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膜癌病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与免疫组化诊断价值分析

2020-11-11高标李相磊马春燕黄利娜刘妍高园林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发灶脑膜卵巢癌

高标 ,李相磊 ,马春燕 ,黄利娜 ,刘妍 ,高园林

(开封市中心医院1.检验科;2.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1)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又称脑膜转移癌或癌性脑膜炎,在实体肿瘤患者中患病率约为4%~15%,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特殊分布类型之一,是肿瘤细胞通过血行转移或脑脊液散播浸润脑膜和脊髓膜,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大脑皮质而发生一种恶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脑、脊髓受损和脑神经症状, 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2]。MC 起病隐匿,转移形式较为特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一般颅内无实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选取55 例MC 患者,以所有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为检测基础,分析CSF 细胞学在MC 中应用价值,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20(CK20)、癌胚抗原(CEA)、新天冬氨酸蛋白酶 A(Napsin 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细胞角蛋白7(CK7)6 种肿瘤标记物在 CSF 中定位表达,为寻找MC 原发灶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8 月-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55 例MC 患者,均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CSF 细胞学检查证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预估生存期<6 个月者、休克者、可疑颅内占位病变、脑疝、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26 例,女29例,年龄 38~78 岁,平均 50.18±6.09 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7~129d, 平均 55.79±27.90d。 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 主要仪器 罗氏COBAS C70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置于美国罗氏公司;FMU-6 细胞涂片离心沉淀仪购置于西安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奥林巴斯CX31 型光学显微镜均购置于上海北昂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1.2.2 主要试剂 瑞吉氏染液购置于珠海索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抗人EMA 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K20 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EA 单克隆抗体;鼠抗人Napsin A 单克隆抗体; 鼠抗人TTF-1 单克隆抗体(8G7G3/1);鼠抗人CK7 单克隆抗体均购于北京中杉科技有限公司。

1.2.3 CSF 常规细胞学检查 腰椎穿刺第3 管进行细胞学检查,留取5mL 脑脊液,采用改良牛鲍氏计数盘进行白细胞计数,应用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CSF 细胞玻片 7 张。

1.2.4 CSF 生化检查 腰椎穿刺第2 管, 进行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水平检测。

1.2.5 CSF 细胞学、 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标本均严格按SOP 文件操作。

1.2.6 结果判定 ⑴瑞吉氏染色阳性标准: 发现肿瘤细胞。 细胞形态学特点:细胞大小不一,细胞体大,胞核常偏向一侧,胞浆着色变深,富含空泡,多为蓝色,黑色素瘤细胞浆内显示黑色素颗粒沉着,部分患者可显示丝状分裂,核浆比例增大,核仁清晰,核染色质变粗,染色加深,核异型明显,双核或多核,肿瘤细胞较多患者细胞聚集为团簇状,见图1、2。⑵TTF-1 阳性标准: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当细胞质存在表达时,细胞核表达强度高于细胞质方可评定为阳性; ⑶EMA、CK20、CEA、Napsin A、CK7 阳性标准:未分化或低分化腺癌EMA 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 高分化腺癌EMA 呈膜型分布,细胞膜、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弥漫性非颗粒状细胞质染色判为阴性,CK20、CEA、Napsin A、CK7 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图1

图2

1.3 观察指标 ⑴瑞吉氏染色结果。 ⑵临床症状、脑脊液常规与生化检查、肿瘤原发病灶分布情况。⑶EMA、CEA、CK7 诊断 MC 灵敏度、 阳性预测值。⑷EMA、CK20、CEA、Napsin A、TTF-1、CK7 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 表示、χ2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瑞吉氏染色结果 55 例MC 患者瑞吉氏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其中 27 例(49.09%,27/55)首次腰穿发现肿瘤细胞,28 例(50.91%,28/55)经反复腰穿发现。

2.2 临床症状、CSF 常规与生化检查、 肿瘤原发灶分布情况 MC 首发症状以头痛(83.64%)、恶心/呕吐(78.18%)、精神改变(78.18%)、脑膜刺激征(63.6 4%)、意识不清(47.27%)、听神经受累(32.73%)为主, WBC、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水平均伴有不同程度异常,肿瘤原发灶为肺癌(34.55%)、乳腺癌(25.45%)、胃癌(21.82%)、卵巢癌(18.18%),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CSF 常规与生化检查、肿瘤原发灶分布情况(n=55)

2.3 诊断 MC 情况 55 例 MC 患者中,EMA 阳性45 例,CEA 阳性 29 例,CK7 阳性 33 例,EMA+CEA阳性 47 例,EMA+CK7 阳性 50 例,EMA+CEA+CK7阳性 53 例 。 EMA、CEA、CK7、EMA+CEA、EMA+CK7、EMA+CEA+CK7 检测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灵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EMA+CEA+CK7 检测灵敏度高于任何单一或两两联合灵敏度 (P<0.05)。 见表2。

表2 各指标诊断灵敏度与阳性预测值(n=55)

2.4 各指标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 EMA 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K7 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CK20 在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胃癌中阳性表达率 25.00%(P<0.05);CEA 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0,低于胃癌、卵巢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66.67%、100.00%、52.63%(P<0.05);Napsin A 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84.21%(P<0.05);TTF-1 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73.68%(P<0.05)。 见表3。

