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0韦燕琴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韦燕琴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7月到2020年4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对症支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pH,呼吸指标自主呼吸频率、自主潮气量、最大吸气压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突出,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破坏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肺气肿和(或)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恶化导致持续性不可逆气流受限,病理生理变化是持续气流受致肺通气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加重,同时可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致敏原、粉尘、有害气体、有害颗粒、花粉吸入等均有可能会导致发病。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我國目前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8%,慢阻肺一旦发病,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治疗难度高、预后差、极易反复,一旦进入急性加重期,可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呼吸衰竭,若医护干预不及时,容易导致不可逆损伤,病情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根治该病,多以控制呼吸症状、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为主,无创呼吸机通气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急性、慢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可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缩短通气时间,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分析了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7月到2020年4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64- 76岁之间,平均(69.93±2.31)岁;COPD病程1-10年,平均COPD病程(5.27±2.14)年;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63-77岁之间,平均(69.91±2.64)岁;COPD病程1- 9年,平均COPD病程(5.21±2.17)年。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过系列检查后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对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体格检查表明具有疾病相关临床表现;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患者;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本次研究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其监督下开展,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数据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可以开展下一步研究(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点滴治疗,同时进行持续的心电、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等,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选择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无创呼吸机,保持合适的体位后,连接输氧管进行机械通气,氧浓度维持在40%-100%、潮气量维持在8- 10ml/kg、呼吸频率在14- 20次/min,相关数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得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统计学相关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1.00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选择卡方检验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方式进行计算,当计算结果得出P<0.05时,则代表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血气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呼吸指标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呼吸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正确、合理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病情,延缓疾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帮助患者调节呼吸、缓解患者疲劳感、避免二氧化碳重复吸收、防止损伤气道[2]、减轻患者心脏前后负荷,进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兴华,叶占兰,谢波.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3):42-43.

[2]刘麦瑞.品管图在慢阻肺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舒适中的应用[J].家庭生活指南,2020(01):140.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