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选》五臣注的“王张”及其经学阐释思维和注解方式

2020-11-1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选

仲 瑶

作为迄今流传的唐人两大《文选》注本之一,五臣注曾以其“王张”而风靡一时。五代、北宋时期,虽时遭讥论,但仍是最通行的注本。然明清以来,其辉光逐渐被李善注所掩盖,乃至成为彰显后者之学术与版本价值的“反面”参照。不容否认,五臣注在训诂、释义上无疑存在浅妄荒疏之弊,从五代李匡乂《资暇录》“非五臣”到苏轼的“荒陋愚儒”之讥大抵都指向这一点,但更应当引起注意的则是五臣注在疏通文义时的种种“牵强附会”和曲意弥缝。如果说前者由于学识和态度,后者则关乎批评语境以及阐释思想和方法。王运熙、顾易生先生就曾指出:“李善、五臣的牵强附会的解释方法,可以看做是汉儒那种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他们一方面肯定六朝作品,不像裴子野、李谔那样持偏激的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却又从本无政教意义的六朝作品中看出微言大义来。这种奇特的现象是颇耐人寻味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论者尝试对《文选》五臣注的注释体例、批评价值加以重估,如陈延嘉的《〈文选〉五臣注的纲领与实践》、王立群的《从释词走向批评》以及刘群栋的《〈文选〉五

臣注价值新探》等。然而,由于对五臣注产生、传播及其发挥影响的独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视,导致无论是从训诂、章句角度的细碎考证和辩解,还是诗学价值的极力彰显都不足以形成客观、中的之论。本文拟以五臣注的产生和传播语境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加以重新探究。以期理清两汉经学批评话语在唐代文学批评中的延续,同时也为晚唐五代诗格及其批评体例寻找到直接脉络渊源。

一、“时有王张”与五臣注的风雅之思

唐兴,世崇儒学。永徽四年(653),颁《五经正义》于天下,每年明经,令依此考试,“以经学论,未有统一若此之大且久者”。与经学之于两汉四百年间之政治文化的深刻塑造与维系相似,以科举为导向的儒学教育对有唐一代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士人的人格气质影响甚深。在这之中,玄宗开元之世又是儒学昌明和士风重塑的关键期。在“延礼文儒,发挥典籍”的同时,玄宗以帝王之尊亲倡“大雅”,主张“礼乐诗书,是宏文德”。对“文德”的阐发遂成为开元文学的主导观念,徐坚在《初学记》序中再三劝诫云:“愿学者摭此以成文,因文以贯道,祈至于文王孔子之用心处而后止”,即对玄宗的一种自觉应和。又韩休《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诗有六义,有大雅焉,有小雅焉,所以陈国风而美王政也。文之时用,其肇于兹”,“究情性之微,含风骚之旨。吟咏先王之泽,光昭正始之宗”,皆发挥文德之义。其中,张说尤重以文章“佐佑王化”、“粉泽盛时”。

与此同时,沿六朝尚文之风,当文教彬彬之时,以文字、著述阐宏政教成为中下层习文业儒之士的一种共识,“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孟浩然《陪卢明府泛舟回作》)、“雨露将天泽,文章播国风”(卢僎《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自开元以迄天宝,士人献赋、献颂之风遂因此盛极一时。可以说,开元六年,《文选》五臣注的撰成与呈奏正以此为大背景。吕延祚的《进五臣集注文选表》开篇即云:“臣受之于师曰:‘同文底绩,是将大理,刊书启衷,有用广化。’实昭圣代,辄极鄙怀。”至文末复云:“伏惟陛下睿德乃文,嘉言必史,特发英藻,克光洪猷。有彰天心,是效臣节,敢有所隐,斯与同进”,正是其时下层士子以文章、儒业辅弼时政之强烈意愿的集中体现。

就身份而言,吕延济为衢州常山县尉,刘良为都水使者刘承祖之男。吕向,“少孤”“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与房琯“于陆浑伊阳山读书为事,凡十余岁”。至于张铣、李周翰虽文献阙如,情形或大致相似。吕延祚以“处士”称之当以尚未有科名故也,但又不仅仅如此。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处士”是一个蕴含着浓厚道统意蕴的身份称谓。《荀子》云:“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吕延祚所谓“或艺术精远,尘游不杂;或词论颖曜,岩居自修”,显然更意在借“处士”之名以彰显五人之德与业。

