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2020-11-10姚成洲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急诊科教学改革

姚成洲

【摘要】目的:针对急诊临床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提升急重症医学人才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方法:在本院急诊科随机性抽取出实习生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满足研究要求均分100例实习生为两组并设定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培训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培训模式、给予观察组实践授课的培训模式,培训6周后对比两组实习生考核分数及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分数与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显示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急诊科开展临床教学时可实施实践授课模式提升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急诊科;临床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G6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急诊医学属于综合性学科且在临床治疗中起着是否成功抢救病患的重要作用,医院急诊科医师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决定着病患救治的效果,需要在急诊科开展急诊临床教学措施达到提升实习生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目的[1]。以往实施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各类知识点通过灌输式教学的过程传送给学生,而学生则负责被动式地接受知识即可,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临床经验较为缺乏而未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需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实习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下内容针对急诊临床教学模式开展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急诊科室通过随机模式抽选出从事1年以上的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实习生各项资料:平均年龄(23.5±1.5)岁;男女比例45∶55,根据研究需求将其均分成各为50名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年龄资料与男女比例后未存在明显差异可实施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培训前考核

在培训前实施两组实习生专业考核,其考核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实习生的考核分数对比后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2 培训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在培训中给予以往实施的常规培训模式:带教教师灌输式理论与技能知识教学、学生被动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观察组实习生在培训中实施实践授课模式,具体为:(1)每位实习生分别照管3张床位且构建出实习生与带教教师共同查房制度,实习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接诊病人并将自己的诊断向带教教师汇报。患者住院期间各项环节,比如患者生活所需与诊疗活动都由实习生全面负责。(2)设定考核指标评价实习生实际诊疗水平及存在的责任心。(3)开展学术交流且由带教教师主持,先由实习生将自己诊疗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获取的经验在学术交流中表达出来,先由观察组所有实习生共同探讨实习生提出的问题,最后由带教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全面性讲解,并且将实习生在诊疗患者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改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实习生在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分数、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实习生满意度的調查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实习生观察指标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内开展统计与分析工作,计数资料利用均数(x±s)表示并运用t检验验证对比结果;计量资料利用(n,%)表示并运用卡方检验验证对比结果。若SPSS19.0统计与分析后给出的数值处于0.05以下,表明本次研究中的各项数据对比结果达到统计学要求。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培训后考核成绩的对比

两组实习生考核后的成绩分数分别与考核前分数比较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考核后的分数与对照组考核后的分数对比以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为对比结果(P<0.05),见表2。

2.2 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经过调查并统计两组实习生对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后,观察组对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诊医学是以临床各类疾病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需要从事急诊岗位的医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及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救治病患时能够及时确诊出患者所患的疾病并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挽救其生命。因此,在医院急诊科室设立了急诊临床教学措施并对进入急诊科实习的医师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具备实践能力。为了促进急诊临床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研究学者针对于教学模式开展了研究并研究出实践授课教学模式。

本次研究针对实践授课教学模式具有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此模式应用于培训中后,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实施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原因是让实习中从实践中深刻掌握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并丰富了实践经验,对实习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医院急诊科实施的临床教学模式对于实习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应采用实践授课的模式可达到培养的目的并有利于实习生的发展。另外,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下还会诞生出更先进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引入急诊临床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伟,罗燕.急诊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S1):40-42.

[2]胡海霞,肖胜香,姜晓明,臧秀贤.急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9):89-90.

猜你喜欢

急诊科教学改革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