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供电所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2020-11-11张建军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优化研究供电所管理模式

张建军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乡镇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电所的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农村供电所管理层面的诸多不规范现象,直接影响到供电效率和供电水平。这就要求农村供电所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规划化管理,保障农村用电的畅通与安全。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引言

我国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发展就要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因为农村的电网服务和电力系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保障,所以优化农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目前的农村供电所在电力专业、团队建设以及分布范围上都需要大量的进行优化,所以开展供电所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1农村供电所基层职工岗位职责模糊,工作交叉现象非常普遍

农村供电所都未能够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基层职工甚至不清晰自己的岗位责任。大部分基层职工都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是“确保正产供电、解决用电问题,做好缴费收费工作”。一旦农民遇到用电问题,基层职工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敷衍了事地情况。对普通民众而言,农村供电所是保障居民正常用电的,一旦居民用电出现问题,供电所理应为用户解决实际难题,及时检修供电设备,维护供电线路。但现实状况中,基层职工显然未能够正確履行岗位职能。

1.2农村供电所缺乏专业性技术人员,基层职工综合素质差

当前,部分农村供电所员工管理工作非常差。由于缺乏监督,农村供电所的严重缺乏专业性技术人员,基层职工综合素质非常差。部分员工直接凭借关系进入企业,自身专业技能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另外,农村供电所的工作环境比较差,部分高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也不愿意投身于基层工作,直接导致农村供电所的设备管理、供电服务等都存在缺失现象。

1.3农村供电所组织文化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

农村供电所从原来的电管站改制而来,除了一些清退的人员外,基本保留了原有的人员和机构,只是从资产所有权方面明晰了职责,组织文化还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农村供电所员工的服务理念和业务能力离理想化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也是重大的缺陷之一。组织文化的落后导致供电所员工依赖性和惰性的增加,使得部分农村供电所依然在传统的模式下运作,面对着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其应对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不足。服务标准的混乱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低下和服务方式的混乱,影响了农电服务的整体形象。

2新形势下农村供电所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2.1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

对农村供电所的文化建设来说,就要实现领导的统一、分级管理建设。建立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保证公司的执行力量,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以企业文化精品作为主要形式,利用媒体和信息平台进行宣传,特别是企业内比较优秀的价值理念、优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优秀员工的服务意识都可以作为企业文化的宣传。还要加大对企业文化的教育培训工作,以老员工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创新业务作为主要的课程教材,增加新员工的统一价值观,是他们在思想上、目标上、行动上都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开展企业的文化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价值理念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企业的文化内涵能够更具体。要使企业的文化活动能更高效,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保障体系,利用动态的评价系统保障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

2.2抓好农村供电所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工作,完善薪酬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农村供电所管理人员缺乏,农电员工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首先应集中人才优势,可以从主业聘用有才能、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充实到供电所一线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工作,优化专业人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供电所专业班组的技术能力。在供电所内部应深入挖潜,加强对所有农电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同岗位也应开展专业的培训工作,特别要解决农电工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培训工作宜制度化,定期开展轮训,努力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应是掌握科学的选拔、激励和绩效管理的方法,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以公平的原则,处理好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关系。对专业管理人员和一般的农电员工宜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除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员工“三金”管理工作外,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其工作业绩合理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逐步消除农电员工心理不平衡,对待业绩出色的管理人员更应做好及时的提拔和岗位调整,使其对于企业有归属感,实现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满足。当然,也不能单单考虑薪酬一味的增加,也宜适当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一方面要尽力满足昀大多数农电员工的基本需求,拉近与电信、税务等类似企业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报酬区别于一般员工。具体的目标管理措施和考核方法应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和供电所的实际状况确定,昀好不要一儀切。

2.3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营造出统一的组织文化氛围

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就是要将供电所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变到现代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这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的过程。规范化管理工作应由领导牵头,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发展追求效益昀大化的需要,是农电员工在市场经济下生存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供用电关系的需要,从而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制定详实可靠的工作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使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稳步实施。

2.4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关键,它不仅能促进农电事业的发展、加大农电企业的改革,还能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巨大的基础力量。所以要加快农村供电所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扩展生产系统的覆盖面积,例如建立清晰的架构体系、完善电力业务的系统、增加经营数据的安全管理、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高效的业务办理以及建立精干的技术队伍等,这样不仅能提高供电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能在工作范围内实现信息化的资源共享。然后对系统内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信息平台中增加用户使用的建议和评价,特别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信息平台的应用课件,从而实现业务应用的广泛。

结语

创新农村供电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态度,不断提升农村供电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电力实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电所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农村供电所的全体职工应该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强化自我服务理念,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以满足农村的电力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三集五大”模式下如何做好供电所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1).

[2]郭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老河口市供电公司推行“135”模式力促供电所管理提升[J].农电管理,2016(03).

[3]王立娜,石玉荣.“133”精准培训模式提升基层供电服务技能——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所提升优质服务、降投诉管理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7(13).

[4]王政,姜谭,徐汝军.基于规范化与专业化的供电所管理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供电所管理模式
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