寒士儒生以文章广教化,见用于时的进取意识在五臣对诗、赋的注解中也有集中体现,如吕向注张衡《四愁诗》曰:“美人,君也。……喻君荣我以爵禄,愿报以仁义之道以成君德也。”乃至不惜强解,如《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本写织女纺绩之貌,而张铣注曰,“喻进德修业也”,又“终日不成章”句,吕向注曰:“喻臣能进德修业,有文章之学不为君所见知,不用于时,与不成何异也?”又王粲的《杂诗》本思友之诗,而李周翰注“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句曰:“何惧不逢圣君,合并其道,以忠事之。”又解鲍照《拟古三首》(幽并重骑射)云:“刺有德不仕,安于幽栖”。种种曲解附会背后所透出的殷殷之意是追求经世致用而视“寻章摘句老雕虫”为“末学”的开元士人乃至有唐一代文士的共同心曲。

明时、进取之思外,唐人尤其是开元士人还一并继承了两汉儒生“处士”讽谏、补裨时政的传统,以文章、著述为讽谏,为彰显“臣节”的要义。承武后、中宗二代之积弊,玄宗尤重臣节之砥砺。先天二年,以魏知古“能端本革弊,忘私徇公,正色而行,厝心不挠”,手制褒奖,赐衣裳一副,以示所怀。对阿谀躁进者则严加摒斥,开元六年(718),有荐山人范知璿文学者,宋璟判曰:“观其《良宰论》,颇涉佞谀。山人当极言谠议,岂容偷合苟容”。朝堂之上由此出现了一大批忠君体国的端直之士,如卢怀慎“许国忘身,立朝正色”、宋璟“宇量凝峻,执心劲直”、齐澣“弹劾违犯,先于风教”。

风气所及,中下层士人亦多直谏之思。开元元年(713),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云:“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亲,以至于覆国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诚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顺指,积忤生憎,积顺生爱,以亲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则不然。爱其忤以收忠贤,恶其顺以去佞邪,则太宗太平之业,将何远哉!”二年,玄宗置左右教坊,酸枣尉袁楚客上书谏云:“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所谓“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诚为不虚。

五臣正是中下层“论思之士”的代表。其中,吕向尤以直谏称。《新唐书·本传》载:“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为文章。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天子数校猎渭川,向又献诗规讽,进左补阙。”从早岁注《文选》对君臣大义的属意到后来的“频上赋颂,皆在讽谏”,显然一脉相通。这一点也体现在对赋的注解中,如张铣注班固《西都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句曰:“舒散情性,成其文章,通讽谏之道宣君上之德,尽忠孝之心。”与李善仅释“南都”之名不同,李周翰解张衡《南都赋》之题曰:“盛称此都是光武所起处,又有上代宗庙以讽之。”又鲍照《芜城赋》李善但引沈约《宋书》注作者生平,而李周翰则发其隐旨:“临海王子瑱镇荆州,明远为其下参军,随至广陵。子瑱叛逆,昭见广陵故城荒芜乃汉吴王濞所都,濞亦叛逆为汉所灭。昭以子瑱事同于濞遂感为此赋以讽之。”

作为身份寒微的下层文士,五臣的讽谏之思在《文选》注中集中表现为屡申君臣阻隔、小人蔽贤之意,如《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一篇,李周翰注曰:“此诗喻君暗而贤臣之言不用也。‘西北’,乾地,君位也。‘高楼’,言居高位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句,吕向注曰:“谓臣不惜中谏之苦,但伤君王不知也。”又《迢迢牵牛星》一首,吕延济注曰:“以夫喻君,以妇喻臣,言臣有才能不得事君而为谗邪所隔”。“涕泣零如雨”句,吕向注曰:“谓悲王室微弱,朝多邪臣,恐国之亡也。”“脉脉不得语”句刘良注曰:“才明之臣与君阻隔不得启沃也。”凡此种种,一归于君臣大义。五臣注也因此得到玄宗的称扬,遣高力士宣口勅云:“朕近留心此书,比见著本唯只引事不说意义,略看数卷,卿此书甚好,赐绢及采一百段即宜领取。”对此,丘光庭《兼明书》“五臣注文选”条所说甚明:“五臣者,不知何许人也,所注《文选》,颇为乖疏。盖以时有王张,遂乃盛行于世”,所谓“时有王张”,即指其中所寄寓的君臣伦理教化之思。

