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初花期淹水胁迫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2020-11-13马海清刘清云高立兵胡志文张清香朱腊民
马海清,刘清云,高立兵,胡志文,张清香,姚 曼,朱腊民
(湖北省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黄冈 438200)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优势主产区,每年油菜总产量达到全国80%以上。由于我国油菜生产主要采用水稻-油菜轮作制度,加之长江流域多雨湿润,因此以水旱轮作为主要栽培模式的油菜容易遭受渍害,常年渍害面积达到2 000万亩左右,约占长江流域总面积20%(王汉中,2009),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耐渍性,对于减少油菜产量损失、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和确保我国食用油有效供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花期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淹水试验,研究渍水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含油量和油品质的影响,从生理学角度解析油菜耐渍的机制,为油菜耐渍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编号为5086,5058,H9958,ZS9,ZYZ12,5037,5059,ZS12,Y114,R035,NY12,R013,5094,H305,ZY5628,4303,HYZ10,GS520,R0355和 YG198。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安排在湖北省浠水、武穴和云梦三个不同地方进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每个环境中安排两组重复试验,每个重复含20个小区(对应20个品种),每个小区面积13.2m2(6.6m×2m)。2015年9月25日左右播种,两次间苗后每小区留苗450株。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标准进行。2016年3月中旬油菜初花期进行淹水处理,淹水深度以高出厢面2cm为宜,淹水7天。
1.2.2 栽培管理
要求试验田土地平整,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农事活动要求及时一致,同一项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
1.2.3 性状考察
2016年5月初收获油菜,从每个小区随机挑选10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进行性状测定,包括株高、主根长、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对每个小区进行单打、称重、取样,并检测各小区菜籽的产量、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和硫苷的含量。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花生一烯酸,芥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2 试验结果
2.1 花期淹水对产量的影响
对20个油菜品种分区收获并进行产量测定,同时通过检测耐涝性系数(WTC)来考察不同品种的耐渍性。结果显示,油菜初花期淹水对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平均产量明显下降(见表1、表2)。产量的WTC从58.1%到96.6%,20个品种的产量平均WTC为79%。绝大部分品种(65%,20个里面的13个)的产量均下降超过20%。有四个品种(5094,HYZ10,5037和4303)受渍害影响产量下降至不到对照组产量的70%,其中对渍害最为敏感的品种5094产量降低至58.1%。然而,仍然有四个品种的耐渍性较好,他们的产量仍然达到对照的90%以上,其中耐渍性最好的品种NY12的产量达到了对照水平的96.6%。
2.2 花期淹水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我们考察了淹水胁迫对20个油菜品种产量及10个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后株高平均值下降9.8%,大多数品种的株高(65%,13/20)下降小于10%,有3个品种(ZS12,Y114和HYZ10)下降超过20%;淹水后主根长平均下降13.3%,9个品种的主根长减少了10%以上,其中有2个品种(5037和5094)下降超过30%;大多数的品种(65%,13/20)淹水后分枝部位升高,分枝数则明显下降,淹水后分枝数只有对照的86.2%。淹水条件下,一半以上的品种的分枝数下降超过10%,5个品种(5094,5059,ZS12,HYZ10,和Y114)的分枝数下降20%以上;试验表明,20个品种淹水后的主花序长只有对照的81.7%,8个品种的主花序长下降了20%以上。更重要的是,HYZ10,5094,Y114等三个品种的主花序长降幅较大,分别比对照降低42.9%,36.4% 和28.9%。
在这些产量相关性状中,单株角果数淹水后下降24.4%,其中2个品种的单株角果数(HYZ10和5094)降低到小于50%;淹水后分枝角果数下降了约30.5%,主花序角果数平均下降12.3%。淹水后,20个品种中的11个的主花序角果数下降超过10%,其中HYZ10的主花序角果数仅为对照的61.5%。淹水后千粒重无明显变化,每角粒数略有降低,平均下降约7.2%(见表1、表2)。
表1 淹水对产量的影响
表2 淹水对不同油菜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3 淹水条件下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跟株高、根长、主花序长、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全株角果数显著性相关,跟每角粒数、千粒重不相关;株高与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分枝数和主根长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显著的相关性还存在于株高和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之间。同时主根长与株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间明显相关(见表3)。
2.4 花期淹水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比淹水后不同品种油含量等性状变化,探讨淹水对油菜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20个品种淹水后菜籽的含油量没有显著的变化,但由于产量降低,淹水后不同油菜品种的产油量分别是对照的68.6%-96.5%。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在淹水前后发生变化。淹水对饱和脂肪酸(SFA)组成如硬脂酸、棕榈酸等没有显著影响,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的油酸和花生一烯酸也没有明显改变。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成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亚油酸淹水后平均下降25.8%,20个品种的亚油酸WTC值在69.2%-89.1%之间(见表6)。淹水后亚麻酸平均增加了49%,其WTC值为111.4%-172.3%。淹水后芥酸平均增加了12.4%,其WTC值为86.0%-205.7%(见表6)。
3 结论
3.1 油菜初花期淹水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20个品种平均产量下降21%。不同品种的耐渍性不同,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对渍害最为敏感的品种5094产量降低至58.1%,耐渍性最好的品种NY12的产量达到了对照水平的96.6%。油菜品种的耐渍性研究为进一步选育耐渍优良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3.2 油菜耐渍系数与相关性状关系密切
油菜耐渍性系数与油菜的产量、株高、主根长、主花序长、分枝高度、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显著相关,与油菜的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没有相关性。对产量相关生理参数基因型的测定显示,淹水对油菜的根系造成了损坏,进而影响到地上部分的生长,淹水使油菜分枝角果数减少,从而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3.3 淹水后油菜籽粒的含油量没有显著变化,但产量降低,产油量减少
淹水对饱和脂肪酸组成没有变化,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没有影响,但亚油酸含量降低25.8%,WTC值在69.2%-89.1%,淹水后芥酸平均增加了12.4%,其WTC值在86.0%-205.7%,亚麻酸平均增加了49%,其WTC值为111.4%-172.3%。油菜籽品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芥酸和硫苷含量增加,这不利于菜籽油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加强油菜耐渍性研究,为选育优质耐渍油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表3 产量相关性状耐渍指数的相关系数
表4 淹水对油菜油分组成的影响
表5 品质性状耐渍指数的相关系数
表6 不同品种淹水条件下油分组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