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疗法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2020-11-10郭诗琪和蕊姚琴韩丽赵百孝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5期
关键词:免疫文献综述

郭诗琪 和蕊 姚琴 韩丽 赵百孝

[摘要]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独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对于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免疫相关疾病包括免疫性疾病和与免疫密切相关的疾病。而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调节失去平衡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疾病。本文就近5年艾灸在免疫性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从免疫亢进、免疫缺陷和免疫不足3个方面,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免疫低下表现的疾病和其他进行论述。涉及疾病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和亚健康状态,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肾病、艾滋病、强直性脊柱炎综述其研究概况。

[关键词] 艾灸疗法;免疫;免疫性疾病;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9(a)-0042-04

[Abstract] Moxibustion therapy, as one of the unique therap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two-way benign regulation effect on human immune function. Immune-related diseases include immune-related diseases and diseases closely related to immunity. And immune disease refers to the disease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immune regulation of the body, which affects the immune response of the body.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s in recent five years is discussed, and it is divided into autoimmune diseases,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and other diseases with immunodeficiency manifest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immunohyperactivity, immunodeficiency and immunodeficiency.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primary kidney disease, AID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Moxibustion therapy; Immune; Immune diseases; Literature review

艾灸疗法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的温热作用,激发经气的活动,产生温通经脉、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功效[1-4]。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有很多研究和假设,但都与中枢的调控失调有关,与心态的失调和情绪的紧张、焦虑有很大关系。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高脑力活动,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因素的疾病却大量产生,免疫性疾病的增加就是其中之一。而对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无法避免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艾灸疗法相比于药物疗法有着相对较低的临床副作用和患者更高的依从性。艾灸可以提升人体的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能降低机体内白细胞介素(IL)-1、NO等水平,从而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近5年来,艾灸广泛应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等)以及免疫力不足表现的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癌症化疗后相关临床症状)[5]。现对于近5年的艾灸治疗与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低下表现的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其他等主要为3个大的方面进行综述,整理艾灸疗法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

1 艾灸疗法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6]。目前已知艾灸疗法对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机能活动能力,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7]。唐希文等[8]对176例寒湿痹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温和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3、C4等免疫指标。黎威等[9]运用温和艾灸疗法在治疗5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后发现艾灸组免疫反应指标IgM、IgG、IgA、CD4+、CD8+水平明显提高。在临床治疗上,艾灸在治疗类风湿性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和替代疗法。

艾灸疗法对于肾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高燕翔等[10]选灸神阙、关元、气海穴位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艾灸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CD8+、CD4+有明显升高作用,可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王东梅等[11]对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艾灸治疗后发现,艾灸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出艾灸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方案。谢丽萍等[12]在艾灸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療阶段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中发现艾灸可调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通过研究艾灸治疗肾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现,艾灸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缓解作用。

艾灸对于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显著疗效,左政等[13]运用长蛇灸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长蛇灸能有效改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失衡。

艾灸与消化系统关系也十分密切。赵继梦等[14]在研究肠道菌群的失调和黏膜免疫激活中发现艾灸可以从多环节、多靶点调节机体免疫生理平衡。有研究发现[15]艾灸有可能是通过发挥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来控制B淋巴细胞产生抗甲状腺抗体,最终发挥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

艾灸疗法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同时也能通过自身免疫,降低血中炎症递质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自身免疫损伤[16]。艾灸其可以对相关临床症状起到缓解作用,同时艾灸结合相关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艾灸疗法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相对较好的效果。

2 艾灸疗法对于免疫力低下表现类疾病的临床应用

免疫低下症状表现的疾病可涉及慢性疲劳型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由于对于慢性疲劳型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周期较长,而针刺治疗可能产生疼痛感,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进而影响针刺疗效的稳定性。因此,艾灸疗法的非侵入皮肤组织,在皮肤表面进行操作的优势,为患者所接受,故艾灸的治疗作用,对于保证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和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谭媛[17]运用扶阳火艾灸法对60例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后发现扶阳火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0%,单纯火疗组为63.33%,提出扶阳火艾灸为优选方案,并发现患者的疲劳症状及免疫水平都有所改善。林玉敏[18]选取气海穴和关元穴艾灸治疗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治疗后发现艾灸组治疗效果尚佳。沈洁[19]运用艾灸疗法对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进行治疗时发现艾灸关元、三阴交、肾俞三穴均可以提高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的免疫能力。何璐等[20]对72名亚健康受试者治疗后发现艾灸隔日温和灸可显著改善亚健康受试者的疲劳状态和免疫功能。

在临床治疗上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和亚健康状态效果尚佳,并对疲劳无力等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在艾灸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朱连雨等[21]在治疗神经危重症患者时发现艾灸联合肠内营养能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免疫功能。Ying等[22]在治疗230例脑瘫患儿后发现艾灸关元、肾俞、足三里三穴可改善脑瘫患儿的免疫功能。韩旭等[23]运用艾灸和针刺对比治疗68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后发现艾灸治疗寻常疣及跖疣效果显著,其中艾灸疗法不仅可以破坏局部疣体,同时又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协助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以上艾灸的临床治疗情况发现,艾灸疗法对于免疫低下表现类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3 艾灸疗法对于免疫缺陷类疾病的临床应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AIDS)病毒。HIV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疾病晚期会并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无法治愈,目前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其进展。而艾灸对于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作用,可以使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改善机体免疫水平。

