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2020-11-12高晚欣由春桥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课堂育人

高晚欣 由春桥 赵 欣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并逐步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和探索推向了新高度。当前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思想站位不高、系统设计不强、内容创新不足、评价效果不实等问题,亟需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可复制性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价值思辨引领”的育人机制。

一、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时代要求

开展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将培养学生的价值思辨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任务,反映了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才培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要求。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2020年6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增强能力、提升素质、交流交往的主要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链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以文化人、以行立人、以德育人的重要教育功能,因此,依托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展价值思辨引领,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是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高校思政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搭建载体、挖掘资源、创新方法,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为抓手,冲破狭义语言学习的樊篱,将提升能力、发展个性同价值思辨引领相结合,善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价值观的比较中,提升大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将个人梦想与国家需求紧密联系,明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教育引导大学生能用英语做有益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事情。

(三)是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题中之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详细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十大育人”体系,为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系统工程提供了实践标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2]。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力补充,是高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托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价值思辨能力以及推进“三全育人”系统工程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高校形成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现实性分析

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此次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期望度,以及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的感知度,通过比较学生的“期望”和“感受”,找到差距和不足,提出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改进和完善的对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价值思辨能力的目的。

(一)基于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调查设计。此次数据分析采用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又被称为“感知(perception)-期望(expectation)”评估框架,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感知服务与期望服务两者之差,即“Q=P-E”,其评价结果存在五种可能(见表1)。

表1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依据SERVQUAL评价模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的四个正确认识,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选取9个学生参与度高的特色活动,在活动内容设计上融入“思政元素”(见表2)。

表2 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模型

沟通表达能力健康情感情商价值取向社会正义与良知意识P6/E6英语角活动P7/E7 P8/E8 P9/E9 Coffee House英语配音大赛Let’s movie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创新意识价值思辨能力价值思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合作意识文明行为与社会公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国际视野

依据表2,围绕融入“思政要素”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特色活动,从期望和感受两个角度设计了学生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通过计算问卷中参与活动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质量的期望和真实感受之差,来体现学生的满意度。

如果用E表示某位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水平预期量值,用P表示某位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水平真实感受值,Q表示某位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满意度值,根据“Q=P-E”的评估模型,那么某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满意度Q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i表示某位学生对第i个活动感受方面的量值;Ei表示某位学生对第i个活动期望方面的量值。将调查样本中的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算数平均,就得到了所有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质量加权计算的满意度。

其中:AVQ表示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质量加权计算的满意度量值;Q′i表示第i位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质量加权计算的满意度量值;m表示调查样本中的学生数量。

对价值思辨引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实践,质量高低可用满意度的量值来表示(见图1)。

图1 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价结果

(二)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满意度分析。根据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质量评价模型及相关计算公式,能够得出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满意度(见表3和图2)。

表3 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满意度(P-E)统计结果

从表3和图2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学生对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8个活动质量的实际感知与预期之差均有负值出现,只有对Let’s movie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四个考察点的满意度都是正值。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来说可视为正常,因为人们的预期期望一般总是比实际感知更高,而更有意义的是要比较这些差距的量值大小。

总体来讲,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满意度可以发现,有些活动的某些方面是被学生认可的,甚至有的方面是学生认可度较高的。但在看到积极评价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学生对英语演讲比赛引领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方面的满意度为-4.93%,说明英语演讲比赛在引领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方面距离学生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学生对英语大讲堂活动在引领其提高“文明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方面的满意度为-8.57%,与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相比,英语大讲堂的活动氛围相对沉静、活动形式相对枯燥,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感知度;学生对英文情书大赛引领其增强“感恩国家的爱国意识(满意度为-1.28%)”、“感恩学校的集体意识(满意度为-2.36%)”、“感恩家人的亲情意识(满意度为-2.78%)”和“感恩同学、朋友的友情意识(满意度为-7.49%)”方面的满意度均为负值,说明英文情书大赛在引领学生提升爱国意识、集体意识、亲情意识、友情意识方面效果不够明显,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关于含蓄、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关,需要在创新活动形式、内容等方面下功夫;较为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对互动性较强的英语角活动引领其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为-7.49%,但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学生对英语角活动引领其提升“社会交际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认可度,体现了学生期望能够为其搭建交往互动的平台,但却缺乏主动沟通表达的勇气的矛盾心理。同时也发现,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文化自信方面的引领力不足,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

通过从正反两方面的数据分析,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有待系统梳理、认真总结和改进提高。

三、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举措

(一)神形相彰:把“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神”决定“形”,“形”彰显“神”。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内容上,要引入“热点问题”,要善于将当下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既能够突出精神实质,又能够使内容变得鲜活起来;要引入“身边典型”,要善于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优秀典型引入进来,尤其要善于选取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引领学生学习身边榜样,树立积极人生观;要引入“大学精神”,要善于将大学精神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之中,使学生传承这种优秀品格,塑造美好人格。

(二)情理交融:把“情”与“理”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普遍对“英文情书写作大赛”等情感表达类活动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就需要改进“情感表达”元素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的合理融入,要多引入优秀的作品和故事,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的“母亲送儿打日寇”的故事、“半床棉被”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等等,这样的故事“情理并重”,能够增强活动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感恩、爱国、爱家等优秀品质。

(三)主客一体:把“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起来。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离不开教育主体的主导,包括方案制定、平台搭建、内容设计、实践运行、过程把控、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但也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形成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主客一体”的建设构架。针对学生缺乏交流表达勇气的问题,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客为主”,让学生从客体转化为自我教育、自主建构、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动性。

(四)加强协同: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连接起来。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不能脱离第一课堂而独立存在。因此,“要协同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3],让同一视域下的两个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这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的道理是相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已经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2],如此也能促进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育人作用的发挥。

总之,价值思辨引领贯穿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承担着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善于在实践中创新方式方法,在质量评价中总结问题和不足,在改进完善中提升价值引领实效,有效引导大学生辨明是非真伪,认同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课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