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珠耀凉山

2020-11-11廖伯逊

剑南文学 2020年6期

□廖伯逊

美丽的布拖高原上,一个以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繁育和推广为核心,集农作物繁育、生产和销售、农业科技推广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跃然而出,成为四川对口帮扶藏区彝区一颗亮眼的明珠。

——题记

1.使命如山

一轮红日从阿布择鲁山跃起,沉睡的布拖高原再次苏醒过来。远处山梁上的根根白色风电装置哗哗转动,让人恍如进入了童话世界;近处的华山松林茂密葱茏,延绵铺展,直到山的尽头。环顾四周,特木里镇被群山包围着,一条条墨色山脊从山巅延展到山脚,就像条条巨龙穿云破雾,奔腾而来,拱卫着宝珠——高原盆地中央的特木里镇。

“多好的风水啊!” 江油市农投集团监事会主席胡钢感叹道。

刚刚感叹完毕,一阵歌声从华山松林里飘了出来:

破烂的褂子妈妈缝的最暖和,

春荒三月里,

粗糙的荞粑妈妈做的最可口。

这歌声有如天籁,一下把胡钢震住了。歌声刚一结束,胡钢就问宾馆里的彝族服务员。服务员知道他是外来客,耐心地当起了翻译:“这是我们彝族阿都高腔。”

胡钢这才知道,彝族阿都高腔是布拖彝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刚才飘来的歌声,表达了对彝族阿姆 (妈妈) 的依恋和赞美,也表达了彝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钢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布拖彝族同胞的脱贫致富做点实事。于是,他们按照江油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扶贫协作“布拖所需、江油所能” 的原则密集展开了考察工作。

其实,在胡钢马不停蹄赶往布拖前,江油市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专门研究江油对口帮扶布拖县工作。

江油与布拖的缘分始于2016 年8 月21 日。当天,四川省召开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江油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35 个县(市、区)之一对口帮扶布拖县。

两次江油市委常委会要求,努力争创扶贫协作工作全省一流,决定将每年对口帮扶资金按上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0.3%以上提高到0.5%以上。

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迅速成立了办公室、规划建设组、公共服务组、产业发展组四个工作机构,主动向布拖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与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和贫困村进行对接,派出帮扶人员深入到乐安乡、俄里坪乡、火烈乡、特木里镇的10 多个贫困村实地察看,与当地群众磋商协作方向和帮扶项目。

与此同时,前线指挥部还组织江油工投、旅投、城投等企业到布拖考察,为选准帮扶项目打基础。

“形势逼人,农投不能落后啊!”胡钢有些着急了。

很快,胡钢就了解到,布拖县地貌特征可以概括为 “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 三个坝子,就是布拖、拖觉、西溪河坝子,是三个高原小盆地。境内的阿布择鲁、乌科梁子两大山脉,呈南北走向,最高点阿布择鲁峰,海拔3891 米,最低点在西溪河入金沙江口处,海拔535米,高差达3356 米。位于布拖坝的特木里镇,海拔达2400 米左右。

布拖县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土豆、苦荞、燕麦、包谷、萝卜,少量种植有中药材附子。全县广泛种植的土豆,大部分为自留种,只有少部分是从附近的云南省巧家县,乃至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买来的脱毒马铃薯生产种,运距大,种植成本高。全县没有一处水果种植,蔬菜仅在县城旁边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种植大棚,基本能满足县城居民对大宗蔬菜的需求。水果和一些没有种植的蔬菜都要从西昌购买,才能满足县城里的市场供应。

“贵得咬人。” 说起布拖的水果和蔬菜,帮扶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畜牧业是布拖得天独厚的产业。在整个凉山州十八个县(市) 中,布拖的 “五黑一西” 名头响亮。“五黑”,即黑猪、黑鸡、黑牛、黑山羊和黑绵羊;“一西”,即西门塔尔肉牛。在一些高海拔地区,还敞养着牦牛……

让人垂涎欲滴的莫过于布拖的坨坨肉与酸菜汤、布拖冻肉和烤猪儿了。

坨坨肉与酸菜汤是彝家招待贵客的招牌大菜。那坨坨肉是牛、羊、猪、鸡肉,一坨多则半斤,少则二两,是真正的“大块吃肉”。酸菜汤,是将煮肉的汤加入血、酸菜、木姜煮出来的。

了解得越多越深入,胡钢觉得自己似乎是“少数民族” 了。

经过细致的调查,胡钢对口帮扶布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他认为,布拖农业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思想观念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要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必须走产业升级的路子,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科技为引领,带动全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迈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实现民族地区的增收致富。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胡钢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和系列思考向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领导作了汇报,与他们的思路不谋而合。

2016 年9 月29 日,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向江油市委、市政府报告了 (2016-2020 年) 产业扶贫工作规划,得到批准。

《工作规划》 明确提出,以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引领,把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体验、电子商务、示范拓展五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高山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闯出一条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都市化、商品化的新路子。

半个多月的心血没有白费! 胡钢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跃然而出。

胡钢深知,得到组织的认可与项目落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了便于推进工作,江油与布拖成立了以布拖县委常委、副县长、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唐顺江,布拖县委常委柳子色为双组长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布拖县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成员。

落地很关键,也很考眼力和脑力。

布拖县相关部门提供了五个备选点,供江油考察和选择。

十月的布拖高原,迎来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北风呼啦啦地吹了一天一夜。北风稍停,鹅毛般的大雪又接踵而至。

此时的彝族同胞们,要么围着火塘,聊着开心事;要么披着查尔瓦,围成一圈喝啤酒,一般很少外出活动了。偶尔在房外的雪地里见面,也就相互问候一句“孜莫格尼” (吉祥如意),就匆匆离开了。

胡钢与指挥部的领导及指挥部产业组的成员吴传斌、杨心源、谢国光、杨煊却不敢耽误太久,因为要早一点确定选址,早一点确定规划建设方案,才能早一天见到成效,早日为彝族同胞们造福。

彝族同胞们看到江油人如此拼命,都劝胡钢们莫要逞强,这儿不比内地,天寒地冻的,容易发生意外的险情。

胡钢与前线指挥部产业组的同志们就是不信邪,他们继续冒着大雪,行走在雪原上,脚下发出 “咔嚓咔嚓” 的声音。

成员们连续考察了特木里镇民主村大棚蔬菜科普示范园等五个备选点,最后把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定在特木里镇则洛村。

这里是布拖县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土地,吉志木支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当时,布拖县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刚刚组建完毕,还没有展开实质性的经营业务。职工也仅有3 名,拥有土地157.43 亩。

经过倾心交谈,胡钢与吉志木支达成合作意向。

10 月28 日,江油农投集团派出17 人的工作队,抵达布拖,开始了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

17 位同志到位后,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组织江油、布拖两地农投公司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审查“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会上,双方同志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会议最终形成共识: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和建设!

