺牲,而不是创造力的牺牲,更不是艺术灵魂的牺牲。他以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方式离开艺术创作的常态,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思想状态——这是一个积攒文化能量的过程。艺术家的历史——创作可以因为种种原因而中断,身份可以被随机定义和解读,而对艺术的思考始终不会中止。
显然,傅中望不愿意艺术生命止步于过去的辉煌,也不愿意曾经的艺术成果在过去时中被符号化和标签化。他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深谙纷纭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基础。《楔子》可以看作是傅中望在达到“榫卯结构”的创造高峰之后的又一次艺术才华的集中暴发。楔子——作为一种依存物和辅助物,却蕴含着改变事物本质的巨大能量;通常被用于发挥建设性、协调性作用,却潜藏着否定性、破坏性的锋芒;貌似平凡,却有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决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是产生艺术效果的天然契机。将“楔子”的物理学意义赋予社会性内涵及审美意义——这正是傅中望近几年思考艺术问题的焦点和工作的价值核心。奇妙之处在于: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楔子”本身似乎平淡无光,可一旦与其他物体发生结构性关系,就能瞬间产生奇迹般的视觉时空转换效应——这正是傅中望独到的艺术发现。我看可以称之为“关系艺术”。
一年前,因为地铁的修建,在合美术馆正面的广场前意外出现了一个作为逃生出口的建筑物,不仅缺乏视觉美感,而且显得格外突兀,直接影响到美术馆的形象观瞻。我们希望改变由此带来的空间视觉关系的恶化,曾邀请傅中望为此做一个艺术的解决方案。他就用到了一只桀骜不驯的“楔子”——仅从方案效果看,就完全可以消解在无序中出现的这种公共建筑的突兀。遗憾的是:这一独特创意直到目前尚未实施,并有可能付诸东流。这次展览,傅中望直接将5个楔子“插进”美术馆的建筑的不同部位,尝试不同质感的视觉形式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共生与同构。通过改变这座建筑的视觉观感——司空见惯中的陌生感——隐喻某种意料之外但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件作品在展览中出现,没有附加任何宣言,而在我看来,它的构思与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宣言。更为重要的是:它足以提示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缺失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的精神。
从“榫卯”到“楔子”——既是一种转型,更是一种升维,从中可以洞见傅中望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由“楔子”追溯“榫卯”——既是一种回望,更是一种蜕变,从中可以理解傅中望艺术思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我对这相隔30年的对话充满了期待,也预期傅中望的主观能动性在布展和展出现场还会出现令人惊叹的“神来之笔”。相信这个展览能够成为合美术馆推动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