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生鲜电商智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短板分析

2020-11-11吴万敏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冷冷链生鲜

吴万敏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冷链物流是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生鲜电商健康快速发展,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安徽省冷链物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尽快补齐短板,着力构建智慧冷链物流体系。

一、安徽生鲜电商冷链物流迎来战略发展机遇

(一)日臻完善的顶层设计,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从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频频对冷链物流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和战术指导,2020年的全国两会,更是连续第7次将“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从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到2019年11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累计出台涉及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多达40余项。政策密集化、系列化的出台表明,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作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深度融入各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整个农产品冷链产业的价值和地位愈发凸显[1]。

(二)快速集聚的市场要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生鲜农产品产量增速稳定

安徽省是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种类丰富,量高质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生产组织方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之战,近五年来,安徽省茶叶、蔬菜(含菜用瓜)、水果、板栗、肉类等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增速稳定(见表1),表中所列8种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2019年相对于2010年累计增长21.6%,稳定增长的生鲜农产品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流通,亟待高效优质的冷链物流系统支撑。

表1 2010-2019年安徽省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2.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快递业务发展迅猛

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安徽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网络零售业务和快递业务发展迅猛(见表2)。2019年7月19日,省商务厅又印发了《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方案》,该方案将进一步聚焦农村产品上行,优化上行服务、提升上行质量。

表2 安徽省近三年快递及网络零售额统计表

(三)直播带货浪潮,倒逼冷链物流提质增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很多地区农产品滞销,加上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县(市)长、国嘴、明星、网红直播带货成为时尚。安徽抢抓机遇,及时出台《关于促进线上经济发展的意见》,将“直播带货”写入“红头文件”,跻身全国线上经济发展先进行列。

有4G、5G及物联网,直播轻而易举,但若没有高效优质的智慧冷链物流系统支撑,直播带货只能让城市消费者看着货“眼馋”,收到货“心烦”,无法真正实现“早晨在地里(圈里)、上午在车上、中午在盘中”的消费体验,也不能从根本上帮农户解决“卖难”问题,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冷链物流成为安徽生鲜电商发展最大瓶颈

2019年8月2日,安徽在霍山县召开的全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现场会上,省长李国英肯定了全省农村电商的发展,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2]。但冷链物流的诸多短板却仍掣肘着生鲜电商的发展,进而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一)安徽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短板

1.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基础薄弱

首先,冷库库容和冷藏车辆不足。2018年,安徽全省已建成的冷库库容总量仅占全国的1.7%,人均库容0.014吨,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发达国家的1/10。万人冷藏车辆保有量0.45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不到发达国家的1/30。其次,冷链设施陈旧。部分冷库设施设备老化陈旧,大部分的储存设备功能不全,无法精准控制温度。最后,冷链综合应用率低。2018年冷链综合应用率不足10%,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水平[3]。

2.冷链产业市场集中度低

2017年各省市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公布,上海市是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最集中的城市,其次为广东省和北京市,百强企业数量超过5家的省份有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河北省以及河南省[1],安徽省不在其中。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CR10冷链物流企业进驻安徽的为数不多,安徽本土冷链物流企业无一上榜(见表3)。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却没有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引领市场,显然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严重不匹配。

表3 2017-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排名前十企业名单

3.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2017年8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4],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但实施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许多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做不到精细化、智能化。同时,由于行业智慧化信息平台建设迟缓,各企业如同信息孤岛,产业链各节点信息不能共享,阻碍了安徽省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发展。

(二)安徽冷链物流短板主要成因

1.农村地域特征,制约了大型产地冷链物流园区建设

安徽省地形地貌复杂,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其中,淮河平原、江淮台地丘陵、皖西丘陵山地、沿江平原、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在丘陵及山区,人口密度小,农业种植分散、面积小、经纬跨度大。项目组在金寨调研时,金寨县商务局领导就形容当地很多村的农产品“车子装不满、篮子装不下”。在这类地区,建大型产地冷链物流园存在选址、投资回收期等方面的障碍。

2.居高不下的成本,阻碍了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首先是冷链设施设备成本高。建造一座1万吨级的冷库,以现有的市场租金水平估算,至少需要15年才能收回成本,冷藏车价格也是一般车辆价格的2~3倍[3],大大削弱了企业更新设备的积极性。其次是成本占比高。据测算,当前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冷链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在3%~4%左右。最后,冷链途中损耗大。以果蔬为例,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损耗量高达15%(美国的损耗量约为5%),每年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5]。安徽冷链物流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本之高、损耗之大、利润之薄就不言而喻了。