基本思路是以布拖县国营示范繁殖农场为基地,由商定的江油农投与布拖农投公司共同投资,2017 年启动建设以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繁育和推广为核心,建设集繁育、生产和销售、农业观光、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布拖县建设成为马铃薯原种、生产种供应基地,助力布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此消息一出,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位农投人,也兴奋着山山寨寨的布拖彝族群众。

江油农投与布拖农投决定合资成立“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江油农投控股,占51%;布拖农投占股49%。江油农投主要以货币资金入股,布拖农投主要以土地评估作价入股(不足部分货币补足),项目最终以审计后的实际发生额为最后投资总额。江油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表示,江油农投控股的资金,属社会帮扶类资金,完全靠市场运作,不算入江油对口帮扶布拖的资金。

带着江油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布拖彝族同胞的热切期盼,布拖、江油于11 月16 日举行了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暨现代观光农业项目签约仪式。

唐顺江代表江油市委、市政府、前线指挥部讲话。他说,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暨现代观光农业项目正式签约了。这是江油对口帮扶布拖脱贫攻坚的重大项目,承载着为布拖人民造福,为彝族同胞谋利的美好愿景。希望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合作项目,确保建设高质量;尽早谋划,实现多种经营,做到有利于群众增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以技术培训等带动布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李春代表布拖县委、县政府向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协议的签约标志着“布江” 友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标志着大凉山腹地真正的现代农业开疆破土,标志着布拖人民即将搭上科技扶贫的快车,实现经济腾飞。这是江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地产业协作的结果,更是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和江油农投的大善大爱。布拖彝族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

2.站高谋远

在布拖县连续待了两个多月,胡钢连县城周围5 千米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两个多月来,胡钢不是在拜访布拖的县领导,就是游走在县级各大部门之间,除此之外,就是跟布拖农投的领导和当地彝族群众商讨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问题。

“忙”,成为胡钢那段时间的主旋律。

原本以为签订完协议,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也可以好好转转布拖境内的四川第二大湿地——乐安湿地,还可以到不远处的著名的金沙江溜索上,感受一下别样的风情。

乐安湿地距离县城只有30 千米,被称为“布拖之肾”,面积达7000 多亩。

当地彝族同胞把乐安湿地称为“依莫火尔”,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在 “依莫火尔” 周围,分布着11 个彝族原始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风民俗。湿地内水草丰茂,是水鸟栖息的最佳场所。因此,湿地内候鸟成群,非常壮观。尤其是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竟有18 群之多。在冬日的暖阳下,这种体色鲜亮、体态优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就会翩翩起舞,让人流连忘返。还有难得一见的苍鹭、天鹅、丹顶鹤、大雁、赤麻鸭、绿头鸭等珍稀鸟类,成群结队,蔚为壮观。

胡钢也想去一睹近在咫尺的 “依莫火尔”。可是,他真的抽不开身啊!

作为新任的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胡钢要协调各方关系、忙着编制规划设计、做好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和专业团队的组建工作等等。

高标准严要求成为胡钢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因为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关系到江油人在彝族同胞中的形象,关系到布拖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近20 万彝族同胞的脱贫致富。

沉甸甸的责任就像布拖那座沉重的阿布择鲁山压在胡钢的肩头。

原以为协议签订后,胡钢就可以返回江油农投,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但不论是布拖的领导,还是江油的同仁,都觉得胡钢不能走,理由也很简单:胡钢最熟悉情况,与彝族同胞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吉志木支已被任命为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说起胡钢,他不仅竖起大拇指,还连声说:“瓦吉瓦 (好),瓦吉瓦(好)。”

领导的信任、彝族兄弟的盛情,让胡钢原本想回江油的打算悄然消退,他毅然坚定地扛起了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重担。

在胡钢的力主下,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搭建起来了。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在胡钢的心中,高标准就是要用全国最先进的设施设备,把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四川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具体来说,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分三期建设:一期为产业示范核心区,二期为产业建设生产区,三期为产业建设辐射区,共占地1270 亩。一期总投资2200 万元,占地310 亩,主要建设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智能温室、标准化钢架生产大棚、马铃薯冷冻冷藏库以及马铃薯主食文化体验中心和农业科技培训与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农业休闲设施、园林绿化等。

胡钢算了一笔账: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马铃薯原原种400 万粒,年生产原种600 吨、生产种6000 吨。每年可为布拖县提供3 万亩的马铃薯生产种,能满足布拖县脱毒马铃薯1至2 代生产种实现3 至4 年一轮换,农户年可新增产值1.26 亿元。

如是这样,就能彻底提升布拖县马铃薯产业的档次,一举改变马铃薯产业落后的面貌,促进彝族群众尽快脱贫、增收致富。

目标不可谓不宏伟! 围绕这个宏大的目标,胡钢忙得像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很快,示范园建设用地、项目立项、项目开工筹备便相继落实了。

2017 年2 月28 日,天空阴沉得如同铅色的大幕。布拖县特木里镇则洛村奇寒无比,附近的山尖上,戴了一个冬天的白帽子 (冰雪);农房上的冰凌一串连着一串,显得非常刺眼;黄土地上,零零星星的没有拔去的萝卜苗,经过严寒的洗礼,蔫答答地佝偻着;沟渠里的冰凌,像一把把长剑,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寒光闪闪。

这是春节过后的一个上班日,许多人依然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

一大早,从布拖县城通往西昌的柏油马路左边,就聚集了大批彝族群众,欢快的迎宾曲在田野上回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彝族群众亲热地打着招呼,互致问候。

彝族同胞们聚集的坝子石子铺地,是前一天由江油农投集团星乙建设工程公司刘继忠带领40 多个工人紧急平整出来的。坝子右边,立着一块巨大的红色幕布,上面写着:“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工仪式”;坝子两侧,摆放着几张介绍江油对口帮扶布拖情况和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简介的展板。几台挖掘机戴着红绸大花,停放在附近……

尽管天气寒冷,但彝族同胞们热情高昂。得知这儿将要崛起一座科技示范园,大家来了兴趣,尤其是听说要建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智能温室,这些种了几辈子马铃薯的彝族同胞更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原原种到底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

上午10 时,布拖县副县长、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成洪亮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了出来:凝聚着江油、布拖人民心血和智慧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工仪式正式举行。

江油市委副书记钟培代表江油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根据布拖县马铃薯产业的实际,江油决定提升产业档次,支持江油农投(集团) 与布拖农投合作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是江油人民的一片心意,也是江油帮扶布拖的重大举措,必将积极助推布拖一二三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发展。

布拖县委常委柳子色代表布拖县委、县政府致辞。他说,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开工是布拖县农业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江油与布拖立足布拖的特色农业资源,友好协商推进农业产业协作,共同促成了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我们坚信,以马铃薯繁育和推广为核心,以建设集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加工和销售、优质高山蔬菜生产和销售、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必将在布拖高原开出绚丽的花朵。

听到领导们的致辞,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彝族同胞们终于明白了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目的和重大意义。

“江油,瓦吉瓦(好);江油,瓦吉瓦(好) ……”

“卡莎莎(谢谢),江油;卡莎莎(谢谢),江油。”

彝族同胞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对江油真心实意、高水平的帮扶感到由衷的高兴。

西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徐说:“在布拖高原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开天辟地的一个壮举;江油的建园思路清晰,着眼长远,措施有力,是一个真心实意的帮扶项目,也是对口帮扶工作的典范。”

