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2020-11-11赵普光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胜任村干部

田 静,赵普光

(青岛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首要位置”一词明确表明,人力资本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更是首要任务。在乡村各类人才中,村干部扮演了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双重角色”[1],既承担了国家政治使命,又负有经济任务,上要承接战略发展,下要贯彻执行“衔接”。

村干部主要指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主要村干部。村干部的胜任力高低关系到国家政策方针能否有效落地,关系到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更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村干部胜任力包含哪些?如何对村干部的胜任力实施测评?其目前胜任力现状如何?如何提升村干部的胜任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选取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这类主要村干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对村干部胜任力等级评价,并针对测评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村干部胜任力的对策。

一、文献综述

村干部是中国政治语境下的特有称谓,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对研究村干部胜任力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特征的概念,并主张用胜任特征测试预测人们的职业或生活成就,同时,提出基于胜任能力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2]。继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后,国外其他学者进入胜任力领域进行研究。Boyatzis指出,胜任力是个人固有的产生满足于组织环境内工作需要的潜在特征,直接决定了某一任职者是否能在岗位上取得出色的业绩,包括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等构成要素[3]。通过国外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在胜任力要素构成方面,几乎均认为胜任力素质应包含人格特质、知识、能力和动机等。此外,国外学者已不再满足对通用行业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而是在个体与组织两大框架下,逐渐对各行业、岗位胜任力进行研究,从而验证其在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培训及绩效提升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CNKI数据查询发现,2009-2019年,国内以“胜任力”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由352篇增长到916篇,但将文献查询范围限定在“村干部”+“胜任力”后,研究文献仅有14篇,说明对村干部胜任力领域的关注程度偏低。

目前,关于村干部胜任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存在问题探讨方面。例如,萧鸣政、顾志昊(2014)指出村干部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两委”班子不团结的问题,从而导致村干部缺乏工作活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工作合力[4]。此外,学者还对村干部胜任力包含的要素进行探究。例如,王玉萍(2015)从政治素质方面提出村干部应具备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能力[5];李志勤(2019)提出职业素质、工作经验、沟通能力、政治素养、执行能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等素质[6];郑玉兰等(2019)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体提出善学习、能力强、有情怀的素质标准[7]。

通过村干部胜任力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多通过定性分析得出胜任力模型,胜任力要素集中于知识、素质、能力和品德层面,这与国外胜任力要素研究较为一致,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文献梳理的村干部胜任力模型与要素

综上,国内外学者关于胜任力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胜任力的概念内涵、胜任力存在问题与包含的要素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定性研究得出村干部胜任力包含的要素,进而构建胜任力理论模型,缺少实证检验,且未将其应用于村干部胜任力现状的测评。此外,考虑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采用加权系数对胜任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实现对测评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性评价且可信度较高,并广泛应用于高校人力资源测评、企业绩效考核等领域。基于此,本文在以往村干部胜任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确定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村干部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确定村干部胜任力指标权重,并对村干部胜任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相应评价值和隶属等级。

二、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确定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文通过梳理村干部胜任力领域的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了村干部胜任力基本框架,结合行为事件访谈,在村干部胜任力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取村干部的胜任力要素。行为事件访谈主要使用STAR工具,请被访谈者就自己感觉最满意(成功)和最不满意(失败)的三件事情分别展开描述,并请被访谈者就村干部岗位要求、工作职责进行开放式建议。访谈共取得10份访谈录音,通过胜任力编码初步得出了包括57个项目的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对包含57个项目的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和一致性分析,从而实现对评价指标的进一步筛选。一般认为标准差与平均值比值大于0.2时,即被调研对象对该项胜任力的意见较为分散,一致性偏差,该项目应予以剔除[17]。基于此标准,共剔除7项胜任力。

通过文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得出了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至于所得出的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需要通过实证进行验证。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编制《村干部胜任力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对问题选项采用Likert量表5级计分制,5分代表非常重要、4分代表比较重要、3分代表一般、2分代表不太重要、1分代表不重要。要求被调查者对57项胜任力进行重要性评价。选取S市村干部进行实证调研,采取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67份。其中,村干部77人,对村干部工作较为了解的相关学者、政府工作人员、村民等共90人;性别方面,男性占比61.50%,女性占比38.50%;年龄方面,30岁(含)以下占比1.20%,31~55岁占比66.47%,55岁(含)以上占比32.33%。

