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12李春生汪宗平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新授课习题课微课

李春生 汪宗平

摘要:当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依托微课,聚焦物理预习课、物理新授课、物理习题课、物理分组实验课等课型,课题组通过对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深度思考,及时总结出基于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四种课型的优势,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入手,精心挑选部分高中物理课例,精准设计微课,借助于微课优势,开展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课例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为提高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微课  预习课  新授课  习题课  分组实验课

在众多教学辅助资源中,微课因短小、精简、灵巧等特点,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它注重的是知识点的深度而不是其广度。“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视频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基于以上优势,下面笔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案例,从物理预习课、物理新授课、物理习题课、物理分组实验课等四个方面剖析微课的应用价值,以备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之用。

一、让物理预习课扮演台阶角色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记忆性知识减少,理解性知识增多,对理解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尊重认知规律,利用“台阶”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尤为重要。物理微课教学恰恰有此功能。针对新授课内容,结合初中或高中物理以往所学内容,精心构思,科学预设,录制物理预习微课,让学生在新授课前通过物理微课预先学习,扩大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思考,做到胸中有数,为新授课做好知识与心理方面的充分准备,为实现有效教学服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中对力是这样定义的: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中对力却是这样定义的:人们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八年级教材只是用举例的方式阐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在第七章第三节阐述了力的平衡,实验探究了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材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及特点只字未提,原因可能是编者充分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怕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八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提升。基于此,笔者圍绕此内容,复习平衡力特点特别是二力平衡条件,再选择经典题目,制作预习微课,凸显台阶作用,为高一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做好铺垫工作。研究发现,融合微课的物理预习课,能够让高一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畏难情绪明显减少,物理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整个高中学习与生活的良性、健康发展,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让物理新授课趣味性与哲理性并存

高中物理课程中,物理概念和定律定理很多,其中大部分十分抽象,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是常有的事。引入微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增加砝码。所以微课制作要基于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微课资源设计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微课,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兼顾哲理性,争取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围绕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微课,课前选择一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到实验准备室,与笔者共同完成微课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准备一根细线,将它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拴一实心铅球。让学生靠在墙上不动,将铅球斜向拉起,紧贴该同学的鼻子由静止释放,当铅球摆回时观察铅球是否会碰到该学生的鼻子。通过反复试验,精准录制微课,为新授课做好导入。这种利用身边同学做演示实验的导入,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实验结果可能出乎部分学生的意料,铅球并没有碰到该学生的鼻子,有惊无险。此导入精彩、精准,可谓趣味性与哲理性并存,同时激起学生对现象背后原理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三、让物理习题课发挥拓展性功能

一般情况下,新课上完后,随堂布置适量课堂作业和课后巩固练习,通过及时批阅作业,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本班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基于学生知识掌握实际情况,及时精心设计一堂有针对性的习题课,对学生巩固新知十分有必要,同时也便于教学与学情相适应。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2010年版)选修34第十一章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内容为例,习题微课设计如下:先用思维导图将本节主要内容带领学生复习一下,接着以课后问题与练习1为原型突出引导学生学会证明简谐运动,最后对该练习进行拓展,结合2013年安徽省高考物理压轴题分析,凸显简谐运动的证明之于压轴题解答的重要性。学生缺乏必要的拓展性思维训练是当年高考本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笔者利用类似典例制作微课,有意训练并努力发展学生的拓展性思维,通过训练固化成习惯,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十分有益。

四、让物理分组实验课提质增效

由于授课班级和人数均较多,因此学生分组实验效果普遍欠佳。为了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优选部分重点实验,提前制作实验微课,发到班级微信群中,供学生利用周末提前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学生分组实验顺利、高效进行提供保障。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2010年版)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节为例,本节课设计目的是通过做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为下一节理论推导动能定理表达式做好铺垫工作。实验微课设计过程如下:按照课本编排准备相关器材,做演示实验并借助于Excel软件及时做好实验数据的处理工作,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小车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做的功,与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实验过程中通过纸带测量出相关数据,再根据原理计算,处理起来比较烦琐,所以该过程便没有在微课中呈现。为了发挥物理数字化实验室的优势,同时也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借助于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定量探究功与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过程设计如下:将小车放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导轨上,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在钩码的拉动下从静止到加速运动,经过一段位移后,经过某光电门,电脑记录瞬时速度数值,利用电脑计算表格添加功能添加位移、合力等物理量,通过砝码的质量确定合力,通过改变位移大小来改变合力的功,通过DIS软件处理数据并以图像形式呈现,学生很容易接受。教材上用改变橡皮筋的根数来改变合力的功,探究出变力做功与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定性关系。基于DIS软件拓展实验是探究恒力做功时,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考虑全面,同时也能够起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总之,依托微课,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尝试,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物理学科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值得一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微课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明显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微课的制作与共享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进行微课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有长期坚持的意识,需要更多教师的积极参与。本课题组依托微课,聚焦物理预习课、物理新授课、物理习题课、物理分组实验课的课型研究,做出初步探索,形成一些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应用方法,以备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之用。在以后的研究中,课题组还将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争取从核心素养角度多进行有益探索,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秦晓林.微课辅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8(9).

[2]郭玉英,苏明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新授课习题课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巧用一题多变提高地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浅议高中数学新授课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上好历史“三堂课”
如何上好化学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