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乡图画
2020-11-11江剑鸣
□江剑鸣
号称炎黄子孙,我却一直无缘瞻仰与其相关的遗址。距离最近的黄帝元妃嫘祖故里盐亭,却是在2020 年深秋一个秋风微凉浓雾弥漫的日子,才得以走进。
踏上盐亭的土地时,正逢大雾。以一个高山村夫的视觉看这浓雾,就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神秘薄纱,遮掩着嫘祖故里神秘的山水、神秘的历史、神秘的人和神秘的故事。也不是严严实实的遮掩,却是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像是故意掀开一个神秘的角落,吸引着我的目光,我便在目力所及处朦朦胧胧地感受嫘乡的多姿神韵。在中华龙凤谷,我在心里大喊:梓江,我来了! 云溪,我来了!负戴山,我来了!嫘祖故里,我来了! 但我只在心里大喊,不能出声,因为我怕惊扰了正在缫丝织锦的嫘祖,搅扰了嫘乡这片宁静的土地。
我想象数千年前,作为美丽少女的嫘祖,带领着村姑罗敷们,挎着竹篮,乘着朦胧的薄雾和薄雾里渐渐露脸的朝阳,行走在村外的桑田间,采摘滴着鲜露的桑叶。她们应该是一路歌声,一路欢语,逗得鸟雀唱和共鸣。她们应该是一路手舞,一路轻蹈,惹得蝴蝶翻飞追随。她们饲养春蚕,饲养秋蚕,在檐下煮茧、缫丝。檐上的燕子翩然飞舞,为她们助兴。她们织出绫罗绸缎,把人们打扮得光鲜华丽。她们传播中华文明,装点美好生活。后来,她们的丝绸远销海外,因此有了丝绸之路,西北一条,海上一条。
我登上嫘乡的山冈上时,浓雾已然散尽,秋阳高照,四围明朗,山峦披上了一派金黄。嫘乡敞开她最美丽的秋景,呈现给世人。在我这个来自千米高山的村夫眼里,西蜀丘陵的山,都只是些馒头一般的土包包而已。它们的海拔很低,山脚至山顶,等高不足百米。山冈上遍植松柏。同行的开平先生告诉我,这里几十年前就荣获了 “植树造林绿化先进县”的国家奖励。那些松柏林,墨绿、苍翠,在阳光下显出几分深沉和厚重,是嫘乡图画的远景。
另一些山梁,遍种水果,各类橘子,各类柑柚,各类桃子,还种植了藤椒。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盐亭再无荒山,再无秃岭。满目青绿,是深秋嫘乡的主色调。一群喜鹊从头顶飞过,栖息在远处的枝头,啾啾,喳喳,不知道这些鸣声,是不是有嫘祖时代的古音古韵呢!
几个穿着鲜艳衣服的妇女,正在山坡上给柑橘施肥。她们手举喷枪,喷洒着叶面。水雾在阳光下,立刻形成五彩霓霞。一道彩虹,拱卫在我们头顶,五光十色,却转瞬即逝。这莫不是嫘祖的魂灵在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为我闪现? 我是不是置身于仙境了? 再看那满树茂密的柑橘叶,湿漉漉的,青翠欲滴,更显出几分嫩绿。绿叶枝下,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柑橘果,有的色泽鹅黄,有的色泽橘黄,还有的略带几分青涩,都在阳光下泛出光亮。空气里弥漫着柑橘浓郁的芳香,由鼻而入,沁入心脾,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爽和惬意。
桃树的叶子,青黄的,绯红的,一片片正飘舞在秋风中,次第陨落。当地村干部介绍说,每年桃花盛开的日子,这些桃林里可以搭建帐篷露营,风华青年们,可以在花丛中嬉戏游玩,谈情说爱,恋爱的成功率很高。于是,我眼前似乎就是一片夭夭桃花的海洋,那些置于其间的帐篷,正是泛游海上的一叶叶扁舟,任意在桃花粉色的海洋里荡漾。春风轻抚,春鸟歌唱,像小鸟儿一样的小青年们,或跑或跳,或歌或舞,燃烧着粉色的激情,享受着人生的春天。可是眼前,秋叶凋零,随风飘舞。桃叶离枝,非无留恋,而是对枝头爱恋的另一种形式。它们融入土地,化作来年的养分。而我已经看到,枝头上已然有了白色的绒毛小球——那是在孕育明春桃花的花蕾啊!
