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0-11-11周强
周强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 铜梁 402560)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侵犯人体皮肤、粘膜、血液、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多个部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规范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大量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目前国内关于MRSA 的报道很多,但是其耐药的抗菌素种类和耐药率在不同医院、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3]。因此, 了解分析我院MRSA 的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意义重大。 本文收集我院2014 -2017 年分离出的MRSA 菌株,对其标本来源、分布、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我院2014-2017 年患者临床微生物送检样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作质控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珠海迪尔);血平皿、巧克力平皿等(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 标本包括痰液、 分泌物、脓液、尿液等,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样本的送检和细菌的培养分离,珠海迪尔全自动微生物培养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
1.4 MRSA 的检测 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8)[4]推荐的方法判断 MRSA。
1.5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珠海迪尔96STAPH 板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试验方法与结果判读参照CLSI2018[4]中规定进行。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 5.6 和SPSS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SA 的检出率 2014-2017 年临床样本共分离出 SA507 株,其中 MRSA161 株。 4 年 MRSA 的检 出 株 数 分别 为 23、34、42、62, 检 出 率 分 别 为19.17%(23/120)、26.15%(34/130)、34.43%(42/122)、45.93%(62/135),具体见图1。 4 年间 MRSA 的检出率由19.17%上升为45.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MRSA 标本分布构成 分离出161 株MRSA的标本中痰液占50.93%(82/161)、分泌物占44.72%(72/161)、血液占 1.24%(2/161)、胸腹水占0.62%(1/161)、尿液占 0.62%(1/161)、脓液占 1.24%(2/161)、其他占 0.62%(1/161)。
图1 2014-2017 年MRSA 的检出株数和检出率
2.3 MRSA 科室分布构成 MRSA 在不同临床科室的构成比分别为:儿科32.92%(53/161)、皮肤科13.66 %(22/161)、呼吸内科 17.39%(28/161)、神经内科 9.32%(15/161)、重症科 8.70%(14/161)、耳鼻喉科 4.97%(8/161)、肿瘤科 4.35%(7/161)、普外科2.48%(4/161)、 肾病内科 1.86%(3/161)、 感染科1.24%(2/161)、神经外科 1.24%(2/161)、其他科室1.86%(3/161)。
2.4 2014 -2017 年MRSA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 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内、林可霉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的耐药率均8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低(16.15%),对利福平耐药率也较高,为65.8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见表1。
表1 2014-2017 年MRSA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毛囊、皮脂腺管、鼻腔和肠道中,是呼吸道、败血症以及伤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5]。 据报道医护人员的鼻腔带菌率达 80-100%[6], 从1961 年临床上首次分离出 MRSA 以来[7],截止 2010 年 MRSA 占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已增至50%[8],由于其变异性和多重耐药性, 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点和难点[9]。 本研究对我院2014-2017 年分离出的MRSA 菌株的来源、分布、耐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4 年MRSA 平均检出率为31.76 %, 此结果低于国内其它地区[10,11]。 2014-2017 年我院 MRSA 的检出率由19.17%上升为45.93%,可见MRSA 在我院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2017 年MRSA 的检出率为45.93%,与吴昀[12]报道的46.1%接近,低于贾杰[13]等、王丽珍[14]等报道的54.1%和60.37%。 这种差异可能与地域、医院等级、医院科室结构、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等相关。
本文中MRSA 的临床样本来源以痰液最多占50.93%,其次是分泌物占44.72%,说明 MRSA 的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为主,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15-17]。MRSA 分布科室广泛,检出率最高的是儿科(32.92%),其次是呼吸内科(17.39%)。 这可能与儿童免疫力较低、上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率高、易致医源性感染等因素相关;呼吸科病人口咽分泌物不易排出,易误吸或下行感染引起肺炎;当然这也与病人病情轻重、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从药敏试验检测的结果可知MRSA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内、林可霉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的耐药率均8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低(16.1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不同抗菌药物对MRSA 敏感性不同,这主要与菌内含有的耐药基因相关,这提示我们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限制使用万古霉素等对MRSA 敏感的抗生素,以防止其产生耐药性,同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减轻病人负担。
综上,我院的MRSA 菌株检出率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常用抗菌素呈多重耐药性,尤其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这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汇总分析实验数据,掌握菌株在医院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减少MRSA 的产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