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高考重难点相关试题选登

2020-11-13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热岛省际本题

一、自然地理

【考向】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木屋和雪屋是芬兰传统的房屋建筑,一年中某些季节,木屋易发生倾斜,雪屋易发生坍塌,随着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在芬兰南部比北部更严重。下图是芬兰周边区域图和雪屋景观图。(tan30°≈0.58,tan40°≈0.84)据此完成下题。

1.木屋倾斜和雪屋坍塌都较明显的季节分别是

( )

A.春季 春季 B.夏季 夏季

C.春季 夏季 D.夏季 春季

【答案】1.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房屋建筑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图可知,芬兰纬度高,冻土广布,夏季气温高,冻土融化严重,木屋最容易倾斜,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表积雪会大量融化,雪屋最容易坍塌。D项正确。

【考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不是简单的森林植被,而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它也常常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幼儿园”。最近20年全球红树林减少了20%到35%,除了气候、污染等原因,海边人为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海鸭的规模化养殖对红树林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按照这样的消失速度,未来一百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将消失。

(1)分析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幼儿园”的原因。(6分)

(2)海鸭的规模化养殖对红树林的威胁。(4分)

【答案】2.(1)红树林防风消浪、保护堤岸;(2分)红树林可以净化水质;(2分)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觅食、繁衍的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2分)

(2)威胁:过多的排泄物会加剧污染,影响红树林的生长;(2分)海鸭以底栖动植物为食,生物多样性减少威胁红树林的生态环境。(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1)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幼儿园”的原因应从其对海岸的保护、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净化作用进行分析。(2)海鸭对红树林的威胁主要可从威胁生物多样性,大规模养殖造成污染等方面分析。

【考向】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纳特隆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湖泊面积大,pH可达10.5,水温可达50℃,湖区生物仅有嗜盐的蓝藻和火烈鸟能存活。火烈鸟常栖息于热带盐湖水滨,以蓝藻为食,纳特隆湖被称为火烈鸟的“托儿所”。下图示意纳特隆湖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3.纳特隆湖被称为火烈鸟的“托儿所”,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湖泊深度大,生存空间大

②蓝藻生长快,食物充足

③湖区生物罕见,天敌少

④海拔高,气温低,病菌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3.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生存空间大不是火烈鸟栖息于此的关键因素,①错误;该地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湖水蒸发量大,盐度高,蓝藻生长繁殖快,火烈鸟以蓝藻为食,食物充足,②正确;由材料可知,该湖域生物罕见,火烈鸟天敌少,有利于其繁衍,③正确;该地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湖泊蒸发旺盛,盐度大,水温高,病菌少,幼鸟患病率低,而不是受海拔高,气温低的影响,④错误。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这个观点与老师课上讲的“发现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处。老师交给我们的方法是进行转换,及在前人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在思维上进行转换思考,这种转换思考可以使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更多新的创新点,也使现有的理论与发现更加完善。

4.(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稚内市位于日本北海道岛最北端,是一个常年不冻港,当地大风四起的日子较多,故有“风之城”之称。境内多海蚀崖,虽海拔不高但分布有高山性植物群落,植物低矮,渔业资源丰富。

(1)阐述稚内市为什么有“风之城”之称。(6分)

(2)分析稚内市的自然环境对当地高山性植物群落发育的影响。(4分)

(3)分析宗谷湾的稚内港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稚内市未来渔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4.(1)稚内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交界处,常年受到季风的影响;周围海洋面积广阔,风经过海面阻力微弱,风力强劲;两岛之间海峡狭窄,狭管效应明显,加快风速;稚内市背靠宗谷丘陵,面向太平洋,经常受到海风侵袭。(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稚内市常年风力较大,且地形险峻,土层较薄,不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2分)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气温较低,植被发育较差。(2分)

(3)有利条件: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冬季不结冰;(2分)有防波堤,风浪较小;(2分)水域面积辽阔,便于船只航行、停泊;(2分)外有环形半岛,避风,潮差小。(2分)