由上所述,五臣注《文选》是开元盛世儒学昌明背景下的产物,与玄宗对臣节的砥砺以及讽谏的提倡密切相关。作为下层“论思之士”的代表,五臣表现出强烈的“明时”之思和匡裨之义,进而对其注释思想、体例和方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二、五臣注与《毛诗正义》及其经学阐释思维

自两汉以来,诗教总是与政教相辅相成,乃至政教愈衰而诗教精神反弥彰。皮锡瑞的《经学通论》就曾指出“郑笺有感时伤时之语”、“郑君作谱序深知孔子录诗至义”。承六朝诗教之颓靡,借助于经学形态的注疏与正义,唐人重新复活了汉儒的一整套政教话语系统,并通过科举教育渗透并深刻地影响着士人的思维方式。以《毛诗正义》为最重要的传播和接受媒介,汉儒的“四始”、“六义”、“比兴”、“美刺”之说也得以全面阐复。与政治、风俗层面的黜奸罢邪相应的,玄宗也尤重诗教。开元元年,崔日用采《毛诗》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因上生日表上之,以申规讽,并述告成之事。手诏答曰:“夫诗者,动天地,感鬼神,厚于人,美于教矣。朕志之所尚,思与之齐,庶乎采诗之官,补朕志阙。”

在这之中,与科举关系甚密的五臣注《文选》成为开元政教语境以及《毛诗正义》所代表的经学阐释话语和注释方法的最佳载体。就注述宗旨而言,首先体现为对“六义”、“美刺”观念的发挥,如曹植《名都篇》本游侠放荡之篇,而张铣曰:“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忘忧国之心。”又陆机《长安有狭邪行》衍汉乐府旧题旨,而吕向曰:“言世路险狭邪僻,正直之士无所措手足矣。”至于颜延年《秋胡诗》,刘良曰:“延年咏此以刺为君之义不固也。”在注“赋”时亦重发掘讽刺、劝谏之义,如宋玉《风赋》,吕向注曰:“时襄王骄奢,故宋玉作此赋以讽之。”又刘良注李康《运命论》“六疾待其前”句云:“‘六疾’,谓人察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而生,失度则为疾矣。为人臣者失道亦如之。”五臣对讽刺之旨的这种引申与发挥与汉儒尤其是郑玄以笺注经典补裨时政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也因此,吕延祚在表中极称五臣注的教化之功:“其言约,其利博,后事元龟,为学之师,豁若彻蒙,烂然见景,载谓激俗,诚惟便人。”其中,“激俗”二字尤可见其苦心。

在对《毛诗正义》的浸润、研习和频繁征引中,五臣注《文选》在注释体例和方法上也受到了毛传、郑笺的深刻影响。与序、传之先明诗“旨”相似,五臣在解题时也往往先立“幽旨”,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篇本思妇之诗,而张铣注曰:“此诗意为忠臣遭佞人馋谮见放逐也。”正《毛传》所谓“柏舟,仁而不遇也。”又《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句,吕延济注曰:“蟋蟀,诗篇名也,言君局促不中礼,不能去小人,使其蔽贤而不知之。”与郑笺“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云:“喻仁人之不见用,而与群小并列”,可谓如出一辙。

与汉儒为合传、序之“旨”而曲意弥缝相似,五臣也不惜曲解作品以就幽旨。如末句“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本及时行乐之意。但为了合乎“去小人”之诗旨,刘良硬是将其解作:“君当去谗佞,行威惠,是荡涤情志也。左右置小人,佞谗不止,是自结束也。”不仅如此,受《诗经》叠章结构的影响,五臣还依据预设之“幽旨”对作品中的“物象”作递进式发挥,如傅玄《杂诗》“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句,李周翰注云:“上文所云‘繁星’,谓小人在位者多,馋邪之道浸润如渥露初沾人衣也。复恐馋积至甚,如凝露之结为霜。”又“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句,吕延济注曰:“馋邪既成则身危也如霜露。木叶随风而摧则身之灭如月光流没矣。”

