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班级远程信息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2020-11-13李跃鹏赵永鑫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远程管理班委远程

李跃鹏 雷 霖 赵永鑫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0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来提升自己进行相关学历的提升。远程的学习与教育不仅仅存在于网教和成人教育等教学模式中,也逐渐在普通高校的实体学生工作环境中。[1]但是在实际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学生有着更强的自主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班级教室化管理,要想及时的掌握和发布学生的相关的信息,都不能及时准确的联系到学生。[2,3,4]特别是放假期间,学生并没有集中在校园,如果因为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时,学校想掌握学生相关的实时信息,显得尤为困难。如何通过远程信息渠道对高校学生班级进行准确管理,如何切实有效的快速掌握学生的实时信息,如何将相关的政策文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收并掌握?本文将根据某高校电气工程大一新生4 个班学生数据为依托,从实际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入手,仔细分析高校班级管理(指的是以高校行政班级为单位,对班级学生行踪、健康、心理、学习等进行系统的统计管理)工作的问题及现状,并根据这些问题现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实现对班级远程管理工作的准确有效实施。[5]

1 高校班级远程管理模式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定期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或主题班会,将上级部门的相关的学习信息、帮扶信息、生活信息等传达给每一位学生。[6]但在现实的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传统的班级化信息传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现代的大学生有着更大的自主决定权,很多大学生在完成自己培养方案的学习时,还会参加其他提升自己的培训和社团,这样就不能保证学生都能够参加到班级主体活动中;在学生的寒假和暑假的放假期间,有时候因为区域性的洪水、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事件,或者其他重要的信息需要进行通知时,高校都会采集措施,及时的摸清出相关区域的学生所处的状况,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帮助。班级管理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班级远程信息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高校班级远程信息管理模式的主要采取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班级为单位,逐级下沉的模式。逐级下沉指的通过高校-二级学院-系部-行政班级的模式,即高校学生的数据由班级班主任收集统计,通过系部由二级学院汇报给学校。

2 高校班级远程信息管理的问题

高校班级远程信息管理主要是指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对班级的学生个体进行包括家庭状况、所处地域、个人情况相关的信息搜集和管理,或者将学校的相关学习、生活、征兵、扶贫等政策信息告知给学生。根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高校班级远程信息数据的搜集和政策发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分布范围广泛,居住地点多杂乱。目前高校的招生基本都是以本省生源为主的同时也面向全国招生。尽管在外省生源偏少,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某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大一4 个班共计有121 人,按照户籍生源地划分,与18人来自非本省户籍,有91 人非本市户籍。特别是在节假日放假期间,部分学生随着父母的务工情况不断迁徙,造成学生地点更换频繁,信息统计变化频繁,与在校登记是的信息存在偏离的现象。这些情况给对学生班级远程信息管理的调查带来难度。

(2)学生人数和信息多,统计工作烦而重。目前学生地域分布广,信息覆盖面比较广泛的情况,特别是在信息统计要求急迫时,通过网络统一发布的信息迟迟得不到回应,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一通过电话联系或者监护人联系,来及时的获取信息。单纯依靠班主任辅导员来进行统计,形成“一对百”的情况,容易造成信息统计错误和文件宣讲的延误,也给基层辅导员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效率低下。

(3)假期学生纪律松散,作息时间不规律。每到节假日,学生在家作息时间不如学校生活规律,有相当部分学生过度放松自己,容易晚睡晚起,相关的政策信息不能及时知晓,造成信息滞后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喜欢出去游玩,不能及时留意到相关的政策发布和信息搜集的要求。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往往沉迷于手游,造成信息的遗漏。

(4)学生通信方式繁杂,信号强弱不一致。在现代信息时代,学生存在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有的学生主要关注网络媒体获取信息,如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新网络媒介获取信息,通过移动手机短信形式通知的信息反而容易遗漏;特别是到了假期,有学生地处偏远地区,不仅缺乏宽带网络,甚至移动通信网络信号也强弱不定,可能因为天气、地域、地形、地貌造成信号强度的变化。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学生信息统计不及时,以及学生自己获取政策信息不及时。

