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IMS系统在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11-13王海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质量管理

[摘要] 目的 对LIMS系统在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对实验室使用LIMS系统进行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并将其结果与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结果相对比,包括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检验回报合格率、危急值回报率以及及时率及检验质量误差率。结果 管理后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管理前组26.00%,同时管理后检验回报合格率94.67%、危急值回报率91.33%以及及时率86.67%均有着明显的上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检验质量出现误差的几率6.67%(P<0.05)。结论 在进行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使用LIMS系统进行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在有效降低实验室检验误差率、标识错误率以及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回报合格率、以及危急值回报率等,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LIMS系统;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不良事件;危急值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7(b)-0068-03

The Application of LIMS System in Laboratory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ANG Hai-yan

Panji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Panjin, Liaoning Province, 12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IMS system in laboratory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In this study, from May 2018 to June 2019, the laboratory used the LIMS system for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aboratory inspection quality from May 2017 to April 2018,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spection return pass rate, critical value return rate, timeliness rate and inspection quality error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dverse event rate of the post-management group was 6.67%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e-management group 26.00%.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t-management inspection return pass rate was 94.67%, the critical value return rate was 91.33%, and the timely rate 86.67%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it further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error in inspection quality by 6.67%(P<0.05). Conclusion In the laboratory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the use of the LIMS system for the laboratory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atory test error rate, the label error rate and the loss of specimens and other adverse events, which can further increase the inspection return pass rate and the critical value return rate, etc., with strong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LIMS system; Laboratory testing; Quality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Critical value

隨着实验室检验工作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以及检验技术的不断提升,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逐渐增加,对实验室检验质量的管理也开始加强[1]。目前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和质量等工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对患者标本的检验亦或是对药品的检验,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LIMS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高速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宽带传输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管理思想及习惯结合,对实验室的检验数据以及技术等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对系统的利用,促使实验室完成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及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借此提高实验室中检验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并对运行成本进行降低。该次研究主要是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对LIMS系统在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实验室检验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实验室接受质量检验的检验标本,根据时间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相应的干预。其中2018年5月—2019年6月150例检验标本使用LIMS系统进行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为管理后;而2017年5月—2018年4月150例检验标本采取常规实验室检验,为管理前。

1.2  方法

使用LIMS系统进行检验质量管理工作:①使用LIMS系统:对LIMS系统进行安装、测试,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LIMS系统的使用学习,对有效数据进行收集,按照细化的分级条目对其进行整理储存,便于对数据的调出和使用,并将数据录入系统中进行数据运行,对同一最低一级条目下储存的单次或重复性次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②制定流程体系:以实验室检验的具体特点、以及进行检验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验室检验操作流程的要求,对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按照标本的标识进行整理分类,并在外贴上条形码方便分类,并将标本的标识进行系统录入LIMS系统同时也可根据标本上的标识进行扫码识别。通过LIMS系统的后台进行监控设置,对报告时间进行制定,对后台审查合格率进行调整和设置,若是在LIMS系统审查的过程中,标本无法达到标准值,则系统会给出警报,此时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对出现警报的原因进行查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3];③规范标本管理流程:在将实验室全部标本信息录入LIMS系统的过程中,采取的输入法为交互式输入程序,围绕标本的需求为主,对程序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读取;并定期对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不良事件出现的情况,在管理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最后一次结果的显示;④完善质量监控:实验室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监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依靠LIMS系统对标本进行审查,确定标本的采集合格率、以及标本的标识准确率,尽量减少出现标本混乱或是丢失的情况,另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监控,加强对实验室检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定期培训,对检验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审查管理,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检验能力以及LIMS系统的使用情况[4]。

1.3  观察指标

对管理前后检验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包括标本不合格率、标识错误率、以及标本丢失;对管理干预前后的标本检验报告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包括检验回报合格率、危急值回报率以及危急值回报及时率;对管理干预前后出现标本检验质量误差率进行分析记录。为确保研究过程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由同一組工作人员对管理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记录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为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管理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管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前后标本检验报告情况

管理后检验回报合格率、危急值回报率以及及时率均有着明显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管理干预前后标本检验质量误差率情况

实施LIMS系统管理干预后标本检验质量误差率6.67%(10/150)明显低于管理干预前的标本检验质量误差率23.33%(3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0,P<0.05)。

3  讨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实验室技术的进步,检验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这使得各个部门与实验室检验的联系越加紧密,不仅是对各种疾病的检测,更包括对药物以及感染源的检测,其对于临床用药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传统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多是采取人工记录等方式对标本进行管理和记录,在进行标本管理以及检验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错误、操作流程不严谨等情况,针对这种现状,需要借助新型的系统对实验室检验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强对实验室检验工作人员的管理,借此坚强对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控制[5]。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数据表明,管理后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管理前组26.00%,同时管理后检验回报合格率94.67%、危急值回报率91.33%以及及时率86.67%均有着明显的上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检验质量出现误差的几率6.67%(P<0.05);这说明LIMS系统在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的效果较为明显。研究中通过使用LIMS系统,一方面有效加强对实验室检验中的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对借此加强对标本的管理,另一方面借此加强对标本检验质量的审查和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管理,进一步确保检验工作中完全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执行,进一步确保工作质量,并减少出现失误的可能性[6]。导致实验室质量检验中出现标识错误、标本不合格甚至标本丢失这种情况出现,多是由于在管理中对于标本的管理措施缺乏严谨性,通过使用LIMS系统加强对标本数据的管理,并通过后台设定,进一步加强对标本合格的审查,减少出现丢失或是错误的可能[7-11];检验结果回报率对于检验工作结果的反馈以及后续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人工回报的过程中,多会出现回报速度慢、或是信息传递失误等情况,而通过LIMS系统,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检验报告进行传递,并确保传递过程中检验结果文件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12-14]。

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中,使用LIMS系统进行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在有效降低实验室检验误差率、标识错误率以及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回报合格率、以及危急值回报率等,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艾缨东,李建兵,韩英杰.基于Python语言及Flask框架的微机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424(6):113-114.

[2]  纪耀华,李忻,白雪洁.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药学类实验室管理与药品使用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178-181.

[3]  张静,周萍,刘绪平,等.LIMS系统中检验标准管理方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9):166-169.

[4]  姜俊,胡楠,隋宝春,等.基于大数据的食品药品检测LIMS系统应用探讨[J].药学研究,2019,38(1):60-62.

[5]  吴良发,张静,夏国汉,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药品检验实验室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3-44.

[6]  赵波,闫君,贾汝玲,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9):45-47.

[7]  龚丽娟.肺炎支原体的實验室检验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9):225.

[8]  周忆新,孙莉莉.药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7,3(3):18-19.

[9]  陈昱宇.基于师生共建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以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为例[J].消费导刊,2019(5):108,112.

[10]  瞿建英.国家、教育部、卫健委三类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评估规则的比较[J].山西青年,2019(16):74-76.

[11]  杨宇辉,谢春晓.地方高校大型公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9(1):179-182,194.

[12]  崔斌.基于Docker平台的云计算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423(5):7-8.

[13]  孟庆玉,李志岭,孙雪丽.实验室LIMS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信息化模块的构建及设计需求[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1):11-13.

[14]  刘志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探析—评《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2):93.

(收稿日期:2020-04-13)

[作者简介] 王海艳(1983-),女,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检验检测。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质量管理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