3.系统固有的复杂性,延滞了冷链物流政策落地

冷链物流是一个涵盖多种技术的复杂产业链,涉及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邮政局、供销社,三大产业全覆盖。近两年时间,累计出台相关政策40余项,这些出自不同部门的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无缝对接”,需要多方协调、督查,而由于职能交叉,协调本身就是一个多方权责、利益博弈的过程,更增加了政策落地的难度。

三、补齐短板,构建安徽生鲜电商智慧冷链物流体系

(一)政府输血,补设施短板

1.筑牢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基石

产地预冷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程冷链体系的基石。由于缺乏产地分级、预冷、包装以及商品处理加工中心等,导致国内农产品流通半径小、货架周期短、附加值低[6]。据统计,目前我国预冷果蔬的占比仅为10%,而国外却高达95%~100%[7]。因此,必须大力投入产地预冷设施建设,保证生鲜农产品一采收(宰杀)即进入预冷库,迅速除去大量的田间热及动物体热。

2020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建议,财政部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专项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农产品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初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8]。建议安徽省比照路桥建设与使用模式,将预冷库建设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集预冷、分拣、清洗、分割、包装等流通加工为一体的智慧冷链仓储集配中心。利用RFID、传感器、PLC等,根据入库品种精准调节库内温湿度,如鲜鱼入库,调整为-3℃,90%~95%RH,鲜猪肉入库,则调整为0℃~1.1℃,85%~90%RH;在果蔬区,苹果-1℃~4℃,90%~95%RH,叶类蔬菜0~5℃,95%~100%RH等,在把好生鲜农产品流通品质保证第一关的同时,可以成倍提高库容利用率,降低设施成本。

2.财政补贴,畅通“最先100米”收货渠道

在丘陵山区,一家一户种养的生鲜农产品,在微信群或淘宝接单后,快递员利用智慧调温调湿小型冷藏快递车,直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取货,就近集中到产业园预冷库做配送加工,保证从田间(家中)到预冷库途中,产品品质不因温湿度受损。政府在给予快递企业购置小型冷藏快递车一次性补贴的同时,可以按取货票单给予订单补贴,鼓励快递企业深入偏远山村冷链取货。

(二)多措并举,补市场短板

冷链物流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信息复杂,必须要有非常成熟的、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网络,需要有面向全国乃至面向全球市场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相对于目前中国冷链CR10仅占5.62%,行业百强也只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而美国冷藏公司(USCS),拥有近22%的全球冷链物流市场份额,在美国九个州的不同地点提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分销服务[5]。冷链物流松散、碎片化的产业结构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不能适应当下快速增长的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整合优化市场资源。建议从CR10中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土地、金融、财政、税收、信息建设等措施,降低物流用地门槛和税收强度;培育几家发展潜力大的本土冷链物流企业,如安徽和合冷链、芜湖安得物流等;提高冷链物流企业准入门槛,淘汰设备落后、竞争力弱的小微企业,提升冷链产业集中度,进而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和服务品质。

(三)5G赋能、BDS助力,补信息短板

在社会需求不断加大与政策环境向好的共同驱动下,安徽省冷链物流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断链”却在拖后腿。要从根本上解决断链难题,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已实现快递信息查询,但信息仅限于店家发货、物流位置等,物流追踪大多具有延迟性,并非全程无缝对接。网购的生鲜农产品能追溯来自何地、何时采收(宰杀),但运输途中是否有断链、物流途中温湿度是否适宜,消费者无法知晓。将5G、BDS、融合传感器、RFID、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冷链物流全程信息精准展现,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实现生鲜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预冷库、冷链车、前置仓等要素的动态移动通信,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在现有快递查询系统基础上,插入新的功能模块,消费者在网上下单时就能看到所购商品是否采收(宰杀)、何时采收(宰杀)及采收(宰杀)现场视频,下单后能随时查看商品在各物流节点的温湿度等,一旦断链或温湿度变化,系统会有提示,若断链超过标准时长有权拒收。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断链难题,消费者才能真正“买得放心,吃得舒心”。

四、结 语

在本文收笔之时,又一重磅利好消息传来:安徽省合肥市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我们务必抓住这一契机,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分步落实《安徽省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制定的实施计划,着力构建安徽生鲜电商智慧冷链物流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助力,实现安徽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腾飞。

猜你喜欢

预冷冷链生鲜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生鲜灯的奥秘
差压预冷对夏秋蔬菜预冷效果评价
射流预冷试验用温度探针的设计与测试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