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区域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以2019年全国卷Ⅰ为例
2020-11-13安徽任明冈
安徽 任明冈
一、区域地理内容界定
目前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内容包括初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以及高中地理的必修3(如人教版)内容。世界地理主要包括世界自然地理概况(地球、地图、陆地和海洋、气候、地形、河湖、洋流、陆地自然带)、世界人文地理概况(居民、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世界主要分区(全球十三个大的区域)、世界主要国家(世界地理中常考的8大国家)。中国地理内容主要包含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疆域、气候、地形、河湖、土壤、植被、自然灾害)、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环境、旅游、资源)、中国分区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现行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以区域为依托,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要素,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把握区域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的具体体现。
二、区域地理试题在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体现
2019年《考试大纲》中指出“地理学科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应用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在试题中主要以不同的材料呈现形式、不同的试题情境和不同的设问方式等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考查。
1.区域地理试题中国地理内容分析(如表1)
表1 中国地理内容分析
总体上,可看出中国区域地理在高考试题的重要地位,且考查细致新颖,考查区域灵活多变。中国自然地理要素中气候、地形、水文等以及中国人文地理要素中的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四大要素等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对象,并且文化与旅游业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中。
2.区域地理试题世界地理内容分析(如表2)
表2 世界地理内容分析
总体上,世界地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世界气候、世界地形、世界河流、世界农业、工业、人口等主干知识,区域范围的选择基本上固定在全球十三大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小区域,国家的考查主要限制在8大国家内,主要考查在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或者在地理事物或现象中比较特殊、有代表性的国家。
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区域必然成为地理学习的落脚点。此外,只有区域才能提供试题的背景和设计问题的素材。从表1和表2中可看出,试题以中国或世界某区域为背景,利用与区域有关的典型地理事例和地图作为载体,结合地理各要素,通过熟悉和了解区域间的差异,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考查必修1、必修2的主干知识内容较多,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考查相对较少,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更为明显。高考试题中考查小尺度区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凸显对地理学科技能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考查。
3.区域地理试题图表情况统计(如表3)
表3 区域地理试题图表情况统计
区域地理试题主要采用“图文结合”或“文字叙述”的形式。材料的呈现方式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2019年考试大纲中指出:高考试题的设计主要体现考查学生应具备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要能够根据背景知识,分析、审查、发现有效信息,通过对比、综合、分析、梳理等作出判断、推理,形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思路以及概括结论、阐明问题等,即要求学生能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和从图表、文字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准确地内化这些信息,将之表述出来。
4.区域地理试题设问类型统计(如表4)
表4 区域地理试题设问类型统计
区域地理试题问题类型集中在“原因、特征、条件、过程、意义或影响、结果”上。试题的命制以某一区域为背景,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联系。试题背景选取具有特殊性,知识考查体现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要求学生以试题情境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法、因果推理法等分析地理事物的联系发展变化、对人地关系现象的评价、空间思维、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迁移应用并归纳观点和结论。试题考查学生能够从综合的、整体的、全方位的角度“综合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性”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创新性”批判和思考的能力。
三、区域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1.研究高考试题,明确区域地理考查特点找准备考方向
由于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高考区域地理以初中地理教材所学区域为命题载体,命题思路倡导以“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为主,在“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基础上,在情境材料的选取上呈现丰富、新颖、多元化趋势。世界地理主要用线段(经线、纬线)限定区域范围或使用小比例尺的大区域图给出区域范围,中国地理主要是提供社会热点、重大时事、生活经验、文化、旅游等地理事象作为情境。
在知识目标上,试题注重将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中,重点考查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对区域地理有关的必修内容主干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在对区域地理要素进行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与组合能力。
试题问题的设置为了达到测试学生对地理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原理、空间分布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有区分度的成绩,同时也为了尽量减少学生过多的思维限制,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试题材料与问题有机整合,问题的设置抓住材料中的认知矛盾,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呈现若干连续的递进式迂回提问,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试题的难度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学生需要先找出问题暗含的隐蔽性知识点,理解问题的实质后作答。
试题的命题思路,一是分析区域问题的特征、问题产生的过程、问题产生的条件或原因、问题带来的影响等,二是分析区域产业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考查学生对单一地理要素的变化现象进行描述、概括和变化的本质原因进行探究;二是考查学生联系多种地理要素,对区域发展变化过程、产生原因进行深刻分析、阐释;三是考查区位评价;四是试题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研究区域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查。
在考向上,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思维能力和方法。试题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区域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差异;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或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某一要素为素材,综合分析区域内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分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
2.厘清区域地理教学思路,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板
区域地理环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初中区域地理是对地理表象知识和事实知识的介绍,高中“地理必修3”虽是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但主要是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关注区域本身的完整内容。因此,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不是简单的“八股”,不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对初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有机整合。区域地理复习要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这些要素又都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气候要素包括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和气候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等。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特征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是多方面的,但主导特征往往是最突出的,最具特色的,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地理特征,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应在区域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区域特征分析的模型,教学时首先用整体性原则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某一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乃至区域整体特征的改变(如图1),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性的原理概括主要地理要素的特征和成因,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水文水系特征或成因、植被分布特征或成因、工业生产特征或成因、农业生产特征或成因、人口特征或成因等。如地理位置是地球表层中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因此任何地理事物的位置总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识别的。位置不同,充填其内的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不同;位置不同,产生相应的区域差异,学生掌握了某一地区的位置特点,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如图2)。区域地形是自然环境中相对稳定的要素,而且影响着区域内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其他因素的发育。一般来说,区域地形特征包括地势、地形类型的构成、地形的空间排列方式、有无特殊地形四个基本角度。(如图3)
图1 区域地理知识的要素结构
图2 区域地理位置知识结构
图3 区域地理地形特征知识结构
其次,区域地理复习要突出主干,强调区域发展,区域地理知识是由区域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以及两者的关系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五个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最重要,它是区域景观最明显的标志和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五个要素;区域人地关系主要体现在区域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已成为地理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对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学习,最终促成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区域地理知识教学的核心是如何评估区域人地关系的状况,使区域人地关系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如图4)
图4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
图5 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应用结构
最后,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时刻以区域为载体,突出教学的主题。可选择典型区域,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地理事物选址等展开评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出区域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决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逻辑思维过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分析、推理、解释现实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结合现实区域地理问题描述与阐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归纳与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与探究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成因,探讨与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时还要渗透对学生地理方法的培养,学生要能够正确应用地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使区域地理复习实现由特殊向一般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生产中依据“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即从区域位置与范围、区域特征、区域事象的成因、区域事象的形成过程、区域差异与区际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理解区域地理知识实现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如图5)
3.区域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素养
区域地理是以某一特定区域为对象,依据区域要素揭示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并揭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全球不同尺度区域、不同区域问题、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角度来确定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区域地理教学要加强学生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能够从区域地理的角度来观察地理事物且运用区域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这些涵养体现在第一,必备的存量区域地理知识,包括区域位置与范围、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际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认识区域的方法,包括区域比较法、区域综合分析法、区域观察法和区域调查法;第三,研究区域的能力,包括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地理空间觉察能力、区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区域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第四,认识区域的观点,包括空间观点、生态观点、人地协调观点、因地制宜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