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教材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第一小学校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也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这一点,我觉得相当重要。学生心理负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光学习上的就有很多方面,胆怯引起的,学习遇到困难造成的等等。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为人师者就应付出自己的爱,以多种身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负担,让其适应学习环境,更好地学习。

2 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心理是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话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语文课在有爱国主义内容的课文时,教师要洋溢着正义之情、爱国之情,以你的爱国之情的曲折起伏去叩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你的心情激荡澎湃。讲课时,常常给学生恰到好处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这都使学生倍受鼓舞;有时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如果教师适时讲一个小笑话,则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习个体作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从而对学习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3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小学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例如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在语文课上结合教材安排插入一年级入学时“自我介绍”游戏(我叫某某,我住在某处,我是某校一年级某班学生,我喜欢干什么),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孩子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4 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同样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我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5 引导学生心情宣泄

喜怒哀乐每人都有,然而多数人特别害怕把自己内心展示出来。殊不知这些情感累积太多,人是受不了的。尤其是小学生,情感易外露,自控力差,易怒易喜,你再叫他控制不能宣泄感情,他们自然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叛逆的举动,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学习这一重要任务完成好,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老师、同学、家长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有时这些人不一定会及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有些孩子也不会把心事说给别人听,所以作文本、日记本就成了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在实施过程中,我利用作文的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力求把教学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我常常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妈妈,您听我说》等。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发现、纠正了一些学生的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及早地摆脱消极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让孩子们充满乐观和自信地生活。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教材
教材精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