在这之中,最能体现这种“微言大义”的是五臣对《古诗十九首》的注释。按十九首大抵为男女相思阔绝之篇,至五臣则皆引向美刺之义,如《明月皎夜光》吕延济注曰:“此诗刺友朋贵而易情也。”又《东城高且长》张铣注曰:“此诗刺小人在位,擁蔽君明,贤人不得进也。”《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句,吕向注曰:“谓臣不惜忠谏之苦,但伤君王不知也。”又《青青河畔草》一篇乃典型的闺妇绮思,而张铣注曰:“此喻人有盛才事于暗主,故以妇人事夫之事托言之。”吕向注“盈盈当窗牖”二句曰:“‘盈盈’,不得志貌,‘楼上’言居危苦,‘当窗牖’,言潜隐伺明时也。”吕延济注‘昔为倡家女’句曰:“谓有伎艺未用时也。”及“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二句,李周翰注曰:“言君好为征役不止,虽有忠谏,终不见从,难以独守其志。”如此曲意弥缝,可谓煞费苦心!与汉儒对“风”诗的经典化手法相似,五臣借助于诗教话语系统的复活,从政教伦理层面对《古诗十九首》加以笺释,并由此确立起其“经典”地位。

由于《文选》一书的蒙书性质及其与经学、科举教育的密切关系,五臣注文选对“幽旨”的这种发挥对开元以来之士人影响极深。这种影响在进士科日益尊崇的中晚唐而弥彰。杨嗣复答唐文宗“符谶”之问云:“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矫意以止贼乱。”其中,“只如”一段即出自五臣注《文选》吕向为此论所作之解题:

此论帝王所以兴者,必有天命,是时属王莽初败,光武即位,而有隗嚣据陇拥众,欲有分割宇之意。彪时在隗处,以隗所举必见祸乱,故著此论,以明天命所归,其悟冀有也。

晚唐士人对《文选》五臣注的熟稔由此可见一斑。又《唐诗纪事》载:“甘露事后,帝不乐……宫人沈翘翘者,歌《何满子》,有‘浮云蔽白日’之句,其声婉转。上因欷歔。问曰:‘汝知之耶?此《文选》古诗第一首,盖忠臣为奸邪所蔽也。’”文宗“忠臣为奸邪所蔽”的感慨,亦自五臣注中来。刘良注曰:“‘日’喻君也,‘浮云’谓谗佞之臣也。言佞臣蔽君之明,使忠臣去而不返也。”从一般士人到君王,五臣注在唐代《文选》传播中的巨大作用再次可窥。

对于五臣注本的政教旨趣,宋人尚有所体悟和肯定,如进士沈严在平昌孟氏本五臣注《文选》后序中云:“可以垂吾徒之宪则,须时文之掎摭,是为益也,不其博欤?虽有拉拾微缺,衒为己能者,所谓忘我大德,修我小怨,君子之所不取也。”此外,从朱熹引刘淳叟语批评李善注“溺心训诂而不及理”,亦可反观宋人旨趣之所在。五臣注也因此得以继续盛行于世,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文选序》云:“宋代大都盛行五臣,又并善为六臣,而善注反微矣。”这种鲜明的政教旨趣或许也是五臣注某种“庸俗化”之处。清代朴学大盛,“时有王张”而又重义理发挥的五臣注日趋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

由上所述,当《毛诗正义》大行之时,五臣注《文选》不论是在宗旨还是阐释思维和体例上都深受《毛诗正义》所代表的经学话语系统的影响。对发挥“王张”的强烈兴趣也导致了其对作品的阐释失于附会、僵化。但其重视“述作之由”以及风雅义理的批评旨趣也构成了唐诗学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并对中晚唐五代诗格的思想、体例和方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饰物反讽”与“假时维情”两大注解方法

对于李善、五臣二注本的考察,历来多倾向于采取一种对照式阐述,以突显二者在注释传统、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风格上的差异。事实上,二者在注释体例和方法上并非那般泾渭分明。稍加翻检,会发现李善注中亦时有发挥幽旨之处,如注张协《咏史诗》曰:“协见朝廷贪禄位者众,故咏此诗以刺之”;又注曹摅《感旧诗》:“感故旧相轻,人情逐势”;注张协《杂诗》(昔我资章甫)曰:“冠无所设以喻德无所效也”等。对此,刘盼遂《读〈文选〉札记五则》就已指出:“今读善注往往于训诂之前,先解意义,秘旨昭然,非如吕延祚进表及明皇帝口勅所说。”李善注对“述作之由”的最经典发挥无过于对阮籍《咏怀诗》的阐释:“籍于魏末晋文之代,常虑祸患及己,故有此诗。多刺时人无故旧之情,逐势力而已。观其体趣,实谓幽深,非夫作者,不能探测之。”又“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一首末注云:“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测其情。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所谓“粗明大意,略其幽旨”,可以说是李善释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审慎的注解方式。

