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020-11-10马海文

康颐 2020年14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

马海文

【摘要】目的:对卵巢颗粒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展开探究。方法: 将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我院44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与CT、MRI检查结果,对CT、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是单发病变,且肿瘤以分叶状、圆形和类圆形呈现,边界清晰。44例患者中,5例多房囊性,囊壁与分隔厚度不同,增强后表现为间隔和囊壁有轻度强化;28例囊实性,可观察瘤内多发囊变,呈海绵状,增强后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11例实性,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6例,病灶有分隔。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经CT、MRI检查后均表现为特定特征,为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可与雌激素异常的情况有效结合。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瘤;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2;R73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220

卵巢颗粒细胞瘤以性腺发育的原始性索细胞为起源,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恶性程度为低度,预后效果理想,一般在晚期复发[1]。此疾病在手术治疗前很容易被误诊成卵巢囊腺瘤、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腺癌等。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44例,年龄范围在15~66岁之间,平均年龄(38.37±5.54)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选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仪器,由耻骨联合下缘到髂前上棘进行扫描,层厚设置为5毫米,螺距为1.5,重建层厚为3毫米。在增强扫描中,选择碘普罗胺作为对比剂,使用剂量为80毫升,按照每秒3毫升的速度注射。在注射45秒后进行扫描。其中,38例患者行飞利浦1.5T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选择体部线圈[2]。

2  结果

2.1 患者资料

44例患者中,大部分以盆腔肿块而就诊,以腰痛、腹痛和腹胀为主要表现。经实验室检查后发现,雌激素水平提高患者24例,CA125提高患者8例。

2.2 影像学资料

其一,CT表现。5例患者以囊性为主,经CT扫描后以多房囊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且囊壁与分隔厚度不同,经增强扫描后可观察到动脉期间隔和囊壁轻度强化现象。而在静脉期与延迟期则持续性强化,而囊性成分没有强化表现,边界清晰。28例患者的肿块以混杂囊实性成分为主,可在内部发现不同大小囊变区亦或是片状的低密度区域,经增强扫描后发现实性成分有轻度强化的表现,并以海绵状变化呈现出来。11例患者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且病灶分隔。其中,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6例。

其二,MRI表现。38例患者的病灶表现为 等或偏低,而 高信号,可观察到内部有囊实性肿块且分布不规则,而实性部分以不规则的结节状呈现出来,囊实性区域表现为不规则的蜂窝状变化。经增强扫描后发现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表现。

其三,手术与病理。所有患者经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现肿瘤以分叶状或者是类圆形表现出来,且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以灰黄色为主,且多处有坏死和出血的现象。于镜下能够观察到瘤细胞以圆形或者是多边形为主,排列类似石榴籽样。

3  讨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主要发病年龄在45-55岁之间,一般可细化成成人型与幼年型两种,前者占比达到95%。卵巢颗粒细胞瘤可对雌激素进行分泌,进而影响内分泌的状态[3]。如果是青春期患者,其阴道会有少量流血的表现;如果是生育期患者,其月经会出现紊乱,且阴道伴有不规则的流血表现;如果是绝经期患者,其阴道会表现出不规则流血的情况。通常,肿瘤瘤体都是实性且表面光滑,切面则以多房囊性为主。但也有部分瘤体会自发破裂,并伴有腹水的表现。

卵巢颗粒细胞瘤经CT扫描后可发现实性肿块内部经常会存在多发囊变,而肿块的形状以卵圆形和圆形为主,边界清楚且表面光滑,其内部存在囊变区。此外,囊壁间有间隔,但分隔厚度不同,在增强扫描后囊壁与囊内实性成分会持续性增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海绵状,主要是因为肿瘤实体与囊性分布分散,与海绵十分相似[4]。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为 等或偏低,而 高信号,而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实性肿块内部有小囊灶,分布呈簇状。

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应当重点鉴别单房囊性、多房分隔囊性肿瘤和卵巢囊腺瘤。一般情况下,囊腺瘤的分隔纤薄而且光滑均匀,但颗粒细胞瘤则不同,同时也应根据激素水平等做出判断。对于混杂囊实性肿瘤,在鉴别方面应当区别于卵巢转移瘤和卵巢囊腺癌。实性肿瘤应当和硬化性间质瘤、子宫浆膜下肌瘤等进行有效鉴别[5]。

总体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一般都是单发病灶而且边界清晰,肿块可分成实性、囊性和囊实性三种,最常见的是囊实性,其囊壁亦或是间隔厚度不同,以海绵状为主要表现。因容易合并雌激素水平的提高,所以有并發子宫内膜增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吴群英. 基于卵巢颗粒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13,21(15):125-125.

[2]胡蓉,代燕增.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196-197.

[3]陈小颖,林颢,魏旭芳. 基于CiteSpace的卵巢颗粒细胞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20,37(12):1138-1144,1147.

[4]王海亮,阮圆,周冰,等.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DCT及MRI特征性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5):814-818.

[5]叶琴,薛恩生,梁荣喜,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12):1079-1083.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
试析生猪检疫中猪瘟的鉴别诊断与无害化处理
血清C反应蛋白在亚急性甲状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降钙素原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评价MCV/RDW与网织红细胞在贫血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实变型肺癌和结核性肺病的CT影像特点比较
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