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工智能加持的英语掌握式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20-11-10黄妙威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平板教学方式人工智能

黄妙威

【摘要】上一学年我校在初二率先铺开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教室装上了平台的服务器。但我们的老师在使用了一年后大多反映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上他们是很少使用平板电脑的,一方面觉得浪费了时间;另一方面是害怕使用新技术后打乱了自己原有的教学流程及教学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大家是觉得使用新技术是有很大挑战性的。但其实人工智能加持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输出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老师基本不用害怕改变之后学生会跟不上或效果不好。老师将会看到学生每个人不同的理解,课堂上通过梳理、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清晰表达出来,学生已经在主动学习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人工智能加持英语掌握式教学;传统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19-01

人工智能加持的英语掌握式教学的强大效果

我们试从同一课例看一下人工智能加持的英语掌握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较下前者的强大效果。如我们上的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听说课,传统教学课堂上老师的行为就是提示和快速反馈,学生的行为则是回答问题和做练习。其实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平板绘制、总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使用mind map思维去表达,而不是老师去替做了。

为什么信息技术要与教学融合

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四种形态就能窥见一斑。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再进入工业社会进而是知识经济社会。现在社会已经发生变化了,要求人类要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与协作,而学校教育是分布式教育。所有的學生都按同样的标准达到同样的要求,就像工厂里的产品一样不管你的基础如何,反正我就要生产出一样的东西。但是往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改变。其次在我们中国的教育背景下,大家反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怎么没有几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教育,学生一直在做这样的学习,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达到这个水平?很难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够出现在信息技术在初步应用的层面上,因为学生只能达到知识获取的水平。随着技术应用只有离开了学校原来传统的教学和学习体系,创造能力的人才能出现,而教学的个性化就肯定要有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应用技术的支持,只有老师一个人教一百几十个学生怎么可能达到那么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呢?

我们该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美国专家克里斯坦森的著作《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里提到:“如果我们只是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即讲授式教学,以老师为主的教学过程当中去用一点信息技术或去使用一些媒体来尝试改变,那就是在原来的平面上进行了微调,不会带来已经在进行的教学改变。”如原来是用黑板的改进为用投影仪,现在又加入了平板,学生从看大屏到看小屏,这只说明我们从原来的传统教具变为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具,但老师还是用原来的方式教学,信息技术只是起辅助作用,所以说我们的应用技术要离开最简单最初始的阶段,走向和我们的教学进入完全无缝的融合。只有重新跨越到一个新的平面上,从一个新的原点出发,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产生教学创新与变革,即跃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重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才可能有一种教学的创新和变革。要实现这种变革就不能只停留在教室里的设备变化,因为只有教室设备变化,有多一台交互机有多一台平板,让学生多看一两个视频,提问更快速一些,多做一两道题,但它们始终在进行最简单最初步的应用,是不会带来根本性改变的。现在我们要看到的是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会出现一种新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看一下UNESCO(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对技术教育应用做了清楚地解读:

其实在信息应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技术,在教育当中的阶段是指向了不同的程度。在这个初级的应用和简单技术的应用之上,对应的只是学生的学习只能够达成知识获取的水平。我们随着技术应用比较丰富,随着我们可以使用大数据,可以使用一些云平台,教学平台等记录学生的数据轨迹,做分析的时候,走向能够跟课程有很好的整合的时候,我们可能达成知识的深化,学生能够做一些知识的加工,那么我们的学习才能达成比较好的成效。只有当我们这个新技术的应用跟教学融合在一起后,再使用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说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在他们的支撑之下我们才可能做知识的创新。

我们在以后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可采用问题解决式学习

问题解决式学习和任务驱动型学习之间是有区别的。老师给学生学习任务,但不要求他跟着你的节奏,老师可以给他一点自由的时间只要他把问题解决了,他快一点慢一点,早一点晚一点我觉得都是非常精彩。我们要能够让一个学生会进行知识创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新的思维产生新的东西,这个叫知识建构knowledgebuildings.基于这种在共同体中的知识共建,这个是基于社会性建构的这种方法当中不断地持续更新观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方式。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因为每天我们都在各种微信群当中做的就是这件事儿,在我们的这个共同体里面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停的有新的观点,还会形成自己的一些东西。只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这个往这个方向去训练,学生未来才可能去创造出新的观点性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美国专家克里斯坦森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中国大陆2015年9月.

猜你喜欢

平板教学方式人工智能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10%平板电脑市场销量下滑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超级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