吉志木支作为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他满怀激动的心情说自己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设计理念这么新,二是没想到规划水平这么高,三是没想到项目推进这么快。这样的理念和速度,几乎颠覆了自己以前的认知。

开工仪式的礼花还没散尽,刘继忠就带领40 多个工人冒着严寒,在原布拖县林场的办公楼内把地当床,搭起了地铺,建起了伙食团。他们不是没有想过继续去住宾馆,而是想到建设资金紧张,必须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个布拖高原亘古未有的建设项目中。

天气奇寒,但刘继忠们似乎并不害怕,立即着手测量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围墙的长短,计算所需的红砖和沙石。

刘继忠们忙着建围墙的时候,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确定的地勘单位也进场了,突突突的钻机声打破了高原的宁静,在特木里镇上空盘旋。一些不明究竟的彝族同胞纷纷跑来看稀奇,胆子小的娃儿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不时看看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布拖县没有混凝土块 (加气砖)、钢筋、水泥、塔吊和一些辅助材料,刘继忠只好到西昌去采购;布拖县也没有架管 (钢管),刘继忠就到临近的昭觉县去租。

起早贪黑地干了一个多月,一道坚固的围墙矗立在157.43 亩土地的周围。这道围墙,在宽阔的红土地上显得异常抢眼。这点变化,让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路过的群众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因为这里很久都没啥动静了,一道围墙的新生,不仅带来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期盼,更带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天气慢慢转暖,路边的毛白杨光秃秃的枝丫上已有些许绿意,庭院里人工迁移而来的紫叶李也开出了久违的花朵。

刘继忠们与胡钢一样,没有时间到处去转悠,欣赏高原春色。他们已拿到四川尚合筑景建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图。

刘继忠把40 多个兄弟伙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简单的誓师大会。同时也请来了胡钢、吉志木支参加会议。胡钢先讲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刘继忠强调了工程质量的要求。俩人讲话的时间都不长,但铿锵有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千方百计建设精品工程,为布拖人民和布拖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了胡钢、刘继忠的讲话,各个小组的组长和工人纷纷发言,誓言建设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绝不能给江油人丢脸!

铮铮誓言印记在每个人的心田,印记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也印记在布拖彝族同胞的心里。这群江油人不分白天黑夜,一天24 小时都在不停地干。一些彝族同胞很是奇怪:这群江油人早上在干,中午在干,晚上起夜发现他们还在干,凌晨也在干,咋不休息呢? 难道他们是支格阿鲁的那匹不知疲倦的名叫斯木都典的飞马吗?

奇怪归奇怪,但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建设质量却让人格外满意。

高原的春天来得迟,去得却很快。刚刚还是春色艳潋,转眼就是蓬勃旺盛的夏日了。高原的夏日也是温情脉脉、情谊绵绵,只有紫外线格外热烈,不管不顾地照遍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个人的脸庞。高原的夏季同样短暂,一不小心就滑到了秋季。萧瑟的秋风如同神笔马良的画笔,将山山岭岭涂抹得妖艳万分。桤木是早早地落叶了,毛白杨换了一身黄色的新衣裳,落叶松紧紧跟上……于是,布拖高原的村村寨寨金浪翻滚……

不知不觉,刘继忠与40 多个工人在布拖待了一年。2018 年7 月10日,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土建工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紧张施工,顺利完工,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近半个月。

验收专家们一边听汇报,一边翻资料,一边实地检测……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整个工程质量优良,是布拖的一流建筑工程。

这次验收的建筑工程包括三楼一底的布江会议中心,新建及改建的智能温室,种植、育种大棚与温室,气调库(冻库),阳光餐厅,办公用房,以及其它附属工程。

成功的验收,为7 月20 日即将举行的布拖彝族火把节献上了一份从未有过的独特的厚礼。江油对口援建布拖,一流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建筑工程上,还体现在马铃薯原原种培育中心的建设上。

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马铃薯原原种培育中心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雾培法设备和全物联网控制系统,确保了理念最超前、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前沿。

气调库也不仅仅是一个冻库,而是能满足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储藏、保鲜,达到了抑制果蔬呼吸、延缓新陈代谢、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保鲜期的目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气调库的效果,是普通冷藏库的四到五倍。

“这是当今最先进的气调库。”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杨军说。

“站高谋远!” 说起马铃薯原原种培育中心,布拖县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吉色色呷激动地说,“这将是布拖马铃薯种植业的一次大变革和技术上的一次大飞跃!”

江油人的故事也在大凉山腹地的布拖撒播、浸润、扎根……

3.全力“筑巢”

第一次开展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的事,让杨军记忆犹新。那是2018 年3 月20 日。先是在西昌市良圆公司进行了母本脱毒。技术人员在组织培养室,把采集到的母本土豆苗茎尖剪成一段一段后,经过脱毒,然后放到试管内的培养剂中进行培养。

从培养过程看,脱毒马铃薯这项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认识并进行试验、推广,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产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大幅下降。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2000年产量达到世界第一。2008 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马铃薯年。自此之后,国家出台新政,把马铃薯列为中国第五大粮食作物。2009 年,国务院会议明确中央财政对马铃薯原种的生产给予每亩100 元的补贴。这,标志着国家开始把马铃薯当成一个重要的粮食品种。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朝以前,中国并没有马铃薯种植,当然也就没有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了。

江油把建设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智能温室、升级马铃薯产业档次、改变马铃薯产业落后面貌,作为布拖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无疑是抓住了粮食增产和群众增收的“牛鼻子”。

尽管雾培法培育马铃薯原原种成功案例很多,但对于江油来说,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培育设施主要由营养池和雾培箱两部分组成。营养池通过营养供给排放管道、增压泵及智能化控制设备与雾培箱连接,实现定时自动化运行。

脱毒马铃薯培养苗移栽到雾培苗床后,配有自动喷雾设施的设备就开始工作了。喷雾喷的不仅仅是水,还有配置在水里的能充分满足马铃薯生长的营养物质,以确保培养苗健康、茁壮地成长。

这种培育营养物质的液体,叫营养液。除营养液自动控制外,还有温度、湿度和光的自动控制。全套设备模仿了马铃薯生长的最佳环境,实现了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提醒。

尽管后期管理是自动化控制,但对杨军而言,却不是那么回事。具有丰富的全物联网控制管理经验的杨军,生怕出啥问题。

常言说得好,怕啥来啥。现场管理人员曹菊华在检查时意外发现:温湿度总是不稳定,培养苗的根部在气温高的时候要发芽,在气温低的时候要烂根。

这可不是好现象! 曹菊华把观察到的情况及时向杨军汇报:“经理,不知道为啥? 温湿度总是忽高忽低,培养苗在烂根哦。”

“啥? 烂根!” 接到曹菊华的报告,杨军就坐不住了,马上跑到大棚,穿起防菌的白大褂就进去了。揭开苗床,杨军一看,果然如此。

杨军猜想,难道是这套全新的最先进的全物联网控制系统有问题? 他检查了一下手机操作平台,没有发现问题。又检查了控制系统的温度、湿度,也是正常的。但设备始终在报警,“呜呜呜” 的报警声让人很不安生。

