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蚕丝被》标准检测专题:丝绵长度项目如何做?
2020-11-11陈松,戴颖
今年5月1日,GB/T 24252—2019 《蚕丝被》标准正式实施。相比于2009年版本,此次蚕丝被的标准进行了大范围的修订。针对目前产品的问题,新增了很多检测项目。那么对于新增的项目,检测机构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刊邀请了苏州纤检院和苏丝集团的蚕丝检测专家进行了解读。
陈松,男,1970年4月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纺织工艺及产品研究开发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主持两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参与和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著论文多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任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1 蚕丝被标准10年后启用新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对于规范市场产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以您的经验,目前市场上蚕丝被产品主要不合格项目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从最近几年的监督情况来看,参照GB/T 24252—2009,蚕丝被质量安全问题集中在纤维含量、填充物品质(包括丝绵长度等)和填充物质量偏差率等几个项目上。例如,以2019年上海市蚕丝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为例,一共抽检60批蚕丝被,60批中有5批纤维成分含量检测项目不合格,有10批次填充物质量偏差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合格样品中,最大的偏差为-40.7%。另外更有一些蚕丝被的使用说明(标签)不规范,建议将信息补充齐全。
蚕丝被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商家在生产蚕丝被的过程中为了利益不顾品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和缺斤短两。有的厂家以非蚕丝纤维替代蚕丝纤维,如粘纤、棉、木棉等纤维;有的明示标签是桑蚕丝,但是却以柞蚕丝替代桑蚕丝,柞蚕丝纤维粗、价格低,亲肤性和悬垂性远远低于桑蚕丝,不法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柞蚕丝冒充桑蚕丝,欺骗消费者;有的用混合蚕丝替代纯蚕丝,产品采用包芯或层铺的方法,丝胎外层使用品质较好的桑蚕丝绵长丝绵,中间层则是品质低的蚕丝绵,甚至是短丝绵、旧面料回收蚕丝、柞蚕丝绵、聚酯纤维、棉、粘纤等其他纤维。少数产品仅在胎套拉链开口处包覆少量品质较好的丝绵,以蒙混普通消费者。还有一些蚕丝被缺斤短两,填充物质量明显低于标称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部分蚕丝被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明确标注填充物质量,混淆毛重、净重概念,误导消费者。
戴颖,女,1988年2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多年来从事纺织品检测工作,涉及成分、物理、色牢度、羽绒等多个领域,主持、参与多个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发表论文数篇,发明专利2项,获得“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苏州市检测行业技能竞赛(纺织品检测)一等奖”“苏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奖项。
2 最近市场上有很多低价的蚕丝被,标注“短丝绵”,请问短丝绵和长丝绵的被子有什么区别?对质量有哪些影响?
众所周知,天然的桑蚕丝是蚕宝宝吐出的长丝纤维,长度大于30cm,但是在桑蚕丝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下脚料,例如蚕茧的最里层和最外层,蛹衣、蛹衬等,另外还有一些无法缫丝质量较差的疵茧,例如黄斑茧、 柴印茧、印头茧、烂茧等这些次级蚕茧在加工过后可以形成短丝绵,短丝绵的原料来源多方面,将这些各种次级原料经过整合加工,需经过漂白、开松等多道工序处理,制成的丝绵光泽度差,稍显粗糙,有筋条,手感差,容易扯断,使用时间长了容易板结,而且不具有长丝绵在蚕丝被中良好的抱合性。
由于下脚丝绵成本低,一些企业就采用漂白加工的下脚丝绵冒充双宫茧丝绵,使得蚕丝被质量下降,严重的会使蚕丝被达不到标准要求。
3 新标准中引入了“丝绵长度”考核项目,对蚕丝被产品有何意义?
