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高中网络班会课的创新与实践

2020-11-13杨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疫情

杨扬

摘要: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笔者在居家抗疫期间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应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整合生成高中班会课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泛在学习为策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居家无缝的学习、普适的学习;在生活中挖掘和梳理出主题,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系统规划和设计生成系列课程,使学生在疫情下思考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目标、增强心理品质、激发更大的学习内驱力。

关键词:网络班会课;疫情;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27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班会课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有计划、有创新、有成效地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构建好智慧课堂,利用网络努力探索泛在、融合地开展班会课,并生成系列课程,在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课程中学生增强了抗疫防护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感悟,加强劳动实践,更健康地生活与学习,用实际行动奋进追梦。

一、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主要是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对其学习的过程记录、个性评估、效果评价和内容推送,并根据学习者模型,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计划、监控、评价作用的学习模式。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学生居家學习正是一种泛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无缝的学习、普适的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自主探讨、查阅、创作、分享,这些都是学习。

1.创建开放的学习平台。开放的学习平台是以学生、教师多方参与的以完成班会课教学目标为基础的,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主要是基于能够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搜集信息、分析、评价、分享、交流等。主要是通过QQ建立网课群,充分利用网课群中的公告、相册、文件共享、分享屏幕、演示白板、视频通话等功能开展班会课、组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补充拓展资料。

比如,在居家抗疫期间的一节班会课中,主题班会内容是“空中抗疫全面防护”,在课前建立“2020进校网课群”QQ群,每位学生进群,在公告栏中明确上课的时间、形式,在课堂上主要利用“分享屏幕”的方式展示课件、组织教学,利用空中课堂营造情境,班主任既要做好班会课的主讲人,也要调节和把握课的方向引导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利用小组讨论、猜一猜、情境思辨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初现。

2.形成特色学习小组。特色学习小组是指对学生开放的固定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建不同的小组更加适合个性化、分层化的学习小组的开展。按照学生具体情况,由学生自由组合和教师统筹安排协调形成的小组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讨论、调研等活动,在之后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方面也更加容易操作。

比如,在班会课前,班级40人分为每8人一组,每一组学生都建立QQ群,每一小组都有小组长、小组名称、口号,形成一个友爱的小团队,利用小组讨论、学习、调研。在班会课“幼儿故事比赛”中,特色学习小组展现出了更加灵活和多样的优点。在“画出心中的彩虹”小组中,8人参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幼儿故事表演《小马过河》,通过小组QQ群在上课正式表演前进行多次的空中配合训练,充分利用QQ功能,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动物的故事,有的学生负责不同角色的朗读、配音,有的学生负责背景音乐的设计和制作,有的学生负责找相关配图,多人协作,实践个性化的学习和团队的配合。

3.完成阶段性推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阶段性的进行推送分享,在固定的非班会课课堂时间,按照计划推出新闻、评论、美文、好音乐、好电影等方面的学习分享推送,让学生利用平时碎片化的零星时间关注一些问题、思考一些问题并获得一些感悟。这些推送的内容也是紧紧配合当周班会课的主题,在设计和安排的时候也是在同一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下进行的,是对班会课的课外补充和拓展,也能够形成浸润式的德育氛围。具体安排表如下表。

定时推送的文章也是按照班会课课程安排的进度进行,每篇文章控制一定的字数能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轻松完成,在QQ群和微信群里都进行推送,形成一种浸润式教育,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习惯在固定时间等待推送完成阅读,并广泛征集这样的好文章一起分享、推送。

二、融合学习

1.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期,本身就需要特别关注其心理的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学校也在第一时间组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心理疏导小组,由三名具有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的教师组成,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会提供全校的心理支持和疏导。作为班主任更加应该利用好班会课关注学生心理,帮助他们加强心理防护,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助力当前的抗疫攻坚战。

利用班会课时间,笔者用“麦客表单”进行了心理调查问卷,从而更好地了解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能找准方向。在班会课课堂上设计好相关的心理疏导内容,从培养积极心态、“记录我的小确幸”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的环节,为学生心理充电。在“记录我的小确幸”这一部分中,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寒假里的阅读,进行好书推荐。在学生的推荐中有选择性地选取一些正能量的书,让学生谈谈感悟,读一读经典段落,可以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位学生选择了杨绛的《我们仨》,把它推荐给了全班学生,让大家感受到“在那样困难的年代里,三个人一家人在一起,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相伴相助,苦涩艰辛都能变得甜润”的那样一种乐观和豁达的精神。学生们很有启发,使其在疫情下能够在危机中成长,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积极面对一切。

2.融合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能够磨炼学生意志品格,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能让学生最终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无疑是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班会课的课程设计利用居家时间,鼓励学生开展能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完成烹饪、收纳、打扫等劳动,这是最好的劳动实践教育也是促进和父母感情交流,懂得感恩的好契机。

在班会课“记录我的小确幸”中有一个部分是关于美食分享的,班级中的很多学生在假期都参与到了烹饪中,不少学生还承担起了全家一到两餐的烹饪任务。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大家从家常菜到面点、西点、奶茶、甜品,相互探讨并分享厨艺,班会课氛围轻松愉快,很多没有参与过烹饪实践的学生也跃跃欲试。

三、生成课程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从一开始学生面对疫情的焦虑,到慢慢适应到基本习惯居家抗疫和网络课程的学习,再到如何更好地自律让学习更有效,在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下,在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班会课内容课程化、系统化是必然的。

1.设置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按照不同的阶段,对疫情期间的整个班会课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和安排,明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基于课程化具体实施。通过课程化让学生能够系统和科学地循序渐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一阶段的课程目标以抗疫防护知识为主,主要是帮助学生应对突发的疫情,让学生积极地调整好心态,去尽快适应疫情下的生活和学习。第二阶段的课程目标以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为主。第三阶段的教育是优化学生情绪,记录下在居家期间的小美好和小确幸,分享美食和美文。第四阶段是理想教育,鼓励学生再次认准目标,用实际行动来追梦。

2.系统化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按照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下具体的系统的班会课课程内容,主要分有四个模块,在一个模块中再安排好每周一次的具体的班会课题目,结合之前的泛在学习的阶段性课外推送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使浸润式的德育氛围更加浓厚。具体安排表如下表。

上表格中的階段和模块,具体落实到学生按照每周一次班会课循序渐进,基于学生在抗疫期间系统地接受主题教育,使他们在特殊时期能够强大自己的心理,并更快地成长起来。

总之,在疫情形势下,上好网络班会课是每一名班主任教师的责任,以泛在、融合、生成这样的课程化的形式推进高中德育工作,一定是一条有效的路径。系统的课程也使得学生能够提升道德素养、明确人生目标、增强心理品质、激发更大的学习内驱力。通过班会课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发意识和执行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提升。疫情还未结束,研究和实践也始终在路上,相信再归来时,大家都已成长。

参考文献:

[1] J.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郤云江,孟旭东,沈国荣.移动互联网下的教学工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3]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

[4]徐军.具身认知视域下的美术学科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参考,2017(6).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314500)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