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思古
——由织金砂陶烧制工艺引发的思考*
2020-11-13王莹莹
王莹莹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贵阳 550025)
前言
砂陶是贵州民间陶瓷很重要的一个品种。砂陶的主要原料是煤渣和粘土,所谓的“砂”是指煤砂,不是砂石或砂土。煤砂是低硫无烟煤燃烧后的煤渣碓舂而成,当地人称为“煤砂”、“煤渣粉”,砂陶因之而得名,当地人也称之为“砂器”。砂陶种类有鼎罐、茶罐、烙锅、炖锅、粉锅、蒸鸡钵等。2007年“砂陶制作技艺”被评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砂陶主要分布在毕节、遵义、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等地区,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织金砂陶最为盛名,笔者即以织金砂陶为例展开研究。
1 砂陶烧制工艺概述
砂陶的泥料使用煤渣和粘土配置,有时还会配入煤碳粉,这与常见的粘土制陶不同。家家用煤烧火煮饭、取暖,废弃的煤渣碓舂成细砂即可用于制作砂陶。粘土和煤砂按不同比例和成泥料,分为粗砂泥和细砂泥。粗砂泥透气性好,一般器物都用粗砂泥。细砂泥比较细腻,烧结后致密,一般用于器物表面和制作较为精致的茶具。砂陶制作使用慢轮,成形方式以内模敷泥和泥条盘筑相结合。砂陶一般仅内表面施釉,釉料为当地产的“蜡质土”,也叫“釉土”,属低温性质的粘土。砂陶烧成属于无窑烧制,烧制过程分为烧、焖2部分。烧使用地炉,方式为平地扣烧,属无窑烧制,温度可以达到1 000 ℃及以上。烧制使用的燃料为木条和小煤块。一炉的烧制时间为4~6 min。焖是窑外渗碳过程,更贴切的表述应该是焖烧,在距地炉约两三米的地方进行,焖烧用的材料以锯末为主,焖的时间为3~5 min,烧、焖接连进行。烧成的砂陶产品黑中泛着金属光泽,具有强烈金属质感。砂陶的制作、烧成工艺中,泥料、成形、烧制、窑炉形制等呈现出来的信息,为研究原始陶器烧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信息。
2 对织金砂陶烧制工艺的思考
陶瓷研究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从原料制备到成形方式,再到窑炉发展和烧制方式等,笔者将砂陶的烧制工艺与新石器时期的制陶工艺进行比对时,发现它们之间有直接关联。
2.1 泥料中的煤砂与羼和料
砂陶自原始社会就开始被使用,早在新石器时期,原始先民就曾采用谷壳或植物的枝叶碎屑作为羼和料,以改善坯泥的成形性能和陶器的热稳定性。这种陶器称为“夹植物陶”[1]。陶制炊具在烧煮食物时,往往不能经受急剧的温度变化而发生破裂,而加入羼和料的主要目的在于使陶器在烧煮过程中时不易破裂,还可调节坯泥的可塑性,减少坯泥在干燥、烧制过程中的开裂,提高成品率。羼和料都是颗粒较粗的物料,如陶器粉砂、谷物类的壳、贝壳末、小石粒等。概而言之,原始先民在制陶过程中发现,有意识地在陶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砂粒可以改善陶的物理属性,这样在煮食的过程中陶器不易炸裂,这就逐渐形成了夹碳、夹砂陶。
而织金砂陶则是在粘土中添加1∶1.0~1.5的煤砂,其功能不仅能增加器物的透气性,也改善了泥料的物理性能,能耐受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煤砂在泥料中的这些作用与原始陶器中的羼和料如出一辙,因此可以说织金砂陶泥料中添加煤砂是羼和料的延续,但因材料不同而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砂陶就地取材,选择了煤渣,再现了原始制陶的选料原则。这种“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方式亦是先人制陶的思想。在彭头山、皂市下层、城背溪等文化中都有大量的夹炭陶,砂陶的泥料配方为原始夹炭陶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2.2 慢轮成形与内模敷泥
从制陶技术的发展来看,陶器的成形经历了从徒手制作到慢轮修整,再发展到快轮制陶,直到现在的电动机械制作的过程。在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慢轮,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时出现了快轮,发展至龙山文化和夏、商时,快轮制陶已相当发达。而内模敷泥是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的成形方法,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内模成形。内模敷泥是指把泥片放在模具外壁,依托模具,从底部做起,采用连续拍打方式,使器壁变薄成形。模具可能是篮筐、果实等,这是制陶成形最早的方式之一。在泥料淘洗技术还未形成时期,这一成形方式大大提高了器物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
图1 压好的泥饼及内模Fig.1 Mud tablet and inner mold
织金砂陶制作使用慢轮,成形方式以内模敷泥为主。将砂泥团成球状后压成饼(如图1所示)。把砂泥放在内模上,从泥饼中心开始均匀地拍打泥料,使其逐渐将模子全部覆盖,在慢轮转动的助力下,用竹篾子、擂子对泥坯外表面进行磨光、修整。成形的整个过程与现在推测出的新石器时期制陶方式如出一辙,为认识原始制陶手法及生产方式的演进提供了真实资料。
