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的血清组织蛋白酶S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20-11-11陈嘉俊佘秋民赵冰王希上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蛋白酶抗体血清

陈嘉俊,佘秋民,赵冰,王希上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105)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能够预防和医治的肺部疾病,近年来研究证明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旗鼓相当”的慢性疾病,包括慢阻肺在内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1-3]。

肺功能检查是确诊COPD 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最重要的检查,还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价,但肺功能检查的效果与临床医生是否经验丰富、患者是否积极配合等有很大关系,目前临床上对COPD 进行诊断、分级、评估和预后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此从血液中检测COPD 特征性生物标记物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4]。 有研究表明,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OPD 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cat S 可加快COPD 肺气肿的产生与小气道重塑,并且参与COPD 的发生发展[5]。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血清cat S 含量与COPD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关系,评价其作为实验室检测指标在COPD 辅助诊断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COPD 组 选择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9 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部随诊的COPD 病患73 例(男 45 例,女 28 例),年龄在 55~84 岁;平均年龄为70±7.6 岁,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除其他疾病外,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s 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时,表明持续气流受限。 再根据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将COPD 组分为Ⅰ~Ⅳ级,Ⅰ级有16 例,均为轻度慢阻肺, 数据显示FEV1/FVC<70%但FEV1≥80%预计值;Ⅱ级有26 例,均为中度慢阻肺,数据显示50%≤FEV1<80%预计值;Ⅲ级有24 例,均为重度慢阻肺,数据显示30%≤FEV1<50%预计值;Ⅳ级有7 例,均为极重度慢阻肺,数据显示FEV1<30%预计值,时常伴随慢性呼吸衰竭症状。

1.1.2 对照组 设置 54 例,男 28 例,女 26 例,年龄在 51~80 岁,平均年龄为 65±10.2 岁,而且都为同一时期本院健康检查中确定的基本健康者。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2 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其中包含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等资料。

1.2.2 血清cat S BA-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用cat S 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的cat S 多克隆抗体作为结合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亲合素(SA-HRP)为酶标记物,TMB 作为底物,重组人cat S 作为校准品,经工艺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血清cat S BA-ELISA 法。 cat S 单克隆抗体、兔抗 cat S 多克隆抗体、SA-HRP、 重组人 cat S、TMB 显色底物均由深圳市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供应[15]。

1.2.3 临床样本测定 COPD 组和对照组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置-20℃冻存。 用上述方法检测cat S 浓度。

1.6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2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而计数资料使用数量或百分比表示。 只有两个组合之间相比较就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若是多个组合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血清 cat S 与 COPD 关系;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中cat S 水平对COPD 诊断价值。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 COPD 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有年龄和是否吸烟, 两组间的性别与BM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2 组血清cat S 水平比较 COPD 组血清cat 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COPD 组与对照组血清中cat S 水平比较

2.3 cat S 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血清中cat S 水平作为因变量,COPD 分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吸烟作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经逐步后退分析,对性别、年龄、吸烟因素进行校正后,COPD 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中cat S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 见表3。

表3 cat S 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3 不同严重程度COPD 患者血清cat S 水平比较四组间血清cat S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F=22.69,P<0.01),其与 COPD 严重程度相关;cat S 水平: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1),表明血清 cat S 水平与COPD 病情程度成正比。 见表4。

表4 不同COPD 分级患者血清中cat S 水平比较

2.4 ROC 曲线分析 血清 cat S 诊断 COPD 的ROC 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当切点设定为≥10.53μg/L,灵敏度76.9%,特异性92.6%。见图1。

图1 cat S 的 ROC 曲线

3 讨论

慢阻肺(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慢阻肺的诊断多根据临床表现,缺乏量化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是一种定量指标,可靠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慢阻肺的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7]。 目前,临床上也对多种血清学指标和COPD 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马原、田玉恒考察了慢阻肺患者 HDAC2、IL-8、TNF-α水平变化[8];范维、袁本林等探讨了血清PCT、UA、CRP、WBC 和 Glu 等指标的浓度变化对 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9,10];刘芳[11]研究了血清 hs-CRP、IL-6、PCT 及脂联素联检在 COPD 中的应用价值;徐辉等[12]的研究也揭示了组织蛋白酶S 表达水平可能与COPD 病情有关。组织蛋白酶S(Cat S)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重要一员,是单链蛋白,由225个氨基酸组成,其相对分子量为24.8KDa,与多种疾病的产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13]。 本研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了cat S BA-ELISA 检测方法,包被抗体采用cat S 单克隆抗体,结合抗体为生物素标记的cat S 多克隆抗体,经方法验证,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等指标均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 对比S.N.Kehlet[14]等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BA-ELISA 法借助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效应[15]在常规ELISA 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放大,检测灵敏度更高。

本研究对73 例COPD 患者和54 例对照组的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COPD 组血清 cat S 为18.02±8.73μg/L,健康对照组 7.83±2.20μg/L,显示COPD 患者血清中cat S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P<0.01);对 cat S 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将COPD 分组(COPD组、对照组)、年龄、性别(男、女)、吸烟因素(吸烟、不吸烟) 等变量均纳入初始的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只有在逐步后退分析中P<0.1 的变量被保留,由此产生的模型最终只保留了与血清cat S 相关的两个变量COPD 分组和吸烟因素, 而且在对年龄、性别(男、女)、吸烟因素(吸烟、不吸烟)等变量进行校正后,COPD 组的血清中cat S 水平仍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标准化系数 B=0.449,P<0.01),且吸烟者的cat S 水平也较不吸烟者高(标准化系数B=0.409,P<0.01);将Ⅰ~Ⅳ级不同程度 COPD 患者血清cat S 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显示Ⅰ~Ⅳ组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 患者cat S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9,P<0.01), 而随着 COPD 病情加重,cat S水平也逐渐上升, 显示cat S 水平与COPD 病情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这与李耕谊等[16]研究结果一致;经 ROC 曲线分析,AUC 为 0.905,以约登指数最大为原则,最佳临界值 Cat S>10.53μg/L 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2.6%。上述结果说明血清组织蛋白酶S 项目可作为实验室对临床检测慢阻肺的一项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COPD 患者血清cat S 浓度具有异常升高表现,且病情程度越重,患者cat S 水平越高,可为COPD 患者临床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蛋白酶抗体血清
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肉小肽的工艺条件研究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