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暴裂无声》的分析与解读
2020-11-13刘阳
刘阳
〔摘 要〕以犯罪电影为研究对象,以《暴裂无声》等新近犯罪片为案例,从人物形象塑造、家国叙事、现实反思、符号隐喻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 《暴裂无声》;人物形象;家国叙事;符号隐喻
黑色幽默与犯罪题材融合一体的影片《追凶者也》,展现出曹保平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在逗人发笑的同时不忘体现人文关怀。新锐导演董越的《暴雪将至》,以时代转型为背景讲述着小人物由追凶到行凶的荒诞故事,引人深思。
从具象符号的角度来看,犯罪片中的具象符号可以划分为人、事、景、物四大类。四类具象符号在视听语言的渲染下,以电影特有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再通过观众的想象从而完成对电影整体形象建构。换句话说,电影正是通过影像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故事背景、情节以及特定的意象来理解影片的主旨。具象化的符号中的“事”,包括在犯罪片中呈现的现实社会问题,还包括警察等正义形象打败邪恶势力、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在一些犯罪电影中,还运用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创作手法。本文从人物形象、家国叙事、现实反思、符号隐喻等几个方面结合新近犯罪电影《暴裂无声》进行分析解读。
一、人物形象塑造
“电影作为一门再现人类生存和文明进程的艺术,它是大众的梦幻和欲望的表达方式,是人类通过镜像方式确认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方式,它折射了或反映着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主观意识形态”。①
忻玉坤导演的《暴裂无声》从片名来看,“暴裂”与“无声”两个极端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在内容结构方面,影片中明显构建了“金字塔式”严重分化型的社会阶层,分别是无力失语的底层,伪善残暴的顶层以及沦为顶层施暴工具的中产阶层。影片对于三级阶层人物的塑造批判性地再现了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尤其是底层和顶层的矛盾日益加剧,各阶层严重失语的社会现象。影片中张保民因年轻时与人打架咬断了舌头,不爱说话,遇事全靠武力,即为自身失语。作为中层的律师徐文杰,并没有做好自身律师的本职工作,而是作伪证、藏真相,成为杀人帮凶,道德底线缺失,为了自身的利益最终还是选择沉默,也是失语。顶层的矿业集团董事长昌万年带着一副伪善的面具,仗势欺人、勒索敲诈、杀人藏尸、隐瞒真相,这是“暴裂”后的失语。
除了影片《暴裂无声》,从近几年的犯罪电影中可以发现,一些正面积极的人物形象被放置犯罪片中,警察等执法者形象明显增多,通过这一系列正面形象的塑造,往往给观众呈现一种正面、积极的价值观。
在影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既有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与反思,也有对于方木等警察正面形象的塑造。该影片中探讨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网络暴力。是否应当以暴制暴?影片在展现这一系列问题时也给出自己的答案:最后从方木口中说出的“以暴制暴,信仰暴力,会带来更大的暴行”,让观众在反思社会问题的同时寻找到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类型杂糅也使得犯罪电影呈现出一定的主旋律化。如《解救吾先生》中,重点刻画塑造邢峰、曹刚等警察英雄人物形象,公安部门在短短的24小时内破案,将绑架者华子抓获,顺利营救吾先生,这些情节都带有一定的主旋律色彩,与主旋律电影中解救人质的故事极为相似。《雪暴》中对于森林警察王康浩的塑造也同样如此。
二、家国一体化的叙事方式
“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形成民族寓言下的‘家国同构理念”。②这种理念影响至今,在近些年的国产犯罪电影中,大都讲述大背景下的小事情,聚焦小人物,小家庭,影片风格愈发偏向现实主义,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原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国家状况,呈现出“家显国隐”的特征。“家国一体化”的叙事方式也正是通过影片传递的家庭形象和人文关怀,让观众自觉地反思影片所描绘的社会现象。
《暴裂无声》的取景地在内蒙古,张保民的一家代表着很多底层的家庭,从众多镜头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艰辛不易。除此之外,影片《暴雪将至》中,与主线无关的案子——丈夫杀妻案,家庭因缺失经济来源,内部矛盾激化,经常吵架,丈夫在失控的情况下杀死妻子,一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就这样被自己亲手毁掉。尽管影片对于这个家庭的描述相对较少,但从这样一个缩影,我们不得不去想类似的事情在当时究竟有多少?电影透过个体,运用写实的现实主义手法针砭时弊,将其中蕴含的反思色彩和历史伤痛呈现给观众,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对于现实的关怀与反思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近些年的国产犯罪电影拥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高度关注,反映着无数的社会现象。犯罪电影不像主旋律电影那样渲染英雄主义情节来触动观众从而引发共鸣。犯罪电影恰恰是反映现实的问题与矛盾,揭示和批判社会病态,让观众自己去发现现实社会的不足,理解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
影片《暴裂无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04年的内蒙古,影片中城市感塑造得相当出色,除了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严重,其中还呈现出很多问题,透过问题,可以看出当时偏远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缺席。影片中多处细节也能够体现村民们的饮用水被严重污染:鸟儿死在水中,张保民妻子翠霞得病,柱子说“水的矿味越来越重了”以及村长自己喝瓶装矿泉水等,均可以看出水污染的严重。村民们在得知采矿会影响环境、水源的情况下,却无能为力。底层人民的无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在影片《暴雪将至》中想表达的更深层的是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体制改革,下岗大浪潮的沉思,是对时代的挽歌。影片中的余国伟,有梦想、有干劲,一心想进到体制内,却被现实狠狠地给了几巴掌。号称“余神探”的余国伟想借着查出连环凶杀案找出真凶从而进到体制之内,可谁知下岗的消息紧接着传来。在即将抓住真凶,找到真相的時候却被命运开了个玩笑。下岗导致本来就人心惶惶,外加余国伟经历了徒弟因追凶而死,燕子得知自己被利用而自杀,此时的余国伟终于按捺不住,将自己认为的凶手敲死在凶杀现场,成为最终的杀人者。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余国伟是受害者。而他也只是社会转型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缩影,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在改革浪潮袭来时,表现出的茫然无助与无所适从。
四、符号隐喻
符号包括“人”与“事”,“景”与“物”四大系列。符号在近些年国产犯罪片中运用的越来越多,也愈发娴熟。“符号”的隐喻性,使得影片的内容得以丰富,影片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对影片的主旨有着一定的升华作用。透过“符号”,影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地域形象更加多元。
在影片《暴裂无声》中,羊与羊肉在影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羊是食草动物,而在影片中羊所隐喻的其实就是底层人民。除此之外,影片多次出现的金字塔更是直接暗示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贫富差距极大。同样,《暴雪将至》中破败的工厂,从头到尾的雨水,直让人冷到骨子里,将湖南衡阳的地域环境塑造的格外准确。通过雨水、雪花等符号的呈现,小人物在社会转型期内心的凄冷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 语
电影作为当今最有力的传播媒介之一,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发挥着巨大贡献。犯罪电影作为有一定受众群体的类型电影,在当下发展愈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也愿意投身于成本较低的犯罪片电影创作中去。笔者希望犯罪电影在今后的创作中,应尽可能地选取更加典型的人和事,发现并呈现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更好地讲述故事,感染观众,从而引发共鸣。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 释:
①陈旭光,车琳.新中国电影60年:社会阶层变迁与银幕主流形象的流变——兼及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01):70-75.
②王春晓.文化迁衍与当代电影“家国叙事”嬗变[J].中州学刊,2019(09):154-161.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国产犯罪片中国家形象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KYCX18_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