(二)指标的筛选与分析

本文使用SPSS23.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考虑已有胜任力指标数量多、指标种类复杂,为有效找出影响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以及各个因子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本文将采取探索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一般用Bartlett球形度检验和KMO检验分析所探索指标是否适合进行探索因子分析。经分析,问卷的Cronbach’sα值为0.960,说明该问卷信度非常理想,可靠性较强。通过KMO值的观察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KMO值为0.926>0.5,同时,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的概率值为0.000<0.001,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适合进行探索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旋转法对问卷包含的50个胜任力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标准大于1,不限定因子提取数量,并剔除系数绝对值小于0.5的项目、在两个因子载荷上均大于0.5以及无法解释的项目,最终得出包含6个因子和29个项目的胜任力评价指标,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126%。6个因子方差贡献率以及旋转后的成分负荷矩阵如表3所示。结合成分负荷矩阵中6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根据每一个主成分中原始指标的系数值大小进行排列,并对其进行命名,确定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

表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续表3

三、村干部胜任力AHP-模糊综合评价

(一)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于上述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构建出村干部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如表4所示。考虑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原则,运用德尔菲法邀请10位从事村干部研究的学者与10位村干部,依据村干部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并对各目标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终得出各层次要素对上层次某要素的重要性次序,从而建立权重向量[18],结果如表5-表1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基于系统所包含因素及相关关系,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第二步:根据一定标度,构建两两判断比较矩阵

第三步:将判断矩阵按照列作归一化处理

第四步:将归一化的各列相加求和

第五步:将相加后得到的向量中每个元素除以n得到权重向量

那么求得的权重向量Wi=

表4 村干部胜任力层次结构模型

续表4

表5 B对A的指标评价矩阵及其权重变量

表6 C1-C5对B1的指标评价矩阵及其权重变量

表7 C6-C11对B2的指标评价及其权重变量

表8 C12-C15对B3的指标评价矩阵及其权重变量

表9 C16-C21对B4的指标评价矩阵及其权重变量

表10 C22-C26对B5的指标评价矩阵及其权重变量

表11 C27-C29对B6的指标评价体系及其权重变量

(二)村干部胜任力评价矩阵构建

在复杂系统中,由于考虑因素较多且各因素之间有明显的层次区分,因而采用多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矩阵。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建立评价子目标集

第二步:根据上述AHP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建立子目标权重分配集

第三步:各子目标B受到各个指标的影响,则建立相应指标集合

第四步:根据上述AHP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确定出各指标权重分配集合

第五步:选定与村干部胜任力状况相对应的评价因素集F

F=(V1,V2,V3,…,Vm)

第六步:请若干相关人员对各指标进行投票评级,得到评价矩阵Ui

基于已有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和层次结构模型构建评价因素集,确定村干部胜任力的指标隶属度。本文将评价等级划分为V1、V2、V3、V4和V5,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一般、合格和不合格”5个评价等级,并根据百分制原则,将不同等级纳入不同区间,计算出中位数,进而形成由评价等级和评价因素构成的村干部胜任力评价矩阵。其中,评价因素集F=(95,82,67,52,22.5),如表12所示;从村干部自评(10人)、村民他评(10人)两个评价角度对S市J区的村干部胜任力进行评价指标应用,最终获得S市J区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数据统计表,如表13所示。

表12 村干部胜任力评价等级表

由村干部胜任力指标权重表可以得到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准测层的权重向量W=(0.320,0.330,0.150,0.08,0.06,0.06),指标层的权重向量W1=(0.41,0.24,0.19,0.10,0.06),W2=(0.40,0.26,0.17,0.10,0.04,0.03),W3=(0.50,0.21,0.20,0.09),W4=(0.37,0.24,0.16,0.11,0.06,0.06),W5=(0.40,0.30,0.20,0.08,0.02),W6=(0.57,0.33,0.10)。

将村干部胜任力评价表转化为评价向量,汇总“个人品质B1”类5个评价向量C1=(0.45,0.25,0.30,0.00,0.00),C2=(0.15,0.35,0.30,0.20,0.00),C3=(0.25,0.65,0.05,0.05,0.00),C4=(0.35,0.50,0.10,0.00,0.05),C5=(0.30,0.30,0.20,0.15,0.05),得到评价矩阵U1,如下所示:

同理可归纳剩余评价矩阵U2、U3、U4、U5、U6。

(三)村干部胜任力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上述AHP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依据指标相对应的权重向量和评级矩阵,计算出各子目标综合评价向量,并形成子目标评价矩阵,最终求得总目标评价向量,确定最终隶属等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依据指标相对应的权重向量和评价矩阵,可以计算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向量。公式为:En=Wn×Un,通过计算得出:

E1=W1×U1=(0.321,0.378,0.227,0.067,0.008)

E2=W2×U2=(0.330,0.238,0.314,0.087,0.032)

E3=W3×U3=(0.176,0.210,0.313,0.229,0.074)

E4=W4×U4=(0.477,0.240,0.234,0.032,0.018)

E5=W5×U5=(0.379,0.239,0.333,0.034,0.015)

