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设计策略
2020-11-10黄汝皎
黄汝皎
【摘要】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较大的工程,教师一定要明确“主问题”,围绕“主问题”设计阅读活动。首先,要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选择侧重点细致分析文本,使学生的情感更加细腻,促使学生情志发展;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微信聊天群分析阅读想法,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主问题 设计策略
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普及与深入研究,“快乐读书”在校园蔚然成风,而名著整本书阅读也随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改革趋势。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可以培养语感,深化道德品质教育,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新时期,让学生读完、读懂整本书已成为一项教育使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各种方法深度剖析整本书深厚的意蕴。
一、创新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主题设计
随着线上教学的兴起,整本书阅读也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上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设计目标明确、指向清晰、形象生动的主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让阅读主题更加形象,使得学生在声情并茂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例如,为了让学生喜欢并阅读《声律启蒙》,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云对雨,雪对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借助古典乐曲与童声朗读设计成微课,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意境与朗朗上口的对韵美。这样主题形象生动,富有意境感,能将对韵语言的整齐美展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文学认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社交软件,设计以语言交流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流与分享阅读心得。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探究《海底两万里》故事中的正义精神”,让学生分为若干个读书小组,自主组合微信群并通过主题探讨,从而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的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名著整本书的领悟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汲取到书籍的精髓。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絡投稿的方式让学生写作主题书评,这样的阅读方式比较适合阅读与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然而普通学生写作水平有限,容易因为屡次投稿失败而对文学丧失兴趣。基于此,普通小学可以开通学校专门的阅读与投稿公众号。例如,推送以评论《伊索寓言》为人处世之道为主题的征文信息,以读促写,让学生从为人处世方面人手去阅读与思考《伊索寓言》,使得学生真正领悟《伊索寓言》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学校自己运营的公众号,投稿门槛比较低,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去阅读与写作,学生也从同伴的优秀作品中体验阅读的魅力,从而积极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中。这样的阅读主题设计较为灵活与广泛,有助于让学生深化对名著整本书的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主题的设计不必中规中矩,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渠道与资源,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阅读模式,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整本书阅读主题的实施
1.引导学生从“主问题”中理解内容
每个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后对书中的内容都有不一样的理解,针对每一个学生,整本书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基于此,教师要提炼出书中作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将之设计为主问题,让学生透过语言现象理解语言本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带着“主问题”利用互联网检索相关书籍的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建立这个结构框架的。这就要求学生从作品的细节入手去品味与思考,从而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整本书时,教师可以从检索思维导图任务入手,先让学生整体理解故事框架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教师再设计阅读“主问题”,让学生综合性地表达观点,促使学生以反思评鉴的方式突破思维定式。笔者设计的“主问题”:结合作品情节,说说师徒四人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目的是什么?于是,学生开始围绕“主问题”利用社交软件进行讨论与探讨。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碎片式与散乱的,这样的阅读设计使得学生悟不出什么道理,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反思评鉴,让学生与作品不断交集、再交集,促使学生突破局限,发展素养。
2.引导学生从主问题中获得情志发展
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后要表述的阅读内容完全不一样,他们表述内容的方式也并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用构图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与观点,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阅读心得,还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建构思维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情志发展,让学生感情更加细腻。然而,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生不能偏离主问题,也不能表述得过于宽泛与空洞。
例如,阅读完《长袜子皮皮》时,教师可以将主问题细致化,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对人物性格、外貌特征、故事细节进行探究。“主问题”是:皮皮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矛盾,她是怎样化解的?学生围绕主问题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探究。想要通过构图表现主题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模板,借鉴与学习。他们有的设计故事结构图,有的设计故事主题图,有的设计人物特征图。学生在一个方面细致分析,有的建构的主题是“善良的皮皮”,从成长事件延伸开来论证;有的建构的主题是“勇敢的皮皮”,从形象特征、语言描写方面去阐述;有的建构的主题是“自由的皮皮”,从细节描写、行为描写方面去表现。学生们从长袜子皮皮的成长中深受启迪,理解不乖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坏孩子,也从作品中学会了与同伴相处的方式。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项大工程。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主问题”让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与深化阅读感受,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情志发展。
3.引导学生从“主问题”中发展语言能力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发掘整本书中的语言价值、对话作用,让学生从读书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设计“作业整合”“实践活动”任务,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是怎样思考、怎样解释的。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前,学生可以在微信群利用语音功能讲述阅读期待——猜想内容。有的学生说:“我是从作者简介、作品简介、目录信息中猜想故事情节的。”阅读时,学生可以再次利用微信群聊,针对“主问题”进行语音探究。有的学生说:“我是从作者对‘微微震动的描写中,读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然后,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分享感悟。
大声朗读,用心品味,才能够真正读懂整本书。由于整本书阅读是一项较大的工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督促学生阅读,让学生用语言分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要确定一个核心问题,然后在线上、线下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情志、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得读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