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教学下班级管理问题与措施

2020-11-10周倩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班级管理措施

周倩文

【摘要】本文结合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过程,针对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行政班的概念模糊化,集体观念日趋淡化,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弱化,降低班级管理的效能,给德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境。为此提出与分层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措施,思想疏导、班集体重构、班级文化的重塑。为学校继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提供素材、参考、补充。

【关键词】分层走班;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249-02

一、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强调“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出现了优秀学生“吃不好”,学习困难学生“吃不下”的矛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进一步扩大,这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设置了障碍。

《纲要》中提到“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镇街公办初中,学生一律按照电脑派位入学,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尖子生缺少,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使得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扩大,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增大,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难度很大。学校充分考虑校情和学情,因材施教,在初三年级进行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尝试。

二、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概况

(一)分班原则和分层依据

在分层走班教学下,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处于两个班集体,即行政班和教学班。学校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优质层(A1、A2)、潜力层(B1、B2、B3)、希望层(C)。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适应能力,自主选择,由学校作最终调整。

(二)走班时间:由于受教师和班级限制,为保证在同一时间合理安排授课,全年级统一走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日间课程,下午放学后回到相应的行政班,晚修也在行政班内进行。

(三)走班学科老师安排:由年级统一对全级各科教师进行调配,尽量安排每个教师教同一或接近层次的教学班,有个别教师要跨级部授课。

三、分层走班教学带来的班级管理问题

(一)冲击了稳定的教学生态环境

分层后的学生面对陌生的班级、同伴以及任课老师,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希望生的抵触心理比较明显。教师要面对学生的重新组合,课堂秩序的重新构建等难题,特别是在潜力层和希望层的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够,习惯养成不到位,组织课堂教学难度大,导致教师个体心理上不接纳,不满、负面情绪也逐渐在教师团队里滋长。

(二)带来了班级管理的新难题

分层走班教学扩大了学生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其是C层学生抱团取暖,不良风气在年级蔓延。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新班任不了解学情,班级管理出现了“找不着,抓不住”学生的现象,导致班风和学风的严重下滑。

(三)弱化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生主要在教学班学习和活动,行政班的概念逐渐演化成一个记忆符号。新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教学班重构需要时间,而时间则被学科学习所占据,使得班级文化精神难以形成,学生对教学班的认同感较低,导致班级育人的功能也被削弱。

四、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下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着力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疏导

观念更新是变革推行的首要前提。首先,疏通教师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召开初三分层走班教学的思想动员大会、班主任会议、学科备课组会议,统一认识,加强培训,提高适应能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鼓励更新教育观念。到教师中去,听心声、收建议、解惑解难,帮助教师树立信心。

其次,疏导学生的思想重在走心。召开“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对新的班集体和同学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和期盼,由此打开心门,认识彼此,化解矛盾,沟通情感。握住教育契机如中考百日冲刺、两次区模考后等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小型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交流,在体验中增强对教学班的认同感。以“每周荐读”“周记——老班随笔”“老班点评”为载体,将教学班丰富的情感、精神的滋养通过班主任手中的“神笔”直抵学生心田。班主任到学生中去,与学生“闲谈”,使得师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架起沟通桥梁,让老师更容易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第三,拓宽家班沟通渠道。通过专题家长会、辅以班级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主动向家长讲解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及优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消除家长对其误解,力求家长与学校达成教育共识,从而获得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支持与理解,配合班级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致力班集体重构

首先,各教学班结合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如班级公约、班规,向学生明示,统一学生思想,规范班级行为。

其次,构建“班主任(导师)——學科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综合管理,形成教育合力。对班干部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共同做好教学班管理。如班长负责把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等情况反映到行政班班主任;学科代表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教师上课的反馈传递给教学班导师和学科教师;注重管理细节,做到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任与导师、科任之间的无缝对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交流。

第三、打通无缝对接的师生沟通渠道。学生通过年级的意见箱和周记,反映自己在思想上出现的困惑、学习中的困难,提出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想法和要求等,教师也通过以上渠道了解、把握全体学情和个体的需求。

(三) 倾力班级文化的重塑

第一、明确教学班的中考和管理目标,驱动班级奋力前行。学校制定中考总目标,各教学班围绕总目标制定本班的中考目标,在目标驱动下,分层进行班级管理。如A层班级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互相追赶,力求在高分率、优秀率、平均分有突破;B层班级着力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助力于班级稳定,防止及格率、低分率的下滑;C层班级致力于稳住学生学习状态,减少负面影响。

第二、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带动学生奋力拼搏。综合运用班级的板报、宣传栏进行中考倒计时、迎考口号、激励标语的张贴,介绍各学科冲刺阶段复习计划或方法。树立榜样,用镜头捕捉学生埋头复习、争分夺秒、拼搏进取的情景,以学生身边的典型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指导学生制定中考目标和冲刺复习安排,张贴在课桌上,时刻提醒自己。通过以上措施来大力营造中考冲刺备考氛围,以班级文化带动学生拼搏进取。

第三、强化中考动力,引领学生圆梦初三。召开初三学生冲刺中考动员会议,从思想层面动员学生进入冲刺阶段,在老师的帮助下激发自身潜力,决胜中考;学科教师交流会,导师和各科科任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为学生走向成功架起强有力的保护网;分层召开家长会,借力家长,落实目标,为学生圆梦初三建构起坚实的后盾。

五、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下班级管理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营造了优良班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教学班通过制定班级公约和班规,规范每个个体的行为,为优良班风的准备了土壤。 明确的中考目标导向,让学生树立了“我的教学班就是我的班”主人翁意识。建立了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不仅使得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而且在学生中有了一个坚强的核心,凝聚了人心。主题班会课、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逐渐改善,思想、情感逐渐交融,班级气氛和谐。

(二)实行信息共享班级合作机制,严防班级管理漏洞的出现。

通过年级管理、教学班管理等信息平台,整合散乱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走班”听课状况,解决“走班”帶来的混乱和无序等问题。行政班与教学班实行学生信息共享,合力推进两个班常规管理的落实。年级积极创设沟通交流平台,让班主任、导师与任课教师就学生信息进行全方位沟通,并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与德育发展情况。对反映出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调整,必要之时联合任课教师共同教育,确保管理时空全覆盖、无漏洞。

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进行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它不仅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也是德育管理主体、内容、方式的一次变革,承担着既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又能够保证立德树人目标全面落实,对学生和教育未来负责重任。学校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前,应对校情、级情、教情、学情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作清晰的预判,制定出应对预案。对于直接组织者——教师,重视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培训提升;对于直接参与者、受益者、承压者——学生,重视做好宣传动员和心理调适工作,并对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积极应对和有效的指导。尽快建立起班级文化,缩短适应期,增强班级归属感,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班中。建立与分层走班教学相适应的的激励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应现代教育变革和发展新需求的“分层走班”,已成为很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新做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走班”状态,加强“走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管理的效力,保障“走班”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稳步向前发展,将是我们不断努力和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朝晖.走班制下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6/06 下半月刊(037-039)

[2]陈东阳.初中分层教学研究——以四川省Q中学初中部为例.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倪志刚.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5 (37-38)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班级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