E6=W6×U6=(0.406,0.218,0.366,0.010,0.000)

第二步,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可得到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向量X

计算准则层得分:F×En

个人品质=(95,82,67,52,22.5)×

同理可计算:

政治素质=F×E2=77.103,知识素质=F×E3=68.351,能力素质=F×E4=82.668,岗位素质=F×E5=80.020,价值导向=F×E6=81.488。

第三步,计算综合评价值。

综合评价矩阵B=W×X=(0.323,0.278,0.283,0.090,0.026)

综合评价值S=F×B=(95,82,67,52,22.5)×

(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S市J区村干部胜任力综合评价值为77.69,评价等级为良好,整体胜任力素质仍有提升空间。具体分析准则层得分,可以看出该区村干部政治素质(77.10)和知识素质(68.35)得分稍低,均低于综合评价值(77.69),且知识素质处于一般等级。因此,将得分较低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素质进行得分计算并排序,结果如表14所示。经过分析,该区村干部的政策贯彻执行能力(66.85)、政治信念(71.20)和政治敏锐度(71.98)得分较低,处于一般等级;知识素质层面,除管理知识(79.15)外,财税知识(62.35)、技术知识(70.33)、经济知识(71.13)均处于一般等级。可见,该区村干部胜任力虽整体处于良好等级,但其政治素质和知识素质偏差。

表14 B2-B3指标层得分及排序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村干部胜任力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文献法梳理村干部胜任力指标,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归纳,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村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验证,得出包括个人品质、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岗位素质和价值导向6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

(2)运用AHP层次法分析构建村干部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政治素质(33%)、个人品质(32%)、知识素质(15%)、能力素质(8%)、岗位素质(6%)、价值导向(6%)。

(3)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村干部胜任力各层级评价值与综合评价值。可以看出:①村干部胜任力素质整体较好。模糊综合评价值为77.69,处于良好等级。②村干部政治素质有待提升。政治素质评价值为77.10,略低于综合评价值,处于良好等级。其中,政策贯彻执行能力(66.85)、政治信念(71.20)、政治敏锐度(71.98)评价值偏低,处于一般等级。③村干部知识素质有待提升。知识素质评价值68.35,低于综合评价值,处于一般等级。其中,财税知识(62.35)、技术知识(70.33)、经济知识(71.13)评价值偏低,处于一般等级。

村干部政策贯彻执行能力和政治敏锐度偏低会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大,工作效率偏低,造成领悟政策精神不准确,甚至异化政策的行为,从而错失为村庄谋发展的机会,浪费发展资源。政治信念作为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更被认为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村干部作为村集体的当家人,如政治信念不强可能会导致消极治理、权力滥用,既影响干群关系,又影响乡村发展与建设。村干部知识素质偏低与目前村干部“重实践轻理论”的观念密切相关,且村干部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对新知识的接受度和接受能力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知识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新型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二)对策建议

1.提升村干部政治素质

(1)注重村干部政治素质考评。村干部选拔应注重政治素质考评,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首先,应对村干部严把政审关,并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村干部政治表现特别是政治言论表现;其次,通过面试法、多维度评价法、心理测验法、结果评价法等评价村干部政治素质现状。此外,村干部政治素质考评应重视群众意见,加强民主评议,同时注重网络平台意见的核查与反馈。

(2)加强村干部政治素质培训。通过对村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坚定村干部政治信念,增强村干部政治敏锐度。同时,考虑村干部任务繁重、时间紧和无法长期离岗等情况,可通过定期在线上党课、开展主题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等对村干部理论学习进行监督、考核。

(3)巩固村党支部制度建设。通过巩固村民自治制度、党支部会议制度以及村务监督制度提升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廉政教育活动以及专题学习活动等,提高村干部政治敏锐性。

2.提升村干部知识素质

(1)开发针对性培训课程。目前村干部培训课程存在同质化问题,建议根据村干部胜任力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课程培训,且培训课程应根据胜任力内容进行设计。如针对性开设“农村财税制度与政策”“农村产权与金融”“合作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满足村干部对经济知识的需求。知识课程的开发应以村干部实际需求为基础,坚持“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制定精准化培训方案,强化知识的熟悉、掌握与运用。

(2)设置多样化培训方式。除课堂讲授外,可灵活设置多种培训形式,如挂职、参观等,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训教员既可以从高校、企事业单位选取理论水平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可以从村干部群体中挑选优秀人员担任,使知识培训更具实践性;村干部知识培训还应注意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和运用,对考核优秀者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奖励和表彰,使知识培训更具激励性;对考核一般者和不合格者进行谈话训诫甚至通报批评,由此产生危机感,使知识培训更具竞争性。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胜任村干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