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12蒋思楷
蒋思楷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不少国民对西方文化大肆追捧,以能听会说英语作为骄傲的资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削弱,极大制约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缺少合格的接班人。通过加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让国民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日常交流中经常性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但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而且中国文化也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面临的问题
1.使用层次不清晰
我国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国民在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从事岗位上都有着明显不同,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并非完全一致,在具体运用上也就出现了层次不清晰的问题。各类人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标准没有确立,人们运用汉语言文字时可能存在各种不规范的现象,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施将会面临着重重困难。
2.词义误解和误用
汉语言中有些汉字和词组有着多个含义,再加上人们受到形近字的误导,会对词语产生错误的认知,不能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人们已经形成的汉语言文字使用习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正过来的,极有可能会一错再错,所以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开展并非易事。
3.错别字和火星文泛滥
当今时代自媒体盛行,为了抓住大众眼球,经常会在广告中使用错误的汉字,让原本规范的词语变得面目全非,人们记住的是错误的汉字,对于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造成了一定阻碍。此外,人们上网冲浪时还会看到不少火星文,如表是不要的意思,表生气就是不要生气。如果不对这类汉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的行为加以遏制,将会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4.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工作方式的影响较大。然而当前所用的工作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阶段,很少落到实处,很难让人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工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因而极易流于形式。
二、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法规建设
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何种语言完全属于个人自由,可是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仍有其必要性。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现行法规中的不完善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增强法规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让相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国家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指导和约束他们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予以践行,他们才能真正转变陈旧落后思想和工作方法,对于此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为实践工作的开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2.加大宣传力度
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增强国民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意识,让人们从孩童时代起接收到正确信息,养成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活动推广过程中,应该基于人们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形式与内容,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消除人们的抵触心理,这样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才能得到国民的大力响应。汉语言文字成为各族人民交流的主要工具,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3.大力推广普通话
要想保证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就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如严格要求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学校教学时也要将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只有通过普通话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在高校中推广普通话,提高大学生普通话使用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增添了筹码,使之能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
4.规范新词汇的使用
我们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词汇,增强新词汇的规范程度,对于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生成的新词汇更要给予严格规范,相关机构应当以进化论为规范原则,选择被大众了解并接受的、使用频率高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新词语和新词汇,如术语、缩略语、外来词等吸纳进汉语言文字总则,以强化汉语言文字使用的相关约束。
结语
现阶段,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势在必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相关工作宣传力度,大力推广普通话,并规范新词汇的使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出汉语言文字的载体作用,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