(4)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学海水养殖业;延长产业链,发展海产品加工业;创立渔业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渔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加大海洋经济综合管理力度,监督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发展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1)稚内被称为“风之城”的原因应从“风”、周围环境以及稚内本身地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其中“风”指的是冬、夏季风,周围环境和本身地理环境可从稚内正好处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交界处,冬、夏季风力强劲,稚内周围海洋面积广大,海平面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微弱,靠近两半岛之间的海峡位置,受狭管效应影响,加快风速,稚内面朝太平洋,背靠宗谷丘陵,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等方面分析。(2)本题可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从稚内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作答。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实际为高山性植物群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则其自然环境对当地高山性植物群落发育影响可从该地常年风力较大,地形险峻,不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植物的发育较差等方面作答。(3)影响港口形成的条件有:港阔水深、水浪平静、岩岸、不冻港等。结合材料,有利条件可从稚内港水域面积广阔,便于船只停靠、航行,外围是环形半岛,港口周围有防波堤,能保证水浪平静,常年受日本暖流影响,冬季不冻等方面作答。(4)合理建议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创立品牌,加大宣传、监督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即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学海水养殖业,延长产业链,发展海产品加工业,创立渔业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渔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加大海洋经济综合管理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考向】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昌河段上游向下游排序分四级开发,其中的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调节库容达104亿立方米。电站到武汉(华中)的直线距离约1 200千米,到上海(华东)的直线距离约1 850千米。下图为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5.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着重发挥旅游和航运价值

B.可能增加库区滑坡的概率

C.能近距离为华北提供电能

D.水电站年内发电量很稳定

【答案】5.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能源开发的意义。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白鹤滩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故A项错误;重力作用和水的渗透等可能增加库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故B项正确;水电站所在位置与华北相距很远,不能近距离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电能,故C项错误;水电站年内发电量与库区水量相关,有季节变化,不是很稳定,故D项错误。

【考向】气候变化

海冰密集度是指海冰覆盖面积与海区总面积之比,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示意南极半岛Vernadsky,Marambio,Esperanza,Marsh四个考查站的地理位置和1974—2013年各站的历年月平均气温。四站中海冰密集度除Marambio呈弱增长趋势外,其余3个站点均为明显的减少趋势,Vernadsky减少最严重。据此完成下题。

6.历年月平均气温

( )

A.四站最冷月均出现在7月份

B.两站差异最大出现在最冷月

C.四站最暖月均出现在1月份

D.两站差异最大出现在最暖月

【答案】6.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气候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依据图可知,最冷的月份出现在7—8月,各站月平均气温最小值除Vernadsky出现在8月外,其余各站均出现在7月,A错误;最暖的月份出现在1—2月,各站月平均气温最大值除Marsh出现在2月外,其余各站均出现在1月,C错误;最冷月中,Marambio气温最低,约为-15 ℃,Marsh气温最高,约为-7 ℃,差值约为8 ℃,最暖月中,Marambio气温最低,约为1 ℃,Marsh气温最高约为4 ℃,差值约为3 ℃,因此两站差异最大出现在最冷月,B正确,D错误。

二、人文地理

【考向】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强度是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是选取我国39个城市(每省至少1个)统计的2003—2013年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干旱区白天、夜间以及四季城市热岛强度(℃)图,我国不同气候区城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与年平均趋势基本一致。据此回答7~9题。

7.据图推测不同气候区城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 )

A.白天夏季高于冬季,季节变化大

B.同一季节的昼夜差别不大

C.夜间半湿润地区的季节变化最小

D.随年降水量的减少而减小

8.我国不同干湿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年平均呈现夜间大于白天的原因是夜间城区比郊区

( )

A.散发的热量快 B.保温作用强

C.降温幅度大 D.平均风速大

9.导致冬季白天半干旱、干旱区的城市呈明显冷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

( )

A.植被状况差异

B.地形地势差异

C.人类活动差异

D.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7.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城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通过读图可看出白天热岛强度夏季高于冬季,季节变化大,故A正确;除夏季外,各气候区在同一季节的昼夜差别均较大,B错误;夜间半湿润地区的城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最大,半干旱、干旱区的季节变化最小,C错误;随年降水量减少依次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从图上看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城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D错误。