2009版《蚕丝被》标准中描述丝绵长度比较简单,对于优等品和一等品只是描述了“填充物应是长丝绵或中长丝绵”,对于合格品无要求,对于长丝绵、中长丝绵的界定比较模糊,无丝绵长度具体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方法参考依据和技术要求。针对这一问题,2019版蚕丝被标准增加了丝绵长度的具体指标要求。在20cm以上中长丝绵含量、5cm以下短纤维含量、平均纤维长度、3cm以下短纤维含量等几个关键指标上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旨在杜绝使用回收蚕丝的黑心丝绵材料或者劣质下脚料作为蚕丝被的填充物。这些填充物来源不明,纤维长度较短,价格低廉,加工环境恶劣,对于质量和品质没有层层把关,很有可能含有大量杂质和有害化学成分,长期使用不但没有蚕丝被的特征优势,反而可能会侵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4 据了解,“丝绵长度”的测试方法受到各界普遍关注,请您介绍下该项目的具体要求?
新标准中对丝绵长度的指标要求更加具体,从丝绵长度上分为长丝绵、网状中长丝绵、絮状丝绵、绢制丝绵等4类,其中长丝绵和网状中长丝绵都比较明显,可以简单地目测手扯判断。而对于絮状丝绵和绢制丝绵,新标准则对具体丝绵长度指标做出了要求,尤其针对20cm以上中长丝绵含量、5cm以下短纤维含量、平均纤维长度、3cm以下短纤维含量几个关键性指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这几项指标的原因是回收料和部分劣质下脚料制成的蚕丝绵的显著特征就是丝绵长度较短,而且有些原料前期从老旧真丝面料、服装中打散再制成填充物,其中超短纤维的比例较大。
丝绵长度的具体指标要求,主要针对纯桑蚕丝的合格品,纯柞蚕丝和桑柞混合的合格品和一等品,桑/柞混合的合格品以及绢制丝绵的合格品。其中桑蚕丝的优等品和一等品只能使用长丝绵,不允许使用其他种类,只有合格品中允许使用网状中长丝绵和絮状丝绵,并且要求絮状丝绵的丝绵长度20cm以上中长丝绵含量≥50%、5cm以下短纤维含量≤10%。设定这样的指标旨在控制蚕丝被丝绵的等级和品质,区分劣质丝绵和优级丝绵,杜绝使用从旧面料中回收蚕丝的黑心丝绵材料或者劣质下脚料作为蚕丝被的填充物。
图1 网状丝绵
图2 絮状丝绵
图3 绢制丝绵
长丝绵一般以整只蚕茧或蛹衬为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开茧加工工艺制成。呈现天然白色,色泽均匀,蚕丝细长、充分延伸,纵横分布成网状,撕拉韧性好,无明显绵块、丝筋,手感蓬松。
网状中长丝绵以削筘蚕茧、蛹筘蚕茧或缫丝加工的副产品为原料,经开绵(机)加工,有较多的天然蚕丝切断,可以直接用以蚕丝被的原料,但丝(毛)粒较多,蚕丝纤维绵块、绵点和断头较多,蚕丝长度基本都在20cm以上,如图1所示。
絮状丝绵大部分蚕丝纤维长度在20cm及以上,小部分蚕丝纤维长度在50cm~20cm,极少纤短维在5cm以下。絮状丝绵是机械梳棉加工工艺制成,絮状中长丝绵产品,蚕丝纤维排列整齐,呈梳片状,丝(毛)粒情况改善,丝绵长度会有一定量的减短。其中柞蚕絮状中长丝绵色泽偏黄,蚕丝较粗、长度在25cm左右,纤维排列整齐,外观和蓬松度较好,如图2所示。
绢制丝绵是使用绢纺工艺,对茧类、吐类等天然蚕丝蛋白纤维原料进行除油、脱胶、开绵、切绵、圆梳及进一步梳理而成的单纤维状、平行伸直可直接用于纺制纱线或作为丝质填充物的丝绵,如图3所示。
纯柞蚕丝绵考虑到柞蚕丝的纤维特性,丝绵长度方面要求放宽,优等品允许使用长丝绵和网状中长丝绵,一等品可以使用絮状丝绵,合格品只对超短纤维的含量作了要求,要求5cm以下的短纤维含量≤10%即可。柞蚕丝的丝长较短,纤维较粗较硬,形成的填充物蓬松度较好,与天然桑蚕丝相比,都是蛋白质纤维,但是制成的被子的悬垂性和亲肤性要比桑蚕丝被略差一些,价格也略低一些,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
5 蚕丝绵长度测定的难点?在实验室如何操作?
