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中寻规律 在领悟中谋方法
2020-11-10吴伟莲
吴伟莲
【摘要】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不断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在“动手探索”中寻找问题的解题规律,在“动脑领悟”中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归意识”与“化归思想”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等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例谈;几何教学;化归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60-02
一、初中几何教学中“化归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数学化归思想”就是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几何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变成已经解决或比较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最终能够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在: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转化;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之间的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之间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的转化;高次向低次的转化;多元向一元的转化;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等。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探索解题的途径与方法,渗透数学“化归思想”,老师不断培养学生用这种“数学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和明白:初中几何的学习与解题的规律性,是有“法”可依的。
二、初中几何教学中“化归思想”培养的主要手段
让学生“动手探索”是培养化归思想的主要手段。有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新课标下的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活动,尤其对学生的探索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七年级已把实践探索纳入其中,例如:利用“粉笔盒”,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图形在“展开与折叠”过程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去发现结果的来龙去脉和可靠性,预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
三、初中几何教学中“化归思想”培养的主要方法
(一)从“作适当的辅助线”的方法——培养学生“横向化归”的思想
添辅助线的“化归思想”就是在对问题作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辅助线来展开联想,以唤起对有关知识的回忆,开启思维的大门,通过旧知识、旧经验来处理新问题.“横向化归”就是通过对命题的有关量进行转换,进行等价变换,通过同构变换等各种手段将很生疏、较复杂、比较困难的几何问题化归为我们最熟悉、较简单、很容易的数学问题来解决。;;
例1: 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基本思路:把几何中多边形问题全部“化”为三边形问题来解决。
设计问题:
问题1 : 已学过的熟悉“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 360° .
问题2: 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 吗?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问题3 :通过“添加辅助线”而得到四边形内角和,类似可求五边形的内角和吗?n边形的内角和呢?
探究: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交流,探究方法,并共同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中寻觅出了下列几种化归的方法(添辅助线):
法1:如图(1)连结AD、AC,五邊形的内角和为:3×180°=540°;
法2:如图(2)在CD 上任取一点M,连接AM、BM、EM,求得五边形的内和为: 4×180°-180°=540°;
解题思路的共同点:是通过图形分割,把五边形问题化归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再选择当中的一种化归的路径,全部可以求出六边形、七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从而推导出任意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n≥3, n为整数)。
(二) 从“立体”到“平面”的方法——培养学生“纵向化归”的思想
“纵向化归”思想就是把学生碰到的几何新问题,通过“维降”等手段化为简单、熟悉的数学问题来解决.类似很多问题在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的解题(化归)思想是:立体问题平面化。
例2: 如图5,有一座山,大致呈圆锥,山底呈圆形,且半径OB为6千米,山高OS为415 千米.在山坡SA 的中点C有一联络站,要从山底A修一条盘山路,绕着山坡转一周将物资运到山坡AS的中点C,这条公路的最短路程为多少?;;;;;;;
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难以下手,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简单模型,观察实验,可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就能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在图6 中求线段AC′的长。
(三)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同向化归”的思想
“同向化归”就是对新面临的问题进行命题分割或分解,化为某个可简捷处理的子问题来进行处理,而这种“化归”在同一层次上是“平行”进行的。
例3 : 自主探究《圆心角、弧 和 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问题: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2)什么叫圆心角?什么叫弦心距?
(3)学生事先准备好的两个等圆形纸片,并在两个等圆中分别画出两个相等的圆心角。
问题探究:在⊙O中,当圆心角∠AOB=∠A'OB'时,它们所对的弧AB和A'B',弦AB和A'B',弦心距OM和O'M'是否也相等呢? (动手制作,实验探究,总结定理。)
(4)由探究得到的定理及结论是什么?(三个定理)
定理一: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圆心角所对弧 相等 ;,所对弦 也相等 。
定理二:略(学生自己归纳完成)
定理三:略(学生自己归纳完成)
(5)在圆心角定理中,为什么强调“同圆或等圆”?可不可以删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填鸭式”教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验与化归”中得到很好锻炼,数学知识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 从“用反证法”或“画反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逆向化归”的思想
“逆向化归”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较难入手,就按照习惯,如反证、举反例等采取正难则反的措施的数学思想。
例4: 求证:过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不可以作出一个圆。
可引导反设:设过A、B、C 三点能作⊙Q ;;;;;;;;;;
设计问题:(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 : 点Q 到A、B、C 三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问题2 : 作线段AB、BC 的垂直平分线L1、L2,则L1、L2 的交点在何处?
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画图,因为三个点都在同一直线上,学生极易想到:过点Q有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直线,却与所学的“垂线公理”相矛盾,从而假设不成立,而原命题成立.当然,通常为了说明命题不成立,还可以举一个反例或画反例图来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既训练学生“逆向化归”思想,又为几何的证明开辟了新方法.事实证明,学习任何数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大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
加强几何“化归思想”的教与学,对于学生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培养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几何认知结构的重要纽带,对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中学数学教研,2015.
[2]郭立昌,浅谈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J].数学通报,2016.
[3]沈文选,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中学数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