2.3 平地扣烧与无窑烧制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改革密不可分,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陶瓷烧制经历了由无窑烧制到有窑烧制的发展过程。无窑烧陶是先人因生活需要就地创造出来的。平地露天堆烧是陶瓷烧制发展过程中最早的形式,后发展为一次性泥质薄壳窑,这2种形式均为无窑烧制,陶器烧成温度限制了成品质量。之后又发展出横穴窑和竖穴窑,这标志着制陶进入了有窑炉烧制的时代。其中一次性泥质薄壳窑烧制是用树枝、锯末等燃烧物将陶坯覆盖后,再把泥浆敷在燃烧物外层,形成泥壳,在接近地面的地方留一个小口用于点火,烧成后将泥壳敲碎,取出器物;而横穴窑和竖穴窑则是已经具有窑室和火道,陶坯烧好后均从顶部取出。其不同之处在于,竖穴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正下方,火焰自窑底上升到窑室;横穴窑的火膛则位于窑室的侧下方,窑火经倾斜的火道从窑室底部上升进入窑室。由此可知,横穴窑和竖穴窑已具备了窑炉的基本结构,即窑室和火道独立、功能分离,而后的馒头窑、龙窑即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成。
织金砂陶的烧制使用地炉,由炉口(火口)、风道和风机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地炉的风道在地下,炉口与地面平齐。炉口用砂锅残片做炉篦子,炉篦安放均匀紧密。烧制时坯子放在炉口上方,坯子微微泛红时,用罩锅扣住(如图3所示),如同一个封闭的小窑室,待坯子烧透,将罩锅挑开,取出坯子再放到焖烧处。
图2 地炉结构Fig.2 Kiln structure
图3 砂锅扣烧剖面图Fig.3 Cross section of braised in casserole
织金砂陶的烧成方式属于无窑烧制的“平地扣烧”,从其形式及过程来看,与泥质薄壳窑的原理相似,但烧成温度和效率更高。器物烧好后,将罩锅挑开,从炉口上取走器物,同时罩锅可以重复使用,较泥质薄壳窑便捷。从这两点可以明显看出平地扣烧相对于平地封泥烧成的发展。相比横穴窑、竖穴窑,平地扣烧还没有发展出固定的窑室和火道,也没有固定窑体,由此可看出,织金砂陶还处在无窑烧制到有窑烧制的过渡状态,这为认识窑炉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如图4所示)。
图4 由无窑烧制到有窑烧制的演进Fig.4 Evolution from kiln-free firing to kiln firing
2.4 焖烧与渗碳
织金砂陶的焖烧程序是形成其独特审美特点的重要一步,也是烧制成品的最后一个步骤。坯体在地炉烧好后挑开罩锅,将处于高温状态的砂陶扣放在焖烧处的木屑上(如图5所示),同时迅速将焖锅扣下,将焖锅周围密封,待器物熏好,取出砂陶即可。就工艺而言,焖烧工艺是渗碳的一种形式。
图5 焖烧Fig.5 Smolder
渗碳工艺是陶器烧成之后进行的一个工序,分为窑外渗碳和窑内渗碳(封窑渗碳),是使陶器变为黑陶的工艺。开始于先人对烧制器物上出现黑色烟熏痕迹的认识,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工艺。渗碳工艺在大溪、大汶口、马家浜等文化中都有发现,尤其是龙山文化的黑陶更是达到了渗碳工艺的高峰,渗碳工艺也由窑外转为窑内,温度和品质都发生了变化。窑外渗碳是当坯体高温红热时,将坯体夹出或者停火,用锯末、谷壳、松针等易燃物覆盖于坯体上,易燃物燃烧产生大量炭黑并渗入坯体,其中碳元素渗入的深浅及黑色程度与坯体的疏松程度和烧制温度都有关。在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可以看出,初期时器物局部有黑斑或者外红内黑等,为窑外渗碳,这说明,当时先人们对渗碳技术还没有掌握,不稳定,处在不可控的阶段;而进入中期时,开始有少量陶器出现通体黑色,标志着真正的黑陶产生;到了后期,黑陶数量猛增,漆黑且光亮,均为窑内渗碳。
图6 织金砂陶成品Fig.6 hijin casserole
织金砂陶的焖烧,坯体要从烧制的炉口取出,放到焖烧处,再封闭渗碳,带有渗碳工艺初期形式的痕迹。从其颜色看,砂陶通体黑亮,有金属光泽,敲击声音清脆,由此可知其烧制温度较高,渗碳完全,在渗碳过程中密封好,坯体的密度和温度都处在比较理想的状态。这说明织金砂陶的焖烧是由窑外渗碳向窑内渗碳过渡的形式,延续着原始窑外渗碳工艺形式,又有着相对封闭性好和可移动的焖烧罩锅,但还没有发展到烧焖一体的窑内渗碳工艺,这又为研究渗碳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4 结语
织金砂陶的泥料、成形以及烧成方式与原始制陶的形式密切相关,这应与贵州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贵州地处西南,远离中原,且境内“地无三尺平”,高山林立,交通不便。看似一切不利发展的因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缓慢,因此也就保留了较完整的原始制陶工艺。我们在研究陶瓷烧制工艺发展时,通常用由今及古的方式,通过理论推断、模拟试验等进行某一工艺发展阶段形式的倒推,这一过程中如有现实依据将会大大增强推论的真实性。而织金砂陶的无窑烧成及渗碳工艺都属于原始制陶形式,为研究陶瓷烧制工艺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民间的原始制陶技术有待更深入的发掘,传统的技艺和经验将会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