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特效药会问世吗
2020-11-12张田勘
张田勘
久旱盼甘露。新冠疫苗的即将问世让世界卫生组织(WHO)松了口气,也让全球人民喜大普奔。不过,与疫苗相对应的新冠药物却让WHO闷闷不乐。这也是迄今以来笼罩在全球人民心头最大的阴影。
8月3日WHO召开的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总干事谭德塞称,现在有许多疫苗都处于3期临床试验中,希望可以有很多有效疫苗,避免人们感染新冠肺炎。但是,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而且也许永远不会有。
新冠肺炎特效药会不会问世?大概率是会的,但有一个前提。如果长期不能阻遏新冠病毒,特效药迟早会问世。反之,如果新冠肺炎在年底或明年初就销声匿迹,新冠肺炎特效药的问世则是小概率事件。
原因相对简单,疫情的存在让人们陷入不正常的生存状态,必然会逼迫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和创新去研发药物,而且大量病人的存在也让药物研发有了极好的阵地和平台。反之,新冠肺炎销声匿迹后,无论是对科研人员还是公众,要求抗御这种疾病的压力就减小了或者荡然无存,而且要研发药物也没有了平台和阵地。
事实上,目前有希望成为新冠肺炎特效药的候选者也不少。WHO之前和现在还在进行的“团结试验”中的药物就有四种,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β-1a和氯喹/羟氯喹。
尽管其中的羟氯喹遭到“废除”让人们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感到失望,但是,只要疫情在延续,临床治疗和预防及基础研究就会为新药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方向\新线索,最终可以获得有效的药物。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单克隆抗体疗法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药物(抗体药)而先于疫苗问世,从而成为遏制新冠肺炎的重要药物。
单克隆抗体相对于多克隆抗体(由多种类型的B细胞所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是仅由一种类型的免疫B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人们沿用了过去在治疗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方法,即血浆疗法,也称为人工免疫中的被动免疫。这是因为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能识别新冠病毒的抗体,可以对抗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这种疗法的缺点是,因康复者的不同和产生的抗体的数量较低,所以不能大规模应用。但是,可以鉴定康复者血浆中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以及产生这种抗体的B细胞,再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后者就可以成为单抗药物,以治疗新冠肺炎。
其实,单抗药物早就诞生并用于其他疾病如癌症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美国FDA最早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的单抗药物就是利妥昔单抗。现在,全球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都瞄准了研发单抗药物来治疗新冠肺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于6月进入1期临床试验。
此外,陈薇院士等人也发现了首个靶向新冠病毒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这也是研发抗御新冠肺炎单抗药物的一个新线索。
美国研究人员则从一名早期新冠康复者的血液样本中分离出一种LY-CoV555抗体,并针对这一抗体研发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美国礼来药物公司于8月3日启动对这一单抗药的3期临床试验。美国再生元制药公司也研发了由多种单克隆抗体组成的抗新冠“鸡尾酒”疗法,也已进入临床试验。
显然,单抗药有可能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第一种特效药。当然,在价格方面,单抗药可能比较昂贵,这在今后需要改进。
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人类研发出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一点从人类医学史中的传染病史就可以得到证明。
中国对传染病划分了甲、乙、丙三个等级,共有39种,其中甲类的鼠疫(头号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流行中导致尸横遍野,并产生了种种末日来临、人类将要毁灭的预言和哀号。但是,鼠疫没有灭绝人类,而且针对鼠疫的特效药在1935年后陆续研发出来,这就是磺胺、链霉素和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喹诺酮等。在鼠疫大流行之时,绝没有人想到会有针对鼠疫的特效药,那时唯一的办法是隔离。
仅次于鼠疫的2号传染病霍乱,在当时也认为不可能有特效药,但是,后来陆续研发出的四环素类(四环素和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类、麦迪霉素类和螺旋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药物都成为了治疗霍乱的特效药,而且效果极好。
在26种乙类传染病的特效药中,最显著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丙肝的特效药。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这种病毒极不稳定,复制过程中会发生拼写错误,只有少数RNA病毒被完全无误地读取和复制。而且RNA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外形也会经常改变,这就使得针对丙肝的特效药和疫苗很难研制。因此,直到今天都有一些专业人员认为丙肝“无法治愈”,或许永远不会有特效药,而且85%的非传染科医生不了解丙肝治疗结果,原因就在于,认为对付丙肝,既无特效药又无疫苗。而且,丙肝感染比新冠肺炎范圍更广、人数更多,在全球约有1.3亿~2.0亿人感染。但事实上,治疗丙肝的特效药却问世了,而且有多种。
应当承认,在目前的人类疾病中,无特效药和无药可治的疾病远远多于有药可治的疾病,如罕见病(孤儿病)。全球有5000种~7000种罕见病,绝大部分无药可用。由于罕见病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人数大多在几万~20万,使得全社会对罕见病的药物研发难以投入更多更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
然而,新冠肺炎不是罕见病,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受到影响,患病人数又如此之多,严重阻碍了人类经济发展, 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可以长期伴随人类存在,而且人们会反复患病。今年3月时,一名33岁的香港男子患新冠肺炎住院治疗,4月15日康复出院,但8月15日又确诊感染。经过诸多医疗信息确认,该名男子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复阳。
这也意味着,即便疫苗研发成功,人们也需要多次重复注射,4个~6个月为一个周期。而且,如果新冠肺炎患者长期存在并且会反复染病,就会迫使人类背水一战,无论如何都要研发出针对这一疾病的特效药,无论是新药还是老药新用。
新冠肺炎特效药问世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