综观五臣注,对李注中的精彩注解实多所因循和发挥,如《行行重行行》一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句,李善注曰:“以喻邪佞之毁忠良,故游子之行不顾返也。”刘良引而申之曰:“‘日’喻君也,‘浮云’谓谗佞之臣也。言佞臣蔽君之明,使忠臣去而不返也。”又《西北有高楼》一首,李善注曰:“此篇明高才之人仕宦未达,知人者稀也。”李周翰进一步引申为:“此诗喻君暗而贤臣之言不用也。”“音响一何悲”,铣曰:“亡国之音一何悲也,谓不用贤,近不肖而国将危亡,故悲之也。”

但另一方面,五臣又视李善之“精核注引”为“末学”,认为远不足以发扬“风雅”:“往有李善,时谓宿儒,推而传之,成六十卷。忽发章句,是征载籍,述作之由,何尝措翰?使复精核注引,则陷于末学;质访指趣,则岿然旧文:只谓搅心,胡为析理?”不同于李善的偶一为之,五臣注更加注重义理阐发和经世致用的倾向。基于“则有遗词激切,揆度其事,宅心隐微,晦灭其兆,饰物反讽,假时维情,非夫幽识,莫能洞究”的使命感,五臣注更着意于“三复乃词,周知秘旨……作者为志,森乎可观”。其用以“周知秘旨”的两大基本方法则是“饰物反讽”和“假时维情”。

所谓“饰物反讽”,即借助外在“物象”比附、反讽人事。这种方法大抵即汉儒“引譬连类”之法。郑玄笺诗尤重此法,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喻昭公之朝,其群臣之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协”;《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笺云:“‘雷’以喻号令。于南山之阳,又喻其在外也。”《籜兮》“籜兮籜兮,风其吹女”,笺云:“‘风’,喻号令也,喻君有政教,臣乃行之。”皆将自然景色、物象赋予政教内涵,以为讽刺。与儒家经典的传承交织,这种注解方法得以自然延续,如杜预注《春秋》即多此法。六朝以后,逐渐进入文学作品的注释中。李善注《文选》即时用此法,如“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江湖,喻小人隔蔽”,“简珠,喻贤人也,沙石,喻群小也”“太山以喻时君,梁父以喻小人也”“孤云,喻贫士也”等等,对汉魏古诗中所蕴含的比兴之义不无发明之功。

五臣的“饰物反讽”亦大抵沿此传统而来,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构成了五臣注最常见的物象比附方式,如曹植《杂诗六首》“南国有佳人”一篇,吕延济曰:“以佳人喻贤人不见重于时也。”“朱颜发皓齿”句,张铣注曰:“朱颜皓齿,皆喻贤人美才也。”又《美女篇》,张铣注曰:“以美女喻君子,言君子即有美行,上愿明君而事之,若不得其人,虽见征求,终不能屈。”与汉儒之“独标兴体”不同,五臣的“饰物反讽”更偏于“比”。这种变化与六朝以来诗歌的“日用乎比,月忘乎兴”关系甚密。

对于魏晋的“物色”之篇、感物兴哀之辞,五臣也多以人事兴衰加以比附,如曹植《赠徐干》“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铣注曰:“圆景,月也,喻道不明也。众星,喻群小也。繁多也,谓文帝不明,群小在位,不用贤良。”又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本魏晋物色清新之句,而吕延济注曰:“鸣鸠飞栋,喻小人得志,处栋梁之地。飙,风也。风,主教令也。棂轩,阶畔钩栏也,喻教令从下起而犯于上也。”

至于“假时维情”,则是基于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遭际,对其中所隐含的题旨、情理加以比附、引申,如曹植《赠丁仪》,吕向注曰:“《魏志》云仪有文才,子建赠以此诗,有怨刺之意也。”贴合曹植的身世遭际而发。这种方法集中体现在对阮籍《咏怀诗》的笺注中。《嘉树下成蹊》“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句,吕延济注曰:“言晋当魏盛时则尽忠,及微弱则陵之使魏室零落自此始也。”“堂上生荆棘”,张铣注曰:“荆杞,喻奸臣,言因魏室陵迟奸臣是生,奸臣则晋文王也。”又《昔日繁华子》“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句,吕延济注曰:“言安陵、龙阳以色事楚、魏之主尚犹尽心如此,而晋文王蒙厚恩于魏,不能竭其股肱而将行篡夺,籍恨之甚,故以刺也。”凡此种种,都极力引向魏晋易代之事。五臣对建安赠答诗、杂诗以及阮籍咏怀诗的这种注解方式直接影响了刘履《选诗补注》、陈沆《诗比兴笺》一派。