每一个山坡下面,都散落着许多灰瓦白墙的房屋,或小楼,或别墅,或四合院,清一色川西北民居风格。远远望去,溪水从田坝中间蜿蜒而去,像一条玉带,拴系着前后左右的田园和村落。偶尔几块池塘镶嵌其中,有的塘里,残荷擎着枯破的雨盖;有的池塘,水清如镜,映照着天光云影。这便是嫘乡图画的中景。
我从山冈走下去,正好经过一条小溪。一头身材硕巨的水牛,正躺卧在溪流积成的水潭里。一对盘状的牛角,角尖相对,似乎快要封圆,成为一个巨大的句号。它突然站了起来,使劲地摇晃着脑袋,似在甩去头上的泥水。它又使劲地甩甩尾巴,似乎在驱赶飞蝇。几只白鹭鸟在它身旁飞过,翅膀几乎贴着牛的背脊。它们停息在它附近的沙脊上,向周围张望,优雅地踱步。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乡村景象啊! 这是嫘乡图画的一处生动的近景。
平坝的田里,一派油绿。里面种着尚未采挖的麦冬、已经凋落了花叶的牡丹和葡萄,以及新栽的油菜。走过油菜田,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果园。右边是一大片草莓,左边是一大片火龙果,都掀开了大棚上的塑料薄膜,让草莓苗和火龙果享受微微秋风。草莓尚在幼苗时期,几片青色的叶子,护佑着两芽嫩黄的乳叶。它们在沉睡,又似乎在拔节,在秋风中娴静地生长。火龙果已经大面积收摘,只有少量枝头上,还举着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子,如拳头般大,或如饭碗大。我仿佛已经嗅到了火龙果的香甜,不自觉地舔了舔嘴角的流涎。有些枝上还有鹅黄的花蕾,也有正在开放的淡黄色花朵,形如令箭荷花,只是体积要大数十倍。我把镜头对准花朵,拉近,再拉近。拍摄的照片里,居然发现花朵里面有蜜蜂,正在忘我地吸吮花蕊上的蜜汁呢! 这又何尝不是嫘乡图画近景中的特写?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言不谬。之前我受“橘逾淮为枳”的固定思维影响,以为火龙果这种热带水果,一定只在岭南热带出产。今天在嫘乡,我才长了见识。我有些不相信,便毫不讳饰地请教开平先生,原来,这里的火龙果种植历史,已经数年。我常年身居深山,坎井之蛙,其孤陋寡闻,可是贻笑大方了!
先前看到的各类柑橘,商场里多,也就不甚稀罕了。草莓不在季节,也罢了。这“逾淮”却不“为枳”仍然为“橘”的火龙果,究竟是什么味道? 与岭南热带的,有什么区别? 我倒真想尝尝。可我们走马观花,果园主人没有给我们这个满足奢望的机会,我只好带着遗憾悻悻而去。
除了种植庄稼,种植果树,如今的嫘乡人,也养花,养鱼。花鸟鱼虫,不仅仅是画家摄影家们的最爱,更是嫘乡的新型产业。
我来到西部水产基地,参观他们养的鳜鱼。一大片水域,数十个鱼池,前后相连,煞是壮观。秋天下午的阳光,洒满鱼池,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万片金鳞银鳞,闪耀着我的双眼。每个池塘中间的充氧磅,喷出一圈雪白的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给鱼池加水的龙头,喷出雪白的水花,哗啦哗啦注进池塘,仿佛是鱼池的歌声。远处,有工人划着舢板,在清理池塘杂物。近处,有工人端着大盆,在给鱼儿投放饵料。偶尔有鱼儿跃起,平静的水面上立刻开出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更多的鱼儿,则聚集在一起,享受刚刚投下的美味。
解说员给我们朗诵唐朝僧人张志和的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虽然身居深山,但这首诗我熟悉。苏子瞻和黄山谷两位老先生,都对张和尚这首诗大加赞美,他们应该也品尝过这种鱼的美味。
我知道,诗里的这个“鳜”字,考住了许多人。果不然,有个同行的老师说,他之前就把这个字读着“jue”,以为这种鱼就叫jue 鱼。他说他知道“gui”鱼,应该是桂花的桂字,一种适合清蒸的鱼。当然,这位老师可能是认得这个“鳜”字的,此时,他故意自我调侃,逗乐大家而已。但不可否认,有人认不得这个生僻字。这首诗流传广,但这种鱼,命名为“梓江鳜鱼”,申请了地理标志保护,是嫘乡的特产——因为海拔、气候、日照、水质等独特原因。
