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预防
2020-11-11北京市隆福医院治未病科助理研究员丁秀芳
◎文/北京市隆福医院治未病科助理研究员 丁秀芳
北京市隆福医院院长 卢艳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根据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其传染性强等特点,祖国医学中属于“瘟疫”范畴。如《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说明疫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时行病邪,又称为“疠气”“疫毒”“毒气”等,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为更好地做好预防,现从中医角度分析如下:
病因
疫疠之气,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部分发病者的体质与年龄导致其存在着一定的易感性。如根据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这表明年长者更易感,或患病后进展较快;年长伴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病或重型化,或某些病者症状更易显现出来,既有临床症状,又有核酸检测阳性,胸片显示肺部异常(磨玻璃样影);而有的病者核酸检测阳性,但临床症状不甚明显。此外,临床观察发现并非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获病,易感者可能与体内伏邪或抵抗力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特别是老年人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衰退,一体多病,基础疾病多,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更易感,正如《黄帝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预防
中医关于防病防疫的理念,可用《黄帝内经》里的话概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由此可见古代中医预防措施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方面:固护正气;另一方面:避其疫疠之气。主要措施汇总如下:
1.调畅情志:《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情志过激可伤及人体五脏六腑。因此,心态平和,情绪乐观时,则心安神定,脏腑功能协调,对预防生病或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的心理疏导即属于此范畴。如在疫情当下,即使非疫区或者发病较少区域的人仍有恐慌心理,无密切接触史,仅外出片刻即觉胸闷不适、咳嗽、乏力等,待情绪平稳后几日便一切正常,此乃恐伤肾,子犯母(肺)气。
2.饮食有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因此,不太过油腻,清淡饮食,饮食平衡,有利于经络气血畅通运行,不易发病。
3.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日常生活及起卧作息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素问·宣明五气》中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封城禁行期间,不可过度劳作,要做到适度运动锻炼,增强体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或减少接触外邪。
4.避其毒气:《素问·刺法论》中有: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避其毒气。”因此,相关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现今某些区域仍持续的封城以及其他的隔离措施等。
以上为非药物干预的预防措施,涉及药物方面的预防措施则有:
1.香囊或药枕:使用带香味的中药袋,如丁香、荆芥、紫苏、苍术、玉兰花、细辛、草果和石菖蒲等,装入香囊中或碾成粉末放入袋内随身携带使用,也可做成药枕。
2.中草药足浴:将中草药放入沸水中浸泡,温度适宜时放入药液中浸泡,浸泡脚约20 分钟。
3.代茶饮:如可用黄芪、炒白术、金银花、陈皮、板蓝根、连翘、藿香叶等,如是儿童,可将药茶用量减半。
4.中成药类:则可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胶囊等(儿童则剂量减半)。
5.中药烟熏法:可用苍术、白芷、艾叶点燃烟熏。
6.可根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预防1 号方(黄芪10 克,桑叶、菊花、麦冬各3 克,陈皮2 克)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