蓝怡[24]在69例治疗后有免疫功能重建不良的艾滋病脾肾阳虚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艾灸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甚佳。王庆雷等[25]选取双侧足三里和神阙穴对20例艾滋病患者运用艾灸疗法治疗后发现患者CD4+数值与未进行艾灸治疗的患者相比显著提高。王江蓉等[26]选灸天枢、神阙、中脘、关元穴联合高效抗病毒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患者后发现艾灸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症状体征分数,是治疗的优选方案。毛宇湘等[27]在足三里穴运用艾灸治疗AIDS患者20例后发现艾灸可以提高CD4+计数,并且患者患感冒频率也有所降低。

在临床上对于艾滋病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艾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艾灸联合的治疗方案在此病上效果较好,如基础疗法配合艾灸疗法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认为艾灸疗效是艾灸的热效应、红外辐射、艾燃烧生成物的芳香气味与腧穴功效、经络传导作用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该“综合效应”不但能够调整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并且有效调节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功能。从免疫机制角度来看,艾灸的功效不仅类似于机体对抗原的免疫作用,并能够充分调动人体免疫应答作用机制,具体主要体现在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IL等)、免疫球蛋白(如IgG、IgA等)、补体分子(如C3、C4等)、免疫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及分子的调节[28]。

在免疫相关方面疾病临床选穴施灸发现,足三里、肾俞、关元、气海等出现频率较高。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其他穴位施灸时的疗效应对比临床常用穴位与临床非常用穴位、常用穴位与非穴位、非常用穴位与非穴位施灸后的疗效,为提高艾灸作为补充和替代疗法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灸法的发展与应用。尽管艾灸临床使用疗效较好,但劣质艾条所产生的大量艾烟让患者难以接受,从某种程度上限制艾灸的使用。临床施灸的艾绒以湖北蕲春所产蕲艾为佳,《本草纲目》中“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29]。所以,合理的选择灸材才能使艾灸在临床中达到最佳治疗疾病的目的。

尽管艾灸对于免疫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针对某种临床疾病所使用艾灸的灸材、施灸的部位及温度、灸量的多少有待标准化,还应采用多学科交叉手段,开展艾灸的临床治疗和机制的探讨,为提高艾灸临床疗效提供依據,使艾灸疗法在临床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立虹,葛建军.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9,34(6):398.

[2]  Smith CA. Moxibustion for breech presentation:significant new evidence [J]. Acupunct Med,2013,31(1):5-6.

[3]  吴峰,康明非.针刺阿是穴配合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针刺研究,2011,36(2):116.

[4]  Matsumoto T,Terasawa S.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QOL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nursing home and care house [J]. Nihon Ronen Igakkai Zasshi,2001,38(2):205.

[5]  Ma XP,Hong J,An CP,et al.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how does it work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20):6044-6054.

[6]  高丽萍,毛小荣.Th17和Treg细胞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3):341-344.

[7]  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0):17-18,59.

[8]  唐希文,杨莉.温和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2):481-485.

[9]  黎威,张邵宁.温和艾灸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療效和对免疫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4):46-49.

[10]  高燕翔,白莉.艾灸经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J].新中医,2016,48(1):44-46.

[11]  王东梅,林星星.基于“络脉瘀滞”理论观察艾灸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8):1730-1733.

[12]  谢丽萍,蓝芳,史伟.艾灸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11):1683-1685.

[13]  左政,刘自力.基于Th17/Treg/Th1免疫失衡探讨长蛇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10):1053-1057.

[14]  赵继梦,黄艳.艾灸疗法:在调节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中的展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19(2):289-293.

[15]  Souslova V,Cesare P,Ding Y,et al. Warm-coding deficits and aberrant in-flammatory pain in mice lacking P2X3 receptors [J]. Nature,2000,407(6807):1015-1017.

[16]  宋志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0):34-35.

[17]  谭媛.扶阳火艾灸对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8]  林玉敏,江钢辉.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10):1546-1549.

[19]  沈洁.艾灸对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的内分泌及免疫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0]  何璐,胡玲.温和灸对亚健康人群免疫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7,37(2):115-119.

[21]  朱连雨,高芳瑜.艾灸联合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胃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9(2):95-96.

[22]  Ying T,Ma C,Shang Q,et 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J]. Zhongguo Zhen Jiu,2016,36(1):12.

[23]  韩旭,刘悦.艾灸对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及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9(12):186-189.

[24]  蓝怡.艾灸对69例艾滋病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25]  王庆雷,李中堂.艾灸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对艾滋病CD4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2,6(18):57-58.

[26]  王江蓉,张琴.艾灸对脾肾阳虚型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12):892-894.

[27]  毛宇湘,路聚更.中药配合艾灸治疗HIV/AIDS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1-3.

[28]  武凤琴,王茎.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4):454-456.

[29]  李军,赵百孝.灸材艾绒燃烧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1292-1294.

(收稿日期:2020-01-03)

猜你喜欢

免疫文献综述
对奶牛饲养兽医防疫的分析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谣言袭来,我们如何“免疫”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