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
2020-11-10胡佳音
胡佳音
摘 要:全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从而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这些已然成为新闻行业近年来共同研究的课题。为此,全国新闻战线同仁们在讨论中思考,在实践中摸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围绕这一新任务、新要求,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创新思路举措、打造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作了思考,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新闻舆论;融合发展;新型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45-02
一、找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方位
“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这是新闻战线研究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和政治要求。工作中,我们首要的是要把握更高更严的政治要求,提高维护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特别是新闻报道中,要自觉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凸显“政治家办报”原则,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让主流价值主导社会
舆论。
强化主流宣传的影响力引导力。顺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保持和强化主流宣传的影响力引导力。优化配置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资源,构建传播新格局,建设融媒体中心,打造集民意表达、决策参谋、解决问题、正向引导功能为一体的权威平台、拳头产品。
提升新闻媒体服务大局的能力。应聚焦地方发展新方位新征程,全面提升服务大局能力。立足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进行审视和宣传,紧扣时代主题,围绕中心大局,讲好各地故事,塑造各地形象。
二、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当前,按照中宣部要求,各地正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这需要我们按照“建优建强”“重点突破”的思路,以融媒体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各级媒体融合发展。
打造权威有影响力的新媒体集群。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打造门户网站、新闻移动客户端,建强一批微信公众号平台,建好一批微博法人账号。
推动技术深度融合。建设“中央厨房”式采编审发体系,引进全媒体采编软件,建立线索生成、即时生产、融合发布、效果评估一体化的采编审发体系,加强全媒体背景下的采编统一策划,突出采编互动、全媒互动、线上线下
互动。
推动体制深度融合。特别是党媒党台等官方新闻媒体,应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思路,建立适应全媒体内容建设和市场竞争的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建设区域权威主流新型媒体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关键在于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融合创新,着力建设区域权威主流新型媒体。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移动优先”战略,强化内容建设,重组媒体组织和运行架构,推动外部协作等。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主动适应不同人群的信息接收习惯,积极适应“指尖阅读”的大趋势,采用分众化、对象化、精准化传播手法,畅通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倾力打造移动传播主平台,加快移动传播矩阵建设,多生产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形式多样的信息。
强化内容建设根本。做足本地新闻,加强内容创新和互动体验。纸媒突出“高度”“深度”“温度”,新媒体平台突出简约精编,增强报道的接近性、可读性和吸引力。
重组媒体组织和运行架构。积极对接市场、联结用户,逐步建立“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新闻采编发布模式。
推动外部协作。现在有一个现象是,很多单位和部门都有自己的微信号,这当中大多数单位是把自己在媒体上发不出来的东西,堆在了公众号上,稿子其实就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不过是建了另外一个空广场。这就需要我们新闻媒体不仅在“自己的庄稼地”上展示新闻产品,还应积极对接和利用各热门第三方传播平台,增强“本地声音”的传播力、影响力。
探索破解新媒体建设投入难题。加大投入,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新媒体建设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條件。各地要着力探索破解新媒体建设投入难题,实现新媒体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目标和效果。
四、精准发力,推动融媒体发展
推动融媒体发展,该从哪些方面着力?必须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推动融媒体发展,在营造舆论环境、平台建设、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方面着力。
完善指挥中心功能。各地应做好顶层设计,为融媒体发展打破障碍。特别是要在人力、技术、内容等方面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
强化平台建设。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改进传播手段、突出传播效果。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突出直播,兼具资讯、服务、问政、互动,完成从全媒体到智慧城市的升级。
准确把握舆论引导。把内容建设放在新闻传播的核心位置,加强舆论引导,弘扬正气。重要新闻事件上不越位、不缺位,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要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社会化,讲好各地故事,传播各地好声音。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对媒体融合下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新媒体的根本保障。这当中,首先需要我们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围绕媒体发展战略规划及目标,出台符合发展实际的人才政策,大力实施知识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特别要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功夫,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需要建立灵活、实用、高效的激励机制,让考核引导内容,开展晋升激励、品牌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方式,设置“首席”岗位,激发人才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加强内容形式创新,构建融合发展传播体系
由于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以及传统渠道竞争、媒体竞争、人才队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闻舆论传播力受到极大挑战,壮大主流舆论刻不容缓。总的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常态下新媒体宣传格局,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二者之间信息内容、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重视受众体验,满足受众的普遍需求。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让H5、VR、图表、音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更加符合受众“胃口”。
改变报道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坚持以形式创新为手段,凭借图文类报道、故事性短片、网络电视直播、访谈论坛等传播形式,让新闻报道、深度解读视听结合、动静相生,使之有看头、冒热气、接地气,增强群众感染力认同度,带动群众推崇、扩散、效仿;坚持“三贴近”,主动改变话语体系,打造精品文章,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报道,提升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可看性。以充分发挥权威主流媒体平台在信息上的独特优势,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新时代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
打好三张“牌”,创新传播手段。地方党媒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打好“权威牌”,进一步加强市、县(区)官方微信、微博的运维与策划,建立高效、完善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好官方媒体、主流媒体、官方两微 “发声筒”“传音筒”“扩音器”作用,做到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声,重点项目、热点事件不失声;努力打好“服务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网络问政”渠道与问政效率,倾力打造服务型新媒體平台,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呼声,为新时代鼓与呼;打好“亲民牌”,树立用户思维,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不断满足民众关切和需求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努力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活动、策划,以用户思维传递党的声音,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平台。
六、坚持“三贴近”,强化“走、转、改”
“三贴近”“走、转、改”,这些不仅是让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芬芳的法宝,更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本根途径。
强化新闻报道的“三贴近”。“三贴近,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从这里可以看出,“三贴近”不仅是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更是一个方法论。因此,必须坚持强调新闻记者走基层、沉下去、贴近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对基层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以及老百姓生活中巨大变化的事件和亮点挖掘出来,这样的新闻才能够从基层视角出发,感受百姓的感受,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和真正需要的。新闻媒体只有坚持“三贴近”,主动改变话语体系,打造精品文章,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报道,提升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可看性。
持续开展“走、转、改”。记者工作最忌讳什么?答案是采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等。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近年来,按照中宣部等五部委统一部署,新闻战线纷纷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批批采编人员奔赴基层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矿山,蹲点调研、采访体验,真诚面对、用心倾听,不断推出了题材丰富、文风清新的报道。这当中,必须持续强化新闻记者要多下基层,多跑鲜活的新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为,好的新闻作品,都来源于最基层。“记者只有接了地气,新闻才能冒热气!”因此,各地新闻媒体记者必须持续坚持“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接地气、受欢迎。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以务实的作风,当好推动进步、记录社会的“宣传员”,当好弘扬正气、鞭策歪风的“监督员”,当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的“服务员”,做先进文化方向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总之,要提高新时期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立场,找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方位,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区域权威主流新型媒体,做到“新闻宣传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不错位、党和人民需要时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