杨军不敢怠慢,立即拿起电话,咨询设备生产厂家。厂家的技术员说,设备出厂都检验了的,没有问题。又问了安装调试的专家,说也没有问题。杨军又联系了西昌学院、凉山州农科所,专家教授们都说不应该出问题。没办法,杨军只好从西昌打道回府。

从西昌回布拖的路上,杨军想起了甘肃省定西市的马铃薯育种。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通称 “陇中”,素有 “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这里属于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的最佳适种区域之一。

经过多年的种植,定西市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马铃薯一跃成为定西市的主导产业和广大群众的致富产业。由此,催生了定西的马铃薯育种在全国赫赫有名,尤其是脱毒种薯的繁育成了全国的标杆和最大的基地。因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大、质量高,定西戴稳了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的 “帽子”。

何不找找定西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呢? 于是,他的电话从大凉山腹地的布拖,打到了定西。定西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专家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听完杨军急切的述说,十分沉稳地建议道:“如果设备的质量确实没有问题,最好检查一下软件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句话启发了杨军。是啊,硬件没毛病,一定是软件方面的问题! 杨军便开始测试软件,逐一核对录入数据。

面对一堆材料和一篇篇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非常枯燥,也容易让人烦躁,许多人看一眼头皮都要发麻,更不要说一个一个地核对和录入了。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沉静的心境和耐心细致的功夫。杨军被逼上了梁山,他只有全力以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杨军在设备旁整整忙了两个小时,他发现厂家录入的营养液保控温度为133.3,而材料上写的是13.33。杨军以为自己工作时间长了,眼花了。于是,他揉了一下眼睛,又核对了一次。他发现133.3 确实不对,小数点确实向后移动了一位。

杨军马上修改录入数据,再次实验。

实验发现,设备再也不报警了,一切运转正常了!

“欧耶!” 杨军高兴得像一个孩子,比了一个 “OK” 的手势,跳了起来。

让杨军高兴的事接踵而来。

60 天后的5 月20 日,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的第一批马铃薯原原种开始采摘了。管理员曹菊华特意请了一位熟悉情况的员工,一起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培育苗床板,只见一颗颗拇指大的原原种均匀饱满,非常健康。

曹菊华从匍匐茎上摘下一颗,小心地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消毒袋中。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袋。曹菊华的一举一动,都被站在玻璃大棚外的胡钢、吉志木支和杨军看得一清二楚。摘满一袋,曹菊华就向外送一袋,杨军便安排向气调库储存一袋。杨军拿起一颗原原种,手里似乎拿起了千钧重的铁锤,半天没有动,两粒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

是啊! 这一颗颗种子就像一粒粒的金蛋蛋,比千钧重担还重,一头代表江油人民的大爱,一头寄托着布拖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希望。

吉色色呷说,脱毒马铃薯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这项技术在布拖推广,至少可让布拖百姓每年节省近千万元的购种款,同时可实现大田生产平均增产30%到50%。

在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经常看到一位时髦的女性在田地里穿梭,美丽的身影就像一只彩蝶飞舞在鲜花和绿叶丛中。

她就是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技术顾问熊瑛。

熊瑛对布拖的认识是从2018 年3 月13 日开始的。当时,熊瑛所在的江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勇带领分管领导、技术专家和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对口帮扶村沙洛乡拐乐村考察。

此次布拖之行,让熊瑛看到了布拖与内地的差距。走访期间,一群群孩子跟着他们看热闹,那一个个对山外世界期盼的眼神,让熊瑛记忆深刻。同时,熊瑛发现布拖根本就没有一株果树苗,这让熊瑛很是吃惊。

八月初,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急需一位果树专家作技术支撑。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要求江油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

得知这个消息,熊瑛坐不住了。

做通了家人的工作,熊瑛果敢地向局领导提出申请。李克勇劝熊瑛:“你是女同志,那里条件艰苦,你是知道的,再说江油的水果生产也离不开你呀,你再考虑一下吧。”

熊瑛说:“女同志咋啦? 参加对口帮扶又不是男同志的专利! 如今站里几个年轻的同志成长比较快,可以放手让他们大干了。如果真有啥问题,我们可以在电话上沟通嘛。还有,我都五十多岁了,要说为人民作贡献,也作不了几年了,就让我去吧……”

一大堆理由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一向严肃的李克勇逗笑了:“好好好,你去你去。”

就这样,熊瑛带着对布拖人民的情感和干一番事业的愿望,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布拖高原。

第二次与布拖相遇,熊瑛算是老熟人了,她心里早有准备,要在这里打“持久战” 了。

静下心来,熊瑛查阅了布拖县的气候资料和水文资料,对布拖县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编制了《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发展概念性规划》 初稿。

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熊瑛觉得,不论是海拔,还是适生环境,布拖都适合种植蓝莓。何不把蓝莓引进布拖呢?

做足了 “功课”,熊瑛信心满满地提出了在布拖县引进蓝莓种植的建议。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布拖的彝族同胞们坚决反对,有的甚至说:“简直是开玩笑!”

熊瑛想刨根问底,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种不活!”

回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熊瑛把自己的想法又给新任布拖县委常委、副县长、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吕勇作了汇报。敢闯敢干的吕勇,是一位尊重科学、非常开明的领导,他十分支持熊瑛的意见。

为了稳妥推进蓝莓的引进,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邀请在江油市新安农业公园种植蓝莓并初见成效的李兴富到布拖考察。

李兴富的加盟,无疑对蓝莓在布拖的引进和推广起到了“催化剂” 的作用。

当年12 月初,由李兴富挑选、提供的蓝莓种苗从山东威海运到布拖,栽植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看到一株株嫩苗栽进肥沃的泥土,熊瑛感觉那不仅仅是一株株果苗,而是一种希望、一粒粒闪闪发光的金疙瘩。

李兴富不能长驻布拖,管理和技术上的事全权委托熊瑛负责。

李兴富栽植的就是北高丛所属的蓝丰。1952 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了蓝丰这个杂交的中熟品种。

为了丰富布拖种植蓝莓的品种,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又从四川农业大学刘凡教授技术团队处引进了奥尼尔这个品种。

两批蓝莓苗相继在布拖扎下根来,吸取着布拖大地千万年汇聚的灵气,慢慢复苏,并开枝散叶,向着人们寄予的希望蓬勃生长……

一场透雨浇灌了布拖高原,浇灌了村村寨寨。烟雨朦胧的布拖犹如仙境,显得格外美丽迷人。这是2019年的清明时节。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两片蓝莓孕育了快五个月的花蕾在喜雨中悄然绽放。

第一个看到这些精灵的是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产部的吉色子也。他忙不停地向熊瑛和杨军报告:“开花了! 开花了! 开花了!”

吉色子也知道,这小小的花朵,凝聚了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吕勇和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胡钢、吉志木支、熊瑛、杨军等所有员工的心血,来之不易!

