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2020-11-13杨璞

祝您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老母补益舌苔

杨璞

立  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诗词赏析】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几句诗词透露出诗人立冬之日的思乡之情。

【养生解读】

今年11月7日立冬。《逸周书·时训》:“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是个大节气,这一天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天,也进入了冬藏冬补的状态。

冬令进补

立冬后,草木凋零,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中医认为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使身体更强壮,可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在南方,立冬之日,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北方人则选择吃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据称饺子的原名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关于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

 “火锅”也要悠着点

立冬之后,火锅店的生意也日益红火。中医师提醒,天冷时节喜欢吃火锅以及辛辣食物的人,如果吃得较多或者频率较高,不仅不能健康驱寒,反而会耗伤津液和肾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尽管火锅中的辣椒、胡椒、大蒜、葱等具有辛温香散作用的调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驱寒,但是辛辣食物对脾胃及肠道的刺激很大。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过多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反而更不利于脾胃健康。一些肾水不足、肝火过旺的人,如果辛辣的火锅吃太多,易伤人体津液及肾阴,即便是有中药成分的火锅也要慎食,以防弄不清药效,适得其反。

鸡汤不宜三类人

冬至进补喝老母鸡汤?别急,先伸出你的舌头看看舌苔!老母鸡汤虽然有补益功效,但却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喝,否则补身不成反伤身。

一般来说,脾胃虚弱、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都不宜喝老母鸡汤进补。老母鸡汤属于比较厚腻的滋补食疗汤品,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人不但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物质,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

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一般不好鉴别,但是有个基本的鉴别方法,那就是看舌苔。把舌头伸出来,对着镜子看一下,舌体胖大,舌苔滑腻、白腻,舌边常有齿印成排的人一般属于痰湿体质,脾虚的人舌边一般也有齿印。湿热体质的人舌苔不但比较腻,还会带些黄,这是比较粗略的判断方法。所以,如果想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喝老母鸡汤进补,不妨先伸出自己的舌头看一看,如果出现上述特征,最好不要喝老母鸡汤进补。可以先到医院尝试膏方调理。

冬日养身五色粥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著名中医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里面称,“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介绍药粥多达62种。体质不同的人,喝不同颜色的粥,能达到冬令进补的功效。

1.抗寒暖身,喝红色粥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容易出现手足冰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各种不适,可以喝红色食材为主的粥来驱寒保暖。比如红豆红枣枸杞粥,这三味食材都可以补益气血,红豆和红枣还有助于补铁。需要注意的是,有实热和上火症状的人要少喝这类粥,因为这种粥偏温补。

2.补肾益气,食黑色粥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比如肾阳虚的人就特别容易怕冷。这类人天气寒冷的时候更应该重视补肾益气。饮食上,可以喝点“黑色粥”。比如黑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还有黑豆、黑米等,可以一起熬成粥食用,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是,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慢性肾病患者不要盲目食用黑豆,以防加重肾脏疾病。

3.养胃健脾,煮黄色粥

冬季很多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可以试试小黄米南瓜这种“黄色粥”。这种粥能温补脾胃,增强人体抵抗力,其所含营养能快速被人体所吸收,及时补充能量。南瓜所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并且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4.润肺止咳,熬白色粥

冬季,人们容易受涼感冒,加上常在暖气间里待着,进进出出,冷热交替,可能诱发咳嗽等症状。由于冬季相对干燥,中医认为“燥邪伤肺”,喝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银耳百合莲子白色粥是个不错的选择。银耳百合有助于润肺、润燥、止咳,特别适合用来改善肺燥咳嗽、虚烦不安。这种粥清热润燥,所以,肺寒的患者不适合多吃百合银耳汤!

5.增钙护肤,吃绿色粥

中医认为绿豆能“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绿豆都也适合冬季补充营养。明代李时珍称绿豆为“食中要物”。

除了绿豆,豌豆也比较适合冬季食用。《本草纲目》里记载,豌豆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冬季喝一些含有绿豆及豌豆的“绿色粥”对于增加钙质和润肤都有好处。

(编辑    林    妙)

猜你喜欢

老母补益舌苔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秦夔老母弃背札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