3 讨论

MC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病情进展较快,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MC 临床症状表现出多样化,本研究中首发症状以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改变、脑膜刺激征、意识不清、听神经受累为主,其中头痛占83.64%,患者多为阵发性头痛,较为剧烈, 以转移性疼痛或全头部胀痛为表现形式,随着疾病进展,头痛时间逐渐延长,出现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伴有喷射性呕吐,63.64%患者早期即出现脑膜刺激征,其原因与癌细胞转移至脑膜后导致局部炎性反应,诱发颅内压变化,影响脑脊液循环有关。 当癌细胞随血管间隙进入脑实质,可出现精神变化、意识障碍,当癌细胞侵犯脊神经和脑神经,可导致听神经受累、视力障碍等[3,4]。但以上特征表现在较多疾病中均可呈现,缺乏特异性,单一依赖临床症状无法对MC 进行诊断。

以往研究证实,MC 患者常表现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或正常,蛋白含量增加,葡萄糖与氯化物水平降低[5-7]。 本研究CSF 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中,72.73% MC 患者压力增高,WBC 水平均低于100×106/L,70.91%患者蛋白含量低于0.45 g/L,72.73%患者葡萄糖含量低于 2.5mmoL/L,52.73%患者氯化物水平低于118mmoL/L,与以往研究基本相符,但这些特征易与脑膜炎混淆,因此需进行CSF 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 米芳等[8]研究指出,CSF 癌细胞第一次腰穿后阳性率为45%左右,第二次腰穿阳性率为80%左右,3 次腰穿后阳性率在90%以上。 本研究55 例患者瑞吉氏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其中49.09%首次腰穿发现肿瘤细胞,其余患者经反复腰穿发现, 提示反复腰穿进行CSF 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阳性率。此外MC 病理类型以腺癌、鳞癌为主,文献报道指出,MC 原发灶来源日本主要为胃癌,欧美主要为乳腺癌,国内以肺癌为首[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病灶肺癌占34.55%,乳腺癌占25.45%、胃癌占21.82%、卵巢癌占18.18%,与以上报道相符。

目前CSF 细胞学检查被认为是诊断疾病金标准,但肿瘤细胞不一定出现在CSF 中,故首次腰穿阳性率较低。 既往资料显示,14.3% MC 患者需进行反复多次腰穿才可发现癌细胞[11]。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⑴疾病早期癌细胞脱落至CSF 数量较少;⑵MC 以软脑膜受累较为常见,腰穿留取标本相距软脑膜较远,一次腰穿不能反应疾病状态;⑶CSF 流畅不通,肿瘤细胞分布不均匀,具有一定随机性。因此对疑似MC 患者进行反复多次腰穿对疾病早期诊断是必要的。 常规细胞学检查以细胞形态学特点为诊断基础,具有简单直观特点,但癌细胞多附于脑膜脊膜或漂浮于脑脊液, 增生繁殖无束缚性,形态特征发生了变化,部分癌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较难与退化细胞、反应性细胞区分,且MC 原发肿瘤类型较多,依靠单一CSF 细胞形态难以明确原发病灶[12]。

表3 各指标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n=55)

EMA 存在于各种类型正常上皮中, 在上皮分化肿瘤、某些恶性淋巴瘤中亦有表达;CEA 广泛存在于各种上皮样肿瘤;CK7 表达于上皮源性原发与转移肿瘤细胞、正常上皮中,因为其细胞转化过程中保持免疫学特性和亚微结构,故可用于鉴别癌细胞来源[13]; CK20 被认为是膀胱移行上皮肿瘤和胃肠道肿瘤较为特异的标志[14];Napsin A 特异性表达于正常肾和肺中,肿瘤组织中,其多表达于肺癌[15];TTF-1 主要表达于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肺泡细胞、甲状腺细胞等[16]。 本研究尝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6 种肿瘤标记物在CSF 中定位表达,结果发现 EMA、CEA、CK7、EMA+CEA、EMA+CK7、EMA+CEA+CK7 诊断MC 阳性预测值均为100%,EMA+CEA+CK7 诊断MC 灵敏度高于任何单一或两两联合灵敏度(P<0.05),提示 EMA+CEA+CK7 联合检测可对MC 进行辅助性诊断。 而CK20 在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胃癌中阳性表达率 25.00%(P<0.05),说明 CK20 阳性提示MC 原发灶为胃癌可能性较大;CEA 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0,低于胃癌、卵巢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66.67%、100.00%、52.63%(P<0.05), 说明 CEA阴性提示原发灶为乳腺癌可能性较小;Napsin A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84.21%(P<0.05),说明 Napsin A阳性提示原发灶为肺癌可能性较大;TTF-1 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73.68%(P<0.05), 说明 TTF-1 阳性提示原发灶为肺癌可能性较大。

综上所述,MC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CSF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应开展CSF 细胞学检查,EMA+CEA+CK7 可用于MC 辅助性诊断,CK20、CEA、Napsin A、TTF-1 有助于MC 原发灶鉴别。 本研究不足之处是因CSF标本留取量较少,未对6 种肿瘤标记物进行各种组合免疫组化,取得成果仍需大样本量实验验证。

猜你喜欢

原发灶脑膜卵巢癌
外伤撞头莫轻视硬脑膜下或血肿
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伴听神经侵犯的肺腺癌脑膜转移的T1-SPACE或T1-CUBE MRI强化特点分析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初始不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18F-FDG PET/CT 检测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原发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