消息传遍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每个角落,把所有在家的员工都吸引到地头,一睹从未见过的蓝莓花儿。

花开了,花谢了,小小的蓝莓果实探出头来,牵扯着每个人的神经……两片蓝莓的每一个变化,都让人兴奋不已。

2019 年6 月11 日早上,火辣辣的太阳老早就升起来了。熊瑛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巡视,深蓝色的蓝莓果实压弯了枝头。她摘下一颗,放入嘴中,一股清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蓝莓悄然成熟了。实验检测,24颗蓝莓果实重48.78 克,平均单果重2.03 克,属于标准的大果了,可溶性固形物(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含量为12%~13%,比一般情形多了2%~3%。

布拖的山,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布拖的火把节,过了一个又一个……凝聚着江油与布拖脱贫协作成果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喜事连连:大棚蔬菜育苗成功、马铃薯原原种培育成功、蓝莓引种试验取得成功……

从2019 年3 月3 日开始,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又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早熟水蜜桃(红玉)、油桃、蟠桃等水果的引种试验,决心为布拖彝族同胞多探索几个脱贫致富的水果品种。

处于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因海拔高、冰雪天气多等原因,没有桃树的自然分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家们培育了许多耐寒的品种。

具有多年水果栽培经验的熊瑛认为,布拖的气候条件不错,引进桃树种植,成功的概率应该是非常大的。

于是,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从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龙泉基地引进了早熟水蜜桃、油桃和蟠桃。

栽植下地前,熊瑛就根据布拖的自然条件,决定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展开实验。

所谓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是指利用一些物理或生态的方法,将桃树根域封闭在一定的容积内,限制其无序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将果树根系置于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一改“根深叶茂” 的传统理念,具有肥水高效利用、投产早、产量高、果实糖含量高、口味色泽好和成本低等优点。

这种栽培技术,有垄式、箱框式、坑式之分。

熊瑛知道,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地下水丰富,露地栽培容易烂根。这些引进的早熟水蜜桃 (红玉)、油桃和蟠桃可是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的宝贝,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于是,她们将部分早熟水蜜桃(红玉) 栽植到阳光大棚的控根器内(箱框式栽培),观察这些可爱的精灵们是如何开花、结果的,挂果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怎样的奇迹。其余的早熟水蜜桃 (红玉)、油桃和蟠桃全部采用露天聚土起垄栽培法,观察它们的长势、挂果情况,看看究竟又会带来哪些惊喜。

一株株新鲜的桃苗,带来了成都平原的气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开始在布拖高原肆意地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一株株桃苗发芽了、抽枝了、展叶了……就像一个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姑娘,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块新鲜的土地,这块令彝人自豪和产生过无数奇迹的土地。

阳光大棚内的早熟水蜜桃 (红玉) 开花了,这是布拖高原有史以来开出的第一朵桃花!

粉红的花朵,就像张张笑脸,迎接熊瑛们的检阅,也向布拖高原发出了正式的宣告:我们历经风雨,在这里依然可以发展壮大。

欢乐的气氛笼罩在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危险却在一步一步地悄悄降临!

那是露天栽培的桃树新叶发出来不久,熊瑛在田间巡视发现,有一些虫卵悄然爬上了桃树的枝叶,随着桃树的生长而长大了,即将破壳而出了。如果采用人工捉虫的方法,虽然安全、不污染环境,但用工太多,费时费力。

于是,熊瑛赶紧开出 “处方”,报告给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要求早点购回防治虫卵的药物,好及时开展防治。

报告上去后,不知道为啥就没影了。熊瑛着急了:这不是江油人办事的风格呀! 于是,她心急火燎地去询问,才知道是个别彝族兄弟有意见:虫都没看见,去买农药,等于浪费公司的钱!

熊瑛解释说:“虫还没爬出来,等爬出来就晚了。”

对方说:“我们这个地方,祖祖辈辈都不打药。”

熊瑛说:“不打药,虫就会把叶子吃光。”

对方说:“打了药,人咋吃? 我看就不要种了。”

熊瑛说:“这个药是可以降解的,没有毒。”

对方说:“我们不吃打药的水果。”

……

熊瑛磨破了嘴皮,对方也不同意。熊瑛急得一个人跑到地里去捉,但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看到熊瑛去捉虫,跟着熊瑛学技术的鲁姑惹也来捉虫了。半天工夫,两人连一根桃苗上的虫都没捉完,更不要说一大片了。看到熊瑛一心为着引种试验,又看到情况确实如熊瑛说的那样,虫子都爬出来了,吃起了桃叶,彝族兄弟才终于松了口,同意买农药了。

可是,公司派去买药的人在布拖县城转了几圈,根本就没有买到农药,因为布拖没有农药商店。又到临近的昭觉县去寻找,也没有农药卖,他们只好专门跑到西昌去买。等把农药从西昌买回来的时候,已过去了三天。凶神恶煞的害虫把嫩生生的桃树吃成了光刷刷,熊瑛心疼地流下了晶莹的热泪。

彝族兄弟看到她难过的样子,过来安慰道:“熊老师,你莫生气,都怪我不懂科学。”

熊瑛说:“我没生气,我只是心疼。”

彝族兄弟说:“熊老师,心疼就上医院。”

熊瑛说:“我心疼的是桃树。”

彝族兄弟说:“熊老师,莫关系,桃树要长起来的。”

熊瑛说:“错过了季节,影响生长,也就影响试验啊。”

彝族兄弟说:“熊老师,多做一次就行了,不费事的。”

真是一位可爱的彝族兄弟哟! 从这以后,熊瑛每次做事前,不仅要向大家讲清楚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要把为什么做怎样做讲得一清二楚,让大家都知道农业试验示范工作 “耽误”不起。

6 月13 日,熊瑛再次高兴起来了。因为,阳光大棚内试验种植的早熟水蜜桃(红玉) 结出了红扑扑的果实,就像害羞的小姑娘,在绿叶丛中躲躲闪闪。成熟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向人们昭示着大棚种植试验取得圆满的成功。

鲁姑惹小心地摘下三个,称重251.5 克,平均单果重83.83 克,与内地大棚种植不相上下,口感鲜脆,香味浓郁,不失为果品中的上品。

这是熊瑛的成功,也是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成功,更是布拖人民的成功。从此,早熟水蜜桃(红玉) 可以在布拖推广了。

熊瑛又为彝族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

露天种植的早熟水蜜桃 (红玉)、油桃和蟠桃虽然经历了磨难,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又一次抽枝展叶了……

4.开枝散叶

高原的风很硬,那是雄壮和强悍的代名词;高原的雪很厚,那是山的棉袄和皮套。

2019 年的春节刚刚过去,西溪河畔的土地还笼罩在严霜之下,附近的高山上,历经一个严冬的冰雪还没有解冻的迹象,只有西溪河里的水还在汩汩地流淌,日夜不停地向20 千米外的金沙江流去。