【答案】8.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城市热岛强度产生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城市热岛强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特点是夜间大于白天,其原因可能是城郊之间存在存储热量的差异,白天城区人口密集,工业交通等活动集中,产生热量多,而夜间城区散发的热量比郊区慢,A错误;城郊之间存在保温作用的差异,相比于郊区,城区上空产生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夜晚的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导致城郊之间温差大,B正确;夜间郊区比城区空旷,降温率大,降温幅度比城区大,C错误;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D错误。

【答案】9.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据图表可看出,白天半干旱、干旱区冬季城市热岛强度为负值,应为冷岛效应。白天半干旱、干旱区光照比较强烈,因城市内部湿地、公共绿化带、各种成片的植被等原因,城市升温比周边沙漠要慢,导致城市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即出现相对独立的局地“冷岛效应”,根本原因都是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D正确。

【考向】人口迁移

省际迁移是指人的居住位置发生了省际界限的空间移动。省际净迁移是省际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差。2001—2005年长三角在三大城市群中率先开启了产业转移、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和人才市场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模式。读下图是1982—2010年的三大城市群省际净迁移人口变动折线图,据此回答10,11题。

三大城市群省际净迁移变动(1982—2010年)

注:(1)按照“户口登记地在外省”口径计算 (2)已扣除城市群内部各省(市)之间的省际迁入人口

资料来源:1982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资料。

10.1990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省际净迁移人口数明显低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产业转移 B.市场经济改革

C.基础设施建设 D.政治环境调控

11.2005年以来导致长三角城市群省际净迁移人口持续增长且超过珠三角城市群的原因可能不是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B.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C.现代化交通网络快速发展

D.一体化发展模式率先推进

【答案】10.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从图中看出在1985—1990年后珠三角就成为净迁移最多的地区,长三角其次且增长迅速,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A,B错误;京津冀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优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C错误;京津冀省际净迁移相对缓慢,居于三大城市群的末位,原因是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政治地位,政治环境大于经济环境,有计划调整首都职能,有条件控制人口的迁入,从产业的发展、资源的供应、环境的保护等,要优先考虑北京政治环境因素,故省际净迁移人口增长慢于长三角与珠三角,D正确。

【答案】11.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解题分析】影响省际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经济、交通、政治、国家政策等。2005年以来,珠三角因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出现了人口回流现象,长三角工业体系较完整且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加上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迅速推进和现代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其吸引的省际净迁移人口不断增多,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了省际净迁移最大的地区。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

【考向】农业区位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华李是广东省翁源县特产,种植始于明末,已有400多年历史,称为夏令果王。三华李喜温喜湿,怕涝忌冻害,爽脆清甜满口香,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分布在滃江河中上游两岸山坡地带,该地土壤为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空气洁净。

(1)与黄土高原李子产区相比,分析翁源县三华李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分析翁源三华李畅销华南市场的原因。(8分)

(3)你是否赞成在翁源县大规模种植三华李,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2.(1)与黄土高原相比,翁源县纬度低,热量更充足;(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丰富;(2分)纬度低,受冬季寒潮冻害影响较小;(2分)土壤为黑色石灰土、紫色土,土壤较肥沃。(2分)

(2)三华李集中产区位于粤北山区,紧靠珠江三角洲,距离市场近;三华李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在华南地区知名度高;亚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合鲜果的储存,易腐烂变质,不宜长途运输;三华李爽脆清甜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华南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3)赞成:大规模种植三华李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具有生态功能,有利于保持水土。(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不赞成:大规模种植三华李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不足;三华李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每点2分,共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三华李忌冻害,翁源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相比,翁源县纬度低,水热较充足,且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冻害较少,更适合三华李的种植和生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而翁源县三华李种植区土壤以黑色石灰土、紫色土为主,土壤较肥沃。(2)从材料可知,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属于粤北山区,紧靠珠江三角洲地区,距离华南市场近,三华李质量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华南地区知名度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鲜果成熟的季节高温多雨,三华李易腐烂变质,不适合鲜果的储存和长距离运输,三华李爽脆清甜口感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成或不赞成中任选一点作答。如果赞成,可以从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相关产业发展、水土保持等角度回答;如果不赞成,可以从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市场竞争力加剧等角度回答。

猜你喜欢

城市热岛省际本题
典型气象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逐时变化特征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影响因素探究
死海不“死”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雾霾加剧中国城市热岛效应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