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

2020-11-13

画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机本体媒介

艺术不会死亡,因为有5个基本的要素支撑,就是不同时代艺术媒介、技术、语言的变化,另2个要素是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的观念(生存感受)和话题(符号)不同……可以看出,媒介创造也是艺术价值判断的重要元素,我们需要把作品放在文化和时代背景中,从受到现实和艺术史影响最终逃离其逻辑脉络去分析作品的价值,这样的作品更具创造性和敏锐性。机器人艺术将成为科技艺术中最直接、最有活力的艺术媒介。然而机器人艺术不只是演绎和转换艺术本体的媒介:让机器人绘画、写字、作文、舞蹈等。狭义上看,目前的机器人更多的是大数据整合后对人类的模仿、异化,像个数字编程算法的软件驱动机器的行为机能,现在不具有独立创造性和表现欲望、情感意识;如果机器人能够具有这些独立反思的能力,人类必然具有危险性。

机器人艺术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被称为动态雕塑,即机器人绘画、机器人雕塑,之后机器人艺术还包括机器人多媒体表演、机器人舞蹈、机器人评论家。然而我更侧重关注借用机器人行为、装置表达现实中艺术家切身的生存、生命感受,对未来的预见和对历史的新的诠释。当然,机器智能的内核也是靠数字化驱动,相对于计算机数据实现的智能艺术,最终呈现的方式更拟人化、更直接、更实体化。

如果说运用智能机器人创作脱离了艺术家的灵魂,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自从现成品艺术出现,当代艺术开始更关注于艺术家的观念感受而非只是形式语言的美学表达,何况机器人可以与观众心灵沟通,做到艺术家、机器人和观众的三位一体。这次特稿邀请的一部分艺术家的实践多借用人形机器的符号表达对未来认知和预设[如高峰、林万山、苏永健、01 小组(梁链喜+陈荣彬)的作品];也有艺术家的创作脉络是借机器生物以拟人化或人机合一的语言方式,表达自我生存的体悟和生命寓言性(如费俊、郑达、邱宇、邓碧文、王成良的作品)。因此,机器人艺术必然存有技术的人文情感和温度。

艺术本体:媒介、技术、语言创造

艺术媒介在不同时期不断地演变与跨界,可见媒介创造也是艺术价值判断的重要元素:从远古时代原始岩画出现,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素描、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媒介盛行,19世纪近现代时期出现了摄影、电影媒介,后现代、当代艺术时期(20世纪初期及中后期)出现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及媒体艺术(录像艺术),以及更多的科技媒体艺术如数字网络虚拟艺术、生化变异艺术、物理转换艺术、人工仿生艺术(包括机器人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的运用表达,呈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传统艺术侧重形式创造(透视、比例、均衡等),审美在传承中求发展;现代艺术侧重语言创造(构成、色彩、造型、肌理等),语言样式线性发展,内在表达上的个性化;可见当代艺术成为媒介创造与跨界的高峰期(装置、行为艺术、媒体艺术等),媒介的实验与创造对传统媒介解构之后建构起来思想观念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倡导个体对公共化世界的介入。

机器人艺术的发端与录像艺术是同时期,不是先后发展的逻辑误区。技术媒介会带来艺术语言结构的变化,但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机器人艺术作为新的媒介、技术方式,也必然带着新的艺术语言结构的变化。艺术语言的变化又表达出不同的时代感受,技术也可以改变或产生新的人造情感。传统的伦理关系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世界的关系。当代伦理向“人和虚拟人、人和机器人的关系”拓展,这是一种新的伦理或新的道德关系。

作者也在近10年策划过不少关于自动装置和智能机器的展览,如2008年“傻瓜效应”多媒体装置展、2010年“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2013年感应器“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2016年“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2016年“自动寓言”张沐辰人机关系艺术项目、2017年“人机合一”人机关系艺术展、2017年艺术北京“全自动”、2017年“日常动媒体”、2019年“人机合一”第二回展、2020年“机器人艺术时代”等,这些艺术展览的学术脉络一直是机器人艺术媒介表达的延展与探索。

科技具有發现和实证的特点,而艺术需要有想象的空间,两者的差异也体现在艺术语言的转换上。机器人艺术语言是可以从身份造型、色调象征、声音识别、材料质感、行为动态、环境空间、道具、身体、技术、化妆、气味等艺术元素入手来进行转换、创新和想象。

穿越本体:符号话题与观念、感受的表达

“穿越本体”不是说艺术本体(媒介、技术、语言)的创造不重要,而是说不仅仅把艺术表达的侧重点放在艺术本体价值观上看问题,以人机合一、拟人化寓言方式关注未来的人文社会而启示当下,这应该是中国机器人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差异之处。媒介创新之余穿越本体后表达中国独特的现实与文化的转换,关注不同民族站在全球化视野面对世界共同需要解决的生存危机和普世问题。科技会影响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所以我们的电影对未来表现的灾难片也都是科幻电影。很多学者预测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将来是会以大数据预知来诠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人的思想感觉、个人意志和潜意识都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和计算出来,甚至超越生物算法;但另一派学者认为人类大脑非常复杂,不可能被复制,很难超越生物算法;更多的人还是相信技术人文化在未来的回归。

人类创造了机器人及机器人艺术,人机和谐共处的前提就是机器人没有私欲,所以说不是科学技术本身会出问题,要想杜绝机器报复人类的事件发生,源头还是要控制人类自己的欲望。然而机器人智力的进化速度远远比人类进化的速度快多了,所以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低于制造问题的进程。比如说现在生态破坏和瘟疫、战争还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存在,这都是我们可以借机器人可以关注甚至批判的话题。(张海涛,本期特稿策划人)

猜你喜欢

人机本体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眼睛是“本体”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机对视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水下无人机:解锁钓鱼新姿势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