严寒考验着人们的意志,也塑造着英雄的品格。

2 月16 日一早,在布拖县西溪河右岸的一块平地上,悄然拉开了一幅鲜红的标语,上面书写着 “布拖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原种生产技术培训”的白色大字。风依然在一阵又一阵地吹,鲜红的标语依然坚定地挺立在前几日开垦的泥土里。不一会儿,一批批彝族同胞相继来到这块平地。

这里是海拔2800 米的乐安乡沙洛河村。时下,远未到严寒退去之时,土地还在沉睡,但马铃薯原种的培育必须及时下地。人勤春来早,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领导和专家们早早地忙开了。他们要赶在群众外出打工之前,把布拖高原的第一批马铃薯原原种播完,既不误农时,又不误工时。

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的第一批马铃薯原原种有400 多万粒,要在一个星期内播进乐安乡沙洛河村和补络乡尾子洛河村的土地。

按照规划,乐安乡要播种1600亩,补络乡要播种1000 亩。之所以把第一批马铃薯原种的生产基地确定在这两个乡,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顾问、布拖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吉色色呷说:“这儿土地肥沃,群众积极性高。”

看见彝族同胞到的差不多了,吉色色呷拉开了大嗓门:“各位安静,今天我们举办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原种生产技术培训非常重要。现在,请布江蜀丰科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良煜讲话。”

穿着厚厚羽绒服的陈良煜说:“各位彝族同胞们,大家好! 今天天气很冷,但我与大伙儿一样,心是热的。因为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马铃薯原种的生产技术。马铃薯原种培育的是马铃薯的种薯。一旦种薯生产出来,布拖全县21.16 万亩马铃薯就不需要到外地去购买种薯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啊!”

陈良煜的话还没有讲完,彝族同胞们就纷纷议论起来,兴奋的脸庞洋溢着幸福。

“安静,安静!” 吉色色呷说,“各位,现在,我给大家讲解良种马铃薯原种的生产要领,大家要仔细听,把要领记在心里哈。”

人群又一下子安静下来。彝族同胞们生害怕漏掉一个细节,便你挤我我挤你,纷纷往前靠,想听得更清楚一些。

“马铃薯原种,是马铃薯原原种的第二代种。我们平常购买的马铃薯种薯,就是马铃薯原种的第二代种,是马铃薯原原种的孙子辈了。今天,叫大家来参加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培训的,都是各村推荐的马铃薯种植能手,希望大家多听多记多领会。” 吉色色呷说。

停顿了一下,吉色色呷又说:“马铃薯原种的生产技术比较简单,但需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技巧……”

不到半个小时,吉色色呷就把要领和技巧讲完了。

吉色色呷说:“光说不练不行,现在,我给大家作一个示范。”

吉色色呷拿起一把锄头,开始起沟了。

“沟要直要深浅合适……” 吉色色呷边起沟边说。

吉色色呷起沟的时候,另外几个彝族同胞也拿起了锄头,开始起沟了。

在吉色色呷与几位彝族同胞的带领下,一条条沟垄挖起来了,一窝窝底肥施下土地了,一粒粒的马铃薯原原种播进了新鲜的泥土。

仅仅半天工夫,参加培训会的彝族同胞就学会了马铃薯原种的生产技术。

培训会结束后,这些学到新技术、怀揣着致富梦想的彝族先进分子就像燎原的星火,带领着乐安乡沙洛河村、补络乡尾子洛河村的群众拉开了马铃薯原种生产的大幕。

到2 月21 日,2600 亩马铃薯原原种全部下地。

经过8 个多月的培育,按照合同订单收购的方式,500 多吨马铃薯原种全部收购完毕。

吉色色呷高兴地说:“我们又在衣某片区规划了2600 亩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到2021 年,全县20 多万亩马铃薯种薯将全部实现自产,彻底改变外购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局面。”

布拖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原原种培育中心,还是其他作物的示范推广中心。

高原蓝莓试验成功后,布拖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又马不停蹄地展开了高原蓝莓的示范推广。

时间回溯到2019 年1 月19 日。布拖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邀请联想佳沃集团的蓝莓技术专家来到布拖考察。

冷风呼呼地吹,站在地上犹如掉进了冰窟窿。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依莫火尔(乐安湿地) 内的鸟儿,一群群黑鹳、天鹅、丹顶鹤、大雁就像一群群精灵,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面上。远处,这些不被打扰的精灵,相互嬉戏。阳光下,两只雪白的天鹅,扇动着翅膀,翩翩起舞……

专家们无暇欣赏这美丽的景致,爬了一坡又一坡,走了一山又一岭,挖取了多个土样。

经过检测,布拖特别适合种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有机蓝莓。

2019 年4 月,联想佳沃公司果断与布拖县签订协议,决定在特里木镇合作建设500 亩的高原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园。

规划建设的高原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园总投资达1900 万元,由布拖、江油、广东佛山、联想佳沃四方合作建设。

作为脱贫攻坚产业协作的帮扶项目,布拖、江油、广东佛山、联想佳沃四方都非常重视,派出精兵强将,抓紧时间建设,完成了高原蓝莓示范基地250 亩的标准化露地栽培和滴灌系统建设。

种苗下地栽植那天,附近的200多名彝族同胞抢着来做义工,对项目的欢迎程度非同一般。

站在高原蓝莓基地内的胡钢,被阳光镀了一层金色,他满怀信心地说,到了盛产期,这500 亩蓝莓将年产有机蓝莓鲜果25 万公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500 万元,平均亩产值达6 万元。

这可是真正的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园区啊!

深受彝族同胞欢迎的是,500 亩高原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利润分红、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的联农带贫机制,帮助他们尤其是特别贫困的群众增收致富。

示范推广没有休止符。胡钢所带领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前期试验成功大棚蔬菜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展,带动更多的彝族群众流转土地,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脱贫致富。

拉达乡位于特里木镇的西北方,距县城13 公里,总面积达61.1 平方公里,辖收字、特尔、海博、博石、店子5 个村,仅有3000 多人。从西昌到布拖的县级公路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穿境而过,一条溪流蜿蜒而来,日夜不停地唱着千年的小曲儿,不急不缓地流向白云深处。

担任推广任务的是杨维明。杨维明是个标准的帅哥,高高的个子,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工作之前,他就在江油市武都镇大面积种植商品马铃薯,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

被招聘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后,杨维明专门负责示范推广工作。他选择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拉达乡作为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在拉达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按照每年每亩660 元 (其中,600 元给群众,60 元给村集体) 的价格流转了200亩土地,建设了85 亩的蔬菜大棚。

4 月的布拖高原已有春的信息。杨维明在85 亩高山蔬菜大棚内种植了以色列甜椒,在剩下的100 多亩土地上,试种了葡萄和魔芋。

大棚内的甜椒苗就像雨后春笋,拼命地生长。进入7 月就开花了,7月底陆续进入采摘期,一直要采摘到11 月底。从7 月底到10 月中旬,采摘了30 多万斤。按每市斤1.5~2.0 元计算,最少收获45 万元。这还没算最后一个半月的收入。

在拉达乡搞示范推广的同时,杨维明又利用在江油种植马铃薯的经验和技术,在特里木镇德机村,补尔乡补尔村、竹儿苦村、嘎且村,流转土地2000 亩,种植脱毒马铃薯。

当年,杨维明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比当地群众种植的脱毒马铃薯增产20%以上。

彝族同胞阿布尔呷说:“流转土地有稳定的收入,打工发工资,简直太好了!”

