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目标 把握变化 精准指导 专题突破
——写在高考二轮前

2020-12-30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纲考点教科书

文 军

(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第一高级中学)

把握高考的变化方向,明确高考定位,做到复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我们一般把高考复习分为三到四轮,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结构,三轮重技巧,四轮调状态。二轮复习时间一般为2 月到4 月,主抓专题讲解、综合训练,把一轮知识体系化、网络化、简单化。备考要有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思路,我们需要不断研读三类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和《考试大纲》。尤其是精研《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教科书和《考试大纲》编撰的依据,指示着高考测评的方向。把握考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精准和有效指导,备考无忧。

一、精研《课程标准》,把握教考基调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给了地理学明确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从中可知地理学两个测评内容落脚点: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也能确定两个方向:综合与区域。我们可从中构建二轮复习的宏观主线和微观细节,深入布局地球的宇宙环境,地质、地貌,大气环境,水环境与生物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资源,人口,聚落(乡村与城镇),产业以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分析,这是考试的重点内容。“立德树人” 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从四项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中体现。这四项核心素养是分层次地呈现在不同的考试中,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则会将四项素养全面落实。

二、立足《课程标准》,对比教材,呈现根本

先有《课程标准》,后有教科书。《课程标准》指导了教科书的编写,回归教材现初心。我们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或者案例都有重叠,同样也有很多知识点和案例因教材的不同而不同。重复出现的知识点是高考重点,也是常考点,我们需要给学生讲透,练熟;单独呈现的知识点则是高考的选考点或轮考点,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地给予讲解和训练。

三、提炼《课程标准》,分析考题考纲,把握主干知识和能力要求

每年的《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在1 月份发布,用来指导备考和命题。《考试大纲》凸显考试内容和四项能力要求,精研《考试大纲》,我们就会发现《课程标准》是考纲的基础,《考试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延伸和阐释。精研近5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四套高考卷(全国卷1,2,3 和海南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强调的重点在高考题中重复出现。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在近5 年的高考卷中出现了23 次,而这一知识在03 系列四个版本的必修教材中出现;19 版新教材同样呈现;无独有偶,新老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也用大段文字进行了描述。根据《课程标准》和2019 年《考试大纲》可以圈定48 个考点(自然为主的19 个,人类活动为主的16 个,区域综合的13 个)。根据高考不会回避重点、热点和往年考点的原则,48 个考点中的农业、工业、地球运动、地表形态、交通运输、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等18 个重要考点需要重点落实。

四、落实《课程标准》,关注时事新闻,把握考试动态,拓展备考维度

地理学科是最能体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科,高考不会回避热点,也不会迎合热点。《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和备考的关键,但也需要材料的承载。考向承载材料, 我们可以从时事新闻,中央领导和部委领导的讲话中寻找突破口。关注新闻联播是个好习惯,把握 “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弘扬民族文化,落实 “扶贫攻坚”,关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发展、环境保护、粮食能源等维度可能会有不错的收获。

二轮复习的实施,《课程标准》是起点,也是终点。教师要精研《课程标准》,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考试内容和方向,落实 “核心素养”,凸显 “能力要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备考策略,“优秀学生” 查漏补缺,“潜力学生” 专题突破。教师还要做到合理规划、扎实备课;精选试题,考练结合;重视测评,以考定教。我相信,二轮复习会有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大纲考点教科书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农业农村部公布31项新制定修订农机推广鉴定大纲
沉淀溶解平衡的考点突破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集合考点例祈
应试良方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