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13封桂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历史地图

封桂苏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要全面统筹教学计划,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内容,借助地图教学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面。历史地图融合了图文,以直观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具体的阅读与观察技巧,有效地从地图中读取信息,培育基本的读图方法,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与社会教学;思维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55

基于现代化的教学背景,要想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学校和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学体系,教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来阅读分析知识点,深刻体会历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发展多样的地图类型,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历史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印象,使其能够形象的了解初中历史。本文浅要分析了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系统的教学方案。

一、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历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教师要精细的整理,借助地图引领学生探究思考,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和形象化。历史地图主要是记述了疆域版图与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比例缩小得出的历史教学工具。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翻阅历史地图手册观察地图的内容细节,其中标明了山川地脉以及各种历史事件及时间。在形象化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审视与分析,进而提高学习历史课程的效率。此外,历史地图的应用可以让课程学习变得具有连贯性,学生可以借助地图串联各个历史事件的内容事件,并制成完整的逻辑线。

二、深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素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看地图,联系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划分每个时代的政权盛与衰,深入探讨与分析,通过强烈的对比得出结论,从而清晰的了解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此外,教师要注意历史内容的深化,确立正確的教学目标与方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观察,以此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素养。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时期”章节中,教师可以分段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整理罗列出一份隋唐时期的年限图表,标准重大事件与内容”。在课程预习中,学生会自主查阅与探索,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重点的课程问题,如“唐朝为什么会衰败?唐朝出现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了加强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幅“隋唐时期发展图”,从中学生可以清楚的观察与思考问题,再结合自己的看法快速得出答案。最后,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举办一场“历史地图填充比赛”,比赛的内容以“春秋战国”为主,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在这种激烈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学习最全面的历史知识,也可以有效的丰富知识面,从而形成系统化的逻辑思维结构。

三、合理利用历史地图,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历史地图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最小范围地集中重要的知识点,并全面展示出来。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且灵活的应用历史地图,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一张地图可以反映某个时段的事件,而几张地图的叠加则可以全范围的展示整体的社会历史变化趋势,学生必须针对这些变化趋势进行全方位角度的分析探索,巩固知识基础,提高认识水平。考虑到新课程教学的影响,教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导入多样的教学设备,以“历史地图”为主题,配合各种教具促进学生的理解。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学生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如厌恶反感、暴躁情绪不稳定等,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改变这些问题,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娱乐性,以此开展历史教学。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章节知识中,教师可以采取网络微课程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中国近代”的发展变迁过程,在轻松的氛围下使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中投放“中国近代历史地图”,挑选学生上台完成连接时间线的任务,台下学生也可以抄录连线,其中包括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学生需要正确连接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组接成完整的脉络结构。最后,学生要思考“中国近代变迁的主要源头”,分析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近代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概括整个时段事件的内涵与意义,增强自身的语言素养与辨析能力。

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初中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利用地图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空间,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提取其中最有效的信息点,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观看历史地图,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各项知识能力。此外,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地图对比分析,掌握不同时代历史的变化,进而发现社会变革的线索。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秦朝统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测量秦朝的疆域分布面积,标注各个地区的政权分布情况。而后,教师可以借用电子画图笔,在电子屏幕中展示“秦朝一统”后的权力分布的人物,以及秦朝从崛起到一统的整个过程。如果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及时指正并与学生交流分析,从而掌握最细致的历史信息。最后,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历史学习小组”,专门负责绘制历史地图,学生可以自主参加,培育空间观念,增强分析与归纳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应用地图引导学生全面的认识与探索,使其掌握重点课程知识内容,强化其思维能力,认识中国社会历史现状。

参考文献:

[1]张红.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19(10):97-98.

[2]金晓凡,陈国民.扶“架”而上,九天揽月——初中历史与社会“支架式”自主复习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9(19).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325200)

猜你喜欢

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地图,初中历史教师的重要帮手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化策略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因及策略
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