这让附近那些没有流转土地的彝族同胞们羡慕不已,纷纷上门要求杨维明当他们的技术指导老师。甚至有些阿咪子(姑娘) 打听“帅哥” 结没结婚,有意跟他阿咪子踏地 (耍朋友)。

5.彝汉一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朵朵哟哪个开在阳光下

党把雨露洒下来

万紫千红放光华

就象是连根的树开出并蒂花

开出并蒂花

同为祖国增春光

装点江山美如画

这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高守信作词、刘媛媛、肖燕、蒋大为等演唱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热情奔放、旋律优美,至今唱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祖国大家庭里的五十六个民族患难与共,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就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永不分离,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五十六个民族异彩缤纷,各有所长。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儿一样,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作为发达地区的江油倾情帮扶布拖既是一种友情,也是一种责任。

常言说,要学蜜蜂去采花,莫学蜘蛛各织网。江油对布拖的帮扶,不仅促进了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还增进了彝汉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犹如一粒友谊的种子,撒播在布拖高原,开出了友谊之花,结出了友谊之果。

这朵友谊之花来之不易! 江油对布拖的帮扶,历经了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更新和相互的理解。

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背后,是特里木镇则洛村的幼儿园。日力此拉是则洛村幼儿园老师。

每天早上,当晨雾散去,火红的太阳从阿布择鲁山冉冉升起的时候,日力此拉会满脸含笑,站在幼儿园门口,迎接来自村内各家各户送来的孩子。

孩子们的张张笑脸像花儿一样绽放,他们嬉戏打闹的声音传遍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按理说,教书育人的日力此拉与搞建筑的刘继忠,不论是所从事的行业,还是各自的生活,应该都不会有多少交集,更谈不上有多少友谊。但在对口帮扶布拖的过程中,日力此拉与刘继忠这对彝汉兄弟,还是结下深厚的情谊。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友情就像香甜的米酒,越放越浓烈,越喝越醉人。

刘继忠要去布拖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了。离开江油的那晚,朋友们相约给他办了一顿送行宴。酒酣耳热,一些了解彝区的朋友就给他敲警钟:“千万别用彝族人喔。” 但刘继忠并没当回事。

到了布拖,刘继忠只管埋头平整开工的场地、建围墙、搞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闲心去理会朋友临行前的忠告。

基础设施干完后,便进入了装修阶段。刘继忠没有先前那么忙了,目光不自觉地开始观察周围的一切了。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刘继忠从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办完事回工地,发现日力此拉背着自己的孩子与几个彝族兄弟围坐成一圈,一边喝啤酒,一边闲聊。在酒精的刺激和温暖的太阳照射下,人都变得懒洋洋的了。

日力此拉知道刘继忠是从江油来修建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往天,没事的时候,日力此拉与其他彝族群众一道,远远地观察着工地上这些江油人的一举一动。

看见工地一天天在变化,彝族同胞打心里感到高兴。由于相互不太了解,加之语言不通,因此很少交流。

日力此拉是幼儿园老师,会说汉语,便成了彝族群众与江油人之间的义务翻译员。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刘继忠认识了日力此拉,但他们之间并没有深入的交流和交往,也就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

离开江油前,朋友的忠告时不时回响在刘继忠耳边。因此,刘继忠对彝族同胞多多少少还是抱有一定的戒心。

日力此拉老远就看见刘继忠披着一身阳光向则洛村走来。刘继忠快到日力此拉们喝啤酒的地方时,日力此拉突然主动跟刘继忠打招呼:“刘总,来,整(喝) 一个(瓶)。”

日力此拉的盛情邀请,让刘继忠有点意外,但又不好拒绝,便加入到他们围成的圈子里,喝起啤酒来。

日力此拉说:“你们天天这么干,很辛苦! 我敬你一个(瓶)。”

“不辛苦,不辛苦。” 刘继忠说。

“咋不辛苦? 你脸都晒红了。”日力此拉说。

刘继忠对其他几位年轻人说:“你们天天这么喝酒,咋不找点事做呢?”

日力此拉说:“他们想找事,想挣钱,可是莫人要啊。”

刘继忠说:“只要肯吃苦,事情多的是。”

日力此拉说:“我们不怕苦,你们都来帮我们了,我们也想脱贫啊。”

刘继忠说:“只要你们不怕吃苦,那就好办……”

刘继忠故意说了句半截话,想吊一下他们的胃口,看他们的反应如何。几个年轻人见刘继忠不开口了,忙问:“咋办?”

刘继忠喝了一口啤酒,慢慢地说:“眼下就有一件事,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干?”

听说眼下就可以挣钱,几个刚刚把啤酒瓶送到嘴边的年轻人,马上停了下来,追问道:“啥子事? 快说。”

刘继忠说:“这件事很简单,不需要多少技术。”

说完,刘继忠又不多说了,只管喝酒。

“你这人,咋不那么爽快呢?”

“快说,快说。”

日力此拉与几个年轻人有些急不可耐了。

刘继忠说:“那我们先约法三章,然后再说啥事,好不好?”

“好,好,好!” 大家都说。

“既然大家热情这么高,那我就先讲要求了。” 刘继忠说。

“讲,快讲。” 日力此拉说。

刘继忠说:“一要按时上工,按时下工;二要听招呼,叫干啥就干啥;三要注意安全;四是不准喝酒;五要……”

刘继忠连说了六个 “要”,几个年轻人就像鸡啄米似的,只管点头,嘴里说着:“好,好,好!”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刘继忠说。

“要得,好!” 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

日力此拉脑袋还比较清醒,问道:“到底做啥子哟?”

刘继忠说:“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背沙石。”

“这个,莫得问题,我们有的是力气。” 日力此拉说。

“是啊,是啊!” 几个年轻人赶紧附和。

“那好,从明天早上八点开始,你们就来上工,不许迟到哈。” 刘继忠说。目前,他修建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正缺背沙石的人手。没想到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

“那是自然的。”

“要得。”

听说明天就可以挣钱,几个年轻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刘继忠说:“为了我们的合作,我先敬你们。”

“你给我找到了活路,我们先敬你喔。” 日力此拉说。

日力此拉话还没说完,手里的啤酒瓶就与刘继忠手里的啤酒瓶碰了一下,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另外几个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敬起刘继忠来。

“今天,我办招待,大家尽管喝,但明天就不准喝了哈。” 刘继忠问:“办得到不?”

“办得到!” 大家又是异口同声。

一箱啤酒喝完了又搬来一箱……

当天,刘继忠与日力此拉的兄弟们都很尽兴,一直喝到日头偏西。

临离开时,刘继忠不忘告诫大家:“明天不能喝酒了哈!”