此外,“时”还兼有时令、物候之意。毛传、郑笺中那些被赋予浓厚政教内涵的四时、天象一类的比附也在五臣手中得到集中复现: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翰曰:“此亦寄情于政令之数移之速也。”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铣曰:“喻小人道长,从微起也。”“凝霜飞玉除,清风飘飞阁”,翰曰:“凝霜至于坚冰,谓阴谋渐长也。清风飘飞阁,喻教令自下而上也。”(曹植《赠徐干》)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向曰:“寒霜,喻奸臣之害人者。”(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

这种拘泥、附会之病在对阮籍咏怀诗的注解中比比皆是,如“灼灼西颓日”铣曰:“颓日,喻魏也,尚有余徳及人。回风,喻晋武。四壁,喻大臣。寒鸟,喻小臣也。”(《灼灼西颓日》)“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辉”,济曰:微风,喻魏将灭,教令微也。明月,喻晋文王为专权臣也。(《开秋兆凉气》)“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铣曰:“风振云阴,喻晋王专权而冒上。”(《步出上东门》)这也是五臣深为后人诟病之处。

就批评史而言,五臣的“饰物反讽”、“假时维情”两大注解之法又是中晚唐诗格著作中流行的“比物讽刺”、“内外意”等理论之先声。托名王昌龄的《诗格》中“诗有三宗旨”条论“兴寄”云:“王仲宣诗‘猿猴临岸吟’,此一句以讥小人用事也。”按此句出自王粲《七哀诗》,本写颠沛途中触目之景:“流波激清响,猿猴临岸吟”,所谓“讥小人用事”正是沿五臣注的作法而来。又“论文意”条注阮籍《咏怀诗》:“中夜不能寐”(谓时暗也),起坐弹鸣琴(忧来弹琴以自娱也)。薄帷鉴明月(言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蔽君犹如薄帷中映明月之光也),清风吹我襟(独有日月以清怀也)。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近小人也),这种注解方式显然也与五臣注《文选》对此二诗的笺注如出一辙。至《二南密旨》又衍生出“物象比”诸理论,如“论引古证用物象”:“四时物象节候者,诗家之血脉也。比讽君臣之化深。”又“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造化之中,一物一象,皆察而用之,比君臣之化。”《毛诗正义》的经学阐释思维以及诗教话语体系对唐代诗学的一贯性深刻影响也由此可见。

然而,与人事的机械比附和强制阐释使得自然物象僵化为一系列的“符号”码,甚至完全脱离文本自身,如鲍照《学刘公干体》:“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乃拟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后者是典型的汉魏“比兴”之体。刘良为之作解题曰:“此诗言正直被邪佞所损,虽行质素而衰盛相陵”,于题旨不无发明之力。但鲍诗之意在朔雪之高洁,不为桃李之俗妍,张铣却自顾注解曰:“‘兹辰’谓今时,喻乱代也,艳阳春也,喻明君也。”又曰:“风雪,比佞人也。桃李比忠直也,言未遇至明之时。虽忠直之人为佞者所乱,不成其美”,去本意可谓千里!如此者甚多,这也是五臣注被讥为鄙陋、粗疏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五臣注《文选》与开元盛世儒学的重振以及“诗教”精神的阐复息息相关,是下层士子以文章、著述阐弘政教观念的直接产物。五臣注能风行于唐宋二代绝不仅在于浅俗,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君臣之义和王化之思。其注释体例深受以《毛诗正义》核心的经学话语体系的影响,呈现出汉儒解经“微言大义”的特点。其对汉魏古诗的批评即带有鲜明的经学化和经典化取向。与李善注文选“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不同,以激扬风雅自居的五臣通过“饰物反讽”与“假时维情”两大注解方式,对作者、作品的“秘旨”钩深索隐,文理与作者之心因之以彰。以科举作为重要传播和影响媒介,五臣注《文选》对中晚唐诗格“物象比”等理论有直接影响。但对“秘旨”的过于热衷以及对物象的符号化、机械性比附也造成了颇多曲解和谬误。

猜你喜欢

文选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面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