GB/T 24252—2019中5.2.3描述网状蚕丝绵长度测定采用目测并结合丝绵加工工艺判定,絮状蚕丝绵长度测定按FZ/T 40009执行。绢制丝绵长度的测定按FZ/T 41003或FZ/T 41004执行。FZ/T 40009—2017 蚕丝绵纤维长度试验方法中描述 “絮状丝绵先整理试样,用手工式和梳片式长度分析仪多次整理和梳理,使丝绵纤维形成比较平直、一端整齐、不含杂质的纤维束”。做出丝绵长度的各项数值,关键在于如何将不同长度的蚕丝纤维整理成从长到短排列的、分布均匀的长度曲线分布图(见图4)。长度分布曲线的原理类似于棉花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手排长度曲线方法,但是蚕丝纤维相比于其他纤维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棉纤维、羊毛纤维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反复的整理拉扯排布,但是蚕丝纤维直径较细,一拉就断,不能过多地梳理。与此同时,坚硬的钢梳会将蚕丝拉断,起不到类似于羊毛纤维整理过程中的梳理作用。总之,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如何在不损伤蚕丝纤维的情况下,将蚕丝整理排布成一个由长到短、分布均匀的曲线,是丝绵长度测试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目前也是困扰很多检测机构的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结合标准的要求和蚕丝的特性,结合实际的操作经验,推荐以下试验方法,仅供参考。
图4 蚕丝纤维分布曲线图
(1)试验环境准备:无风环境。门窗关闭,空调关闭或者避开风口位置,试验员戴口罩,呼吸的微弱气流也会影响蚕丝的飘动。为了保证蚕丝纤维不被手指刮住,要保证试验人员无手汗,手上皮肤无明显的粗糙感,建议手擦爽身粉后准备试验。
(2)取样:在不同的部位取5~6缕,每一缕很小,合在一起,总重小于0.1克,不能太多,会影响后道环节的操作。
(3)第一遍整理桑蚕丝成一端整齐:将合并好的一缕蚕丝合并成一小束,手捏住中间位置,轻轻将两端的纤维并拢轻捻成束,拉出最长的纤维,从长到短,用小钢板压住一根拉出一根,两端轮流取出最长的纤维,直至全部整理完,变成一束一端整齐的纤维束。
(4)第二遍排长度曲线:从黑绒板的最顶端开始横着排,将刚才整理好的一端整齐的纤维束用右手捏着纤维束顶端,左手借助器具(小金属板)压住纤维的一端扯出来,从最顶端开始排,一根一根,从最长的纤维开始逐一扯出排列,一直到全部排完。尽量保证排出的曲线厚薄均匀,手法稳定需要长期的经验,形成分布均匀的曲线后,按照标准上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数据。最后根据形成的曲线和数据,计算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短纤维率。如果试验中遇到小棉结无需整理,可以忽略,因为分开纤维会断裂影响纤维长度。
具体每一个样品的试验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样品状态、人员的手法、经验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6 这个项目在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检测人员和设备有哪些要求?
环境要注意完全无风,实验人员佩戴口罩,不能让呼吸形成的微弱气流影响试验。光线充足黑白对比清晰。试验人员要求手指光滑,不刮丝,无手汗,可以擦拭一定的爽身粉以利于试验顺利开展。手指夹持桑蚕丝束进行整理时,夹持的力道要刚刚好,既能牢牢抓住大部分纤维,让得到牵引的纤维拉出,没有牵引的不被夹带,牢牢停留在原夹口处,又不能力道过大,拉断细软的蚕丝,需要长期练习形成一定的经验,才能在手法上牢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