“要得,要得。”

第二天早上,太阳还没钻出云层,日力此拉与他的几个兄弟就来到了施工现场,加入到修建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中。尽管很苦很累,日力此拉们都没有叫一声苦。

工程顺利完工了,工钱也顺利领到手了。

领工钱那天,日力此拉与另外几个人领到三万多元,把他们高兴得哟! 刘继忠简直成了他们心中的财神爷。日力此拉兴奋地说:“我们从来没有一次领到过这么多钱!”

日力此拉一定要请刘继忠到他家做客。几个月的相处,刘继忠感觉到彝族同胞并不是江油朋友所说的那样,他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了彝家所说的“鹿耳再长遮不住鹿角,高山再高挡不住阳光” 的道理。只有身在布拖,与彝族同胞日夜相处,才能感受到彝族兄弟们火一样的热情和宽广的胸怀。

从此,刘继忠与日力此拉成为一对情投意合的异姓兄弟。

这种历经岁月磨砺的兄弟友情比金子贵,比蓝天高,比大海深。大凉山深处,彝人又在传唱刘继忠与日力此拉的故事。

从 “怕” 到 “亲”,刘继忠与日力此拉再次谱写了一曲 “彝汉一家亲” 的动人颂歌。

说起对口帮扶,胡钢快人快语:“老彝胞不好打交道啊!”

胡钢说的是实话。布江蜀丰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后,按照园区规划设计,需要搭建钢架大棚、埋设管网等,方案摆在了桌面上,大家共同谈论,个别彝族同胞说用不着花这些冤枉钱,千百年来,彝山彝水就没有这么搞过,照样生活过来了。有时,开会定了的事,睡了一觉后,第二天又不认账了。

胡钢承认,这是自己工作上的疏忽,没有想到汉族与彝族在一些理念、观念上不一致。胡钢说,思想上的事急不得,只有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把事实说清楚了,把道理讲透了,沟通才会顺畅。我们自始至终坚信,只要真诚相待,树叶当衣穿也欢快,清泉当酒喝也舒畅。

在此信念支撑下,江油人在布拖,真诚相待每一位彝族同胞,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先沟通协调,等思想通了之后,再组织实施。

回忆起在布拖的日日夜夜,熊瑛说:“我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到布拖不久,为彝族同胞不信任而哭。在江油的时候,熊瑛是广大果农心中的明星。一旦遇到果树技术方面的问题,只需一个电话,熊瑛都会为他们搞定。到了布拖,彝族同胞不认识熊瑛,对她更不了解,以为她就是一只绣花枕头。

第二次是因心疼而哭。那是精心选择的果树栽植后,需要防治病虫害,而彝族同胞说啥也不同意。好不容易做通思想工作,把农药买回来时,树叶已被害虫吃光了。熊瑛心痛地再次流泪了。

第三次是被领导肯定而哭。布拖县委常委、副县长、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吕勇了解到熊瑛的处境,便在一次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产业发展协调会上说:“在江油,熊瑛是广大果农的‘宝贝’,你们要好好珍惜啊,多听她的意见。”

熊瑛说:“我在布拖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友谊。”

熊瑛说的是她与沙洛乡拐乐村党支部书记阿苏比子的故事。那是熊瑛到布拖不久,就约阿苏比子到布江蜀丰商量引种高山李子一事。布江蜀丰还在紧张地进行土建施工。

个子瘦小、皮肤黝黑的阿苏比子见熊瑛是个漂亮的女同志,有一些腼腆。熊瑛急切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的时候,阿苏比子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丝担心。

熊瑛说的急,阿苏比子没有反应,原来阿苏比子好多都听不懂。

路过的吉志木支被熊瑛拉来当翻译。弄明白熊瑛的意思后,阿苏比子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们那里山很高,冬天很冷,可能种不出水果来。”

第一次没有说通,过了一段时间,熊瑛和沙洛乡党委书记马文才专门来到拐乐村,调查走访群众,大家与阿苏比子一样,对种果树并不理解,认为还是种马铃薯稳当。马铃薯人吃不完了,还可以喂牲口;果树种不好,只能喝西北风。由于语言不通,熊瑛只能干着急。阿苏比子把马文才拉到一边,用彝语说了好久。后来,熊瑛才知道,阿苏比子说可以把他自己的土地先拿出来种果树,做示范,如果成功了就在全村推广。

土地落实后,需要对土地进行改土。熊瑛与阿苏比子又见面了。听说按技术要求必须进行聚土起垄时,阿苏比子坚定地说:“不能这么干,会影响种植马铃薯的。”

“种树只要栽进土里就行了,哪需要挖那么大的坑? 我们从来没见过。” 旁边的彝族同胞插话了。

熊瑛用四川话、普通话说了两遍,也没有说服阿苏比子与众多的彝族同胞。

没有办法,熊瑛只好打道回府。

当天晚上,熊瑛委托马文才与阿苏比子商量。两人交谈了一晚上,商量了几套方案,最终认为只有通过做工作,把分散在每家每户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这个经济组织,才能把种植果树前的改土技术落实下去。

通过熊瑛的坚持和沙洛乡党委政府、拐乐村干部群众的努力,建园改土的任务终于完成了。2018 年10 月17 日,引进的高山李子苗完成了栽植。第二天就灌足了定根水,做完了树盘覆盖工作。

“明年花开的时候,你要来看我哟。” 临离开拐乐村时,阿苏比子对熊瑛说。

“我还会回来的。” 熊瑛饱含深情地拍胸口。

其实,还没等到花开的时候,熊瑛已到过几次拐乐村,指导高山李子的后期管理。

山与山靠白云相连,坝与坝靠绿水相依。通过产业扶贫,熊瑛与阿苏比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熊瑛过生日的时候,阿苏比子专程来到布拖县城,说什么也要请熊瑛吃一顿烤猪儿,以表达全村人的谢意。

一年多来,熊瑛的周围又聚集了一大批的 “崇拜者”。为了让更多的彝族同胞学到更多更新的果树栽培技术,熊瑛注册了“跟熊老师看休闲农业” 的微信公众号。许多彝族同胞看到这些实用的技术,纷纷跑到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来交流,拜他们眼中美丽的“熊老师” 为师。

合井乡乡长阿子子聪逢人便说他是“熊老师” 的第一代弟子。这不仅是一种炫耀,更是对江油帮扶人莫大的肯定和赞许。

美丽的“熊老师” 教会了阿子子聪如何种苹果。阿子子聪又去教下面的村干部和彝族群众。许多彝族同胞没有见过 “熊老师”,但他们都以是“熊老师” 的第二代弟子为荣。

阿俄比聪是一名家庭农场主,很有些经济头脑。在“熊老师” 的启发下,他自费到附近的盐源县去考察苹果种植,学习苹果种植技术。

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的阿果和吉色子也,也在 “熊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果树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熊瑛说:“我教会了他们,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布拖就会有一支自己的‘土专家’ 队伍。”

愿群山变成亲人,愿峻岭变成朋友。是啊! 江油帮扶人撒播的友谊密切了彝汉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彝汉之间的距离,温暖了无数的彝族同胞。广大的彝族同胞也深深地了解了江油,记住了江油。

江油与布拖,友谊的双手越牵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