(5)学生心理变化多样,易形成自我放弃。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或者因为自己学业和生活的不顺心,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特别是大三,大四年级时,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毕业、就业等压力,不再关心任何班级活动和信息,这些因素导致这部分学生的管理起来更为复杂。

3 高校班级管理措施及应对方法

3.1 加强班委管理机制,实现学生点对点对接

面对上述五种情况,可以利用各班的班委干部,建立新的班委机制,发挥班委干部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强的特点,加强对同学信息的搜集。例如,某电工专业一共有4 个行政班共计121 人,平均每个班约30 人。放假期间,每个班在原来班委中落实5 个班委干部放假期间的职责,每一个班委负责点对点对接约5 人,每个班委对接的5 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回复信息,则立即电话联系或者与监护人联系,然后每个班统一由班长汇集发送给辅导员,实现“1(班主任)对4(班长),4(班长)对20(班干部),20(班干部)对121(学生)”层次布局,加强对信息的有效统计的同时,也提高信息的统计效率。当然这其中也建立专门的班委群,落实每名班干部都有明确责任与分工。

3.2 建立家长协同体系,保证学生多渠道监管

学生放假和课后期间,学生的自主性加大,生活学习作息也变得松散。要求学生的主动联系和登记并不能及时保证,这时候就主要依赖于家长配合。班主任建立家长协同机制,有针对性的利用各班级已建立好的家长群聊,并将学校的相关管理政策和信息发布给家长,在学生不能及时配合登记的情况下,通过家长来进行监督配合,更好的完成对假期和课后信息的登记或发布。

3.3 利用多种通信方式,保证信息多途径发布

通常情况下,学校发布学生相关政策文件等信主要通过官方网络发布,以及办公群聊发布。在班主任接到通知通知以后,在信息安全许可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广泛的渠道进行发布告知学生,班主任可以通知班级微信、QQ、钉钉等群聊办公等多种渠道发布学生管理信息。特别是利用高校的学生处的“学生服务平台”或者教务处的“教务学籍平台”等网络系统软件,对这些软件系统完善,让学生有自己的个人信息查询管理在线平台,保证各种相关学生政策的准确可查。

3.4 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实现班级信息人人知晓

图1 班级远程管理与应对策略图

班主任利用社交软件,实现对班级信息远程搜集,学生工作文件发布。采用多种发布方式来进行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发布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社交软件的功能来确定每一位同学是否已经查看学生自身相关信息。对于不同信息情况人数的统计,可以利用社交软件“投票”功能实现人数快速统计。与此同时,如可以利用社交软件的“文档在线编辑”功能,实现文档信息的快速填报搜集;利用社交软件的“@功能”或者“群通知”,实现对信息的所有人查阅的要求;[7]利用设计软件“群接龙”功能实现对每个学生已阅读掌握信息的情况了解。

3.5 加强对信息的解释,对重点人群心理辅导

班主任加强学生相关政策文件的管理,让学生对政策文件有充分的了解,理性科学的认识自己的相关信息,积极面对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针对有心理的变化,主要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及时对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协调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可联系家长沟通,共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向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反应情况,通过专业心理老师来寻求对学生的疏导。

4 高校班级远程管理体系构建

通过对高校班级学生信息的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每一个远程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应对策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重应对策略或者几种应对策略协同使用。通过对班级信息远程管理事务的层次化梳理,实现对班级信息的远程管理。根据上述分析的情况可以梳理班级远程管理体系结构,如图1 所示。

5 结论

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应用各种信息手段,能够准确快速的了解到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学习信息,并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上级的学生管理部门,同时也保证了各种学生政策文件信息准确有效的给每一位同学,为学院、学校以及其他主管部门的提供学生工作管理数据依托。同时在以后的班级工作中要加强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线上线下的协同管理。

猜你喜欢

远程管理班委远程
远程求助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GSM-R网络SIM卡远程管理技术方案研究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远程诈骗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基于ZigBee与移动4G的小型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
西门子全新远程管理平台使远程访问安全简便
“终极班委”诞生记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