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兽耳”花瓶的陶刻艺术和人文雅韵*

2020-11-13

陶瓷 2020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花瓶

潘 涛

(潘涛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0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砂艺术以多姿多彩的造型变化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已成为了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当人们仔细研究紫砂壶的形态美和内涵美的时候,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历史上,紫砂壶的诞生和推广都与文人雅士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有记载的最早的紫砂壶“供春”,就是明代文人吴颐山的书僮在金沙寺僧人的指点之下,根据寺庙之内银杏树树瘿的形态捏塑而成的,后来经过吴氏一族的大力推荐,成为了文化圈里面的流行之器,吴氏也成为了收藏紫砂器的大家,在吴中文化圈内赫赫有名。通过紫砂壶良好的透气性和把玩性,衍生出了许多的紫砂雅玩和赏器,经常见到的有紫砂茶宠、文房用品、紫砂赏盘、紫砂花盆等,还有紫砂花瓶也是其中的一绝,其充分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陶刻艺术的精美绝伦,在紫砂坯体之上以刀代笔,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书法艺术、诗歌艺术、绘画艺术等融为一炉,使紫砂花瓶从一件实用器中逐渐脱离匠气,注入了文化审美的的境界和艺术的灵魂,成为了经常陈列在书房、客厅等场合的观赏精品,从中可以折射出创作者的精湛技艺和拥有的审美水准,可谓是最具有人文雅韵的典型艺术品。

笔者的这对紫砂“兽耳”花瓶采用了传统紫砂简洁流畅的器型特征,用清晰明了的棱线勾勒出方正的坯体,边缘的过渡之处还有线条来装饰凹凸,可以看到其中的匠心独运,营造出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瓶底底座的设计也是层次感突出,端庄稳重的端口两边各有一个兽耳造型,采用不同颜色的泥料装饰,惟妙惟肖,下面的圈环铃铃作响,在增加了艺术审美的同时,更加具有把玩性,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紫砂花瓶原来的实用价值就是插花、种花之类的使用功能,后来在紫砂艺人的演绎之下,花瓶造型越来越丰富、工艺越来越精湛,上面的装饰刻绘越来越精美,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实用价值,直接就陈列在重要的位置,成为了文人雅士观赏把玩的雅器。这组作品同样继承传统,瓶身的陶刻内容分别为文字和绘画的题材,搭配和谐优美,用刀灵动潇洒、飘逸流畅,把紫砂陶刻艺术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文字内容来看,刻绘的是唐代大诗人的名篇《登高》“花尽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了古今变化无常,在自然之景之中融入了个人之情,使得此诗在境界阔大雄浑中带有丝丝遗憾。笔者在刻绘的过程之中将作者的感情也融入其中,以刀代笔,气韵随着感情涓涓流淌。另一瓶身则刻绘的是山水画卷,竖轴的构图把精致画面更好地呈现出来,由近及远的山石、草木、江河、远山,中间还有一栋草屋,将“空谷有人家”的意境很好地展示出来,同时刻刀的痕迹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让人观之啧啧称赞,沉浸于紫砂陶刻艺术的丰富内涵和人文气息之中。

图1 “兽耳”花瓶图

中国古人特别擅长于以物拟人、借景抒情,他们经常把生活经历和情感流露,都表现在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之中,从而抒发出内心的真实所想,从诗歌的风格之中和画面的铺陈来看,都可以看出创作者的心境意图。笔者的这对紫砂“兽耳”花瓶就是临摹古代器皿的形态,在文字和绘画的陶刻装饰上也是师古而不泥古,寻找自我的表达方式,在浓浓的古风古韵之中凸显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希望观赏者能够体会到陶刻艺术之中浓浓的人文雅韵。

紫砂陶刻艺术上承中国传统文化,下接国人的内心世界。世世代代的紫砂陶刻艺人在修身养性、提高自我审美和艺术水平的同时,更好地揣摩着古人的脉搏和思想,把历史的感悟通过手中的刻刀一点一点地传递给今天的我们,让广大的紫砂爱好者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中,还能静下心来,欣赏着传统的紫砂之美,感悟着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花瓶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花瓶怎么碎了?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