说叫鳜鱼,其实太文雅。嫘乡人把它叫做“母猪壳”,生动形象,很接地气。解说员说,它遇着危险,便拱起脊背,如同母猪护卫幼崽,故名之。说它适合红烧,营养价值高,如今远销境外,供不应求。我原来吃过“母猪壳”,我也知道张志和写鳜鱼的诗,居然不晓得母猪壳就是鳜鱼,而且是历史上大有名气并且载入经典的鱼。这种鱼我吃过多次,这次才晓得它的独特和价值,算是我此行的收获之一。
看着那些漂亮的房屋,许多都是锁门闭户,偶有妇女在翻晒粮食,院坝里晒着金黄的稻谷或者金黄的玉米。那满院坝的金黄,是黄帝的黄色,是中国龙的颜色。那不是普通的粮食,是土地的精魂,一粒一粒,又铺回土地上,晾在秋阳下。这是我在嫘乡感觉到的最鲜艳耀眼最有重量感的色彩。
走进高渠农场,走进天水园区,走进西部水产,一路从车窗看出去,所到之处,大多是妇女在坡地或田间劳作。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现在变了。田野里没有见着男耕,女人们也不止于织,而是在田野里劳作。远处村庄里有红旗在飘扬,绿色果林里,穿梭着几袭红衣妇女身影。真的是万绿丛中几点红呢! 我问同行的村干部,他说,男人们仍然出去打工,家里大多是妇女小孩和老人,典型的“386199 部队”,甚至可以说,部分村子,几乎是新的“母系氏族”了。我想,那不叫打工,那是参与城市建设。嫘乡的男人们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东南西北,奉献着他们的劳力和汗水。
我询问老百姓的家庭收入情况,村干部告诉我,如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土地流转,到了年终,各家各户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和额外的分红。种养的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我们深加工,做桃子酒,做各种罐头、果酱、各类干杂制品,在家的妇女老人,还可以到村上的企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又有一笔务工收入。在完成脱贫攻坚“两不愁”和“三保障”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比如刚才看到的那几个在果园施肥的妇女,她们的家庭都基本小康了。这些话,听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如此说来,嫘乡的女人们辛苦。数千年前,男人们手执戈矛,外出征伐,或者在土地上耕种庄稼,而女人们在家种桑养蚕,缫丝织锦。部分家庭,女人们也还可能要既稼且穑,种瓜种豆,饲养家禽。如今,男人们出走他乡闯荡社会,在家的女人们,不但种桑养蚕,稼瓜穑豆,饲养家禽,还要在山坡上种柑橘、种桃子、种藤椒,在田坝种草莓、种麦冬、种葡萄、种火龙果,在水里养鱼养虾,要赡养年迈的父母公婆,还要抚养年幼的孩子。女人们,累啊!
我突然发现,这个“嫘”字,就是说女人们特累呀! 或许黄帝元妃当初未必叫这名,就是因为女人们累,才取此名。嫘祖是劳累妇女的始祖也! 正是嫘祖和她的姐妹们,创造了盐亭的过去,而今天的盐亭妇女们,已经并正在创造着一个崭新的盐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实践美丽人生。西蜀丘陵嫘祖故里的女人们,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汗水,乃至她们的全部身心,织就了一匹匹山河壮美的嫘乡品牌的绫罗绸缎,绘就了一幅幅形色声味俱全的西蜀乡村画卷,也创造出了自家衣食住行的美好生活,甚至说是担当了改变乡村面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嫘乡的妇女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组成部分。中国广大的劳动妇女代表着中国乡村振兴的希望,她们正在创造着中国的明天和世界的未来。
浓雾散尽。2020 年的秋阳普照。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个高山村夫,站在梓江岸边,我情不自禁地画下了黄帝元妃嫘祖故里的这张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