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2020-11-11黄小敏

市场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理论能力

黄小敏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属于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于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应用少,因而教学效果不高,学生解决实际调查问题的能力不强。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统计调查专题学习、实践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调查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

一、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形式改革

(一)以专题形式进行学习,以项目形式进行训练

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逻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构建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等为基础的新型课程体系。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每一个调查项目,实现具备独立设计专业的调查方案、抽样方案、调查问卷和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将掌握的方法及实践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调查问题和受托工作任务。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学习,以项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完成专题学习和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策划统计调查项目的能力。(专题学习与项目训练内容见表1)。

表1 统计调查学习专题与训练项目安排表

第一,以专题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评价等。学习方式的顺序为:典型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师讲授——学生选定调查项目——学生完成调查项目——创新训练。

第二,训练学生寻求统计调查解决方案的思维,学生通过统计调查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学习并得到启示,能根据市场调查的实践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三,以项目形式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全程参与、完成调查项目的工作任务,增强独立完成调查项目的能力,通过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善于利用调研为创业服务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课程的6个项目,对调查项目的全过程亲身实践,突破传统理论教学导致的学生无从入手、动手能力差的瓶颈,使学生在6个专题和6个项目方面达到较熟练的程度,在调查策划、抽样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方面能够独当一面。

(二)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实训安排

传统的课时安排为48理论课时,结合前述专题学习与项目训练,本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完全理论课堂教学,将课时分为理论教学24学时,实训项目24学时(具体安排见表2)。通过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抽样方案、调查问卷,开展专题调研和撰写统计调查报告的能力。

表2 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实训项目安排

二、以课题为依托,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以课题为依托,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该课程教学中提出从统计调查典型案例引出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似乎习惯于让学生的大脑塞入各种公式、数据或者理论,但是没有热情或者说缺乏能力赋予这些公式、数据、理论以意义。该课程中的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和调查分析方法相当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和熟悉一些统计调查典型案例不失为一条事半功倍的学习途径,调查案例越生动,越令人信服,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想启迪,引入统计调查典型案例的教学符合认知心理学“具体→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典型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师讲授——学生选定调查项目——学生完成调查项目——创新训练”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由注入式转为引导式、实训式教学,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以该课题为依托,多组学生团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调查问题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广州地铁九号线运营满意度研究”、“定向培养师范生新规对升学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初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等。

(二)以课题为依托,组织学科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调查技能和统计分析素养,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从而解决实际调查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能对高校的调查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从提高学生实际调查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倡学生走出校园,直接面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服务社会。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包含知识赛和实践赛两部分。实践赛一方面考察参赛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通过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归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能力。另一方面考察参赛选手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认识要有相关实际领域的理论基础;对调查方法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要得当;对于各种方法的应用要正确和灵活;得到的研究结论不仅要有事实依据和定量支撑,同时应当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理论支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丰富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调查技能和统计分析素养,提升了学生将统计调查方法与技术灵活应用于实践从而解决实际调查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成效与启示

(一)促进提升学生统计调查专业水平

通过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调查实践,提高了统计调查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调查者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叙述逻辑、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能力。统计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调研活动,学生不仅需要从实际中采集数据,还应该通过文献研究学会研究、整理和吸收前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调查方案设计衡量是否真正掌握了调查理论、能否正确和灵活运用调查理论,可训练学生三个方面水平的提高:(1)整体方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问卷设计水平、访谈提纲水平、座谈会讨论设计水平;(3)调查方法设计水平,包括方法的选择、调查样本量的确定、抽样设计等。调查实施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及控制能力,考察调查组织的合理性、调查程序的完整性和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告的撰写是调查的精彩部分。调查报告的最终文本,一方面可以承载调研的成果和收获,另一方面也反映逻辑思维、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促进提升学生决策能力与创新能力

调查活动本身是一项具有创新特征的活动,学生在实训项目及参赛中根据自己的选题及研究背景,自主选择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报告展示方式等,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等为基础的新型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设计思路:统计调查典型案例——专题学习——项目训练——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完成专题学习和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策划统计调查项目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善于利用调查服务于创业决策的能力。

学生通过全程参与调查项目的策划、实施、评价,提升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能独立完成调查项目的开发、策划和实施,另一方面能独立承担受托的调查项目任务,以期实现调查实践的创新与创业。统计调查实践使主要的调查方法线索清晰,激起调查者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重视问题的提出,实现在调查项目方面的创新。形成通过调查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促进思考和创新,提高应用调查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为创新实践提供更好的决策能力。由于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调查知识,实施和管理调查项目的实践能力强,可有效促进创业决策。

(三)加强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育,也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计划,需要指导,需要交流。无论是日常教学、指导学生实训,还是指导学生参加调查大赛,都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将“指导”落到实处。从初次学习,到实践,再到应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指引和交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容易流于形式,实际上,学生参赛能否获奖,学生应用能力是否有显著提升,主要在于指导老师。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将指导、交流和切磋贯穿于日常、贯穿于学生的持续成长之上。另一方面,学生应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参加每一次实训、学科竞赛,都是一种促进,都是一种积累,都是一种成长。之前参加的活动和经历、甚至是曾经的“痛苦”,都会变成将来的知识、资产和财富。因此,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训项目、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等活动。通过参加各项活动,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另外,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教师使用新时代智慧教学工具,构建一个融合线上